“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思政元素融合育人研究专题(三)

2022-04-17 08:29许华庚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层面课程思政

许华庚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那么,如何做到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地在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变成了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面前的一道“必答题”。目前,“课程思政”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是课程体系与育人方向的创新与升华。但是,如何践行好“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如何在各个学科中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化元素?如何实施思政化元素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这就需要教师提高政治站位、把控“思政育人”方向,才能充分立足“思政元素”育人效果。

一、提高政治站位,领会“课程思政”重要性

今年是迈向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从全国大中小学校各阶段教师的比例看,各學段均有20%的教师是思政课教师,80%的教师是语、数、英、物、化、生、体、美、劳、科学、音乐、计算机等专业文化课程的教师,不难看出,发挥好这80%教师的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让这些专业文化课程的教师为祖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就必须多学科配合、多内容结合、多领域融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即从只有专业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教育,向每一门学科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思政”进行转变;必须重新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新体系;必须让全体教育工作者都置身于《道德与法治》育人领域的思政育人元素研究,做到入心、入脑、入课堂、入社会实践……才能发挥全学科育人功能、落实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才能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把握“思政育人”方向,理解“思政育人”核心

“思政育人”是指如何把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及精神追求三个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学生(以下简称“思政育人”),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发生根本性改变的过程。这对于专职“思政课程”教师以及其他各学科教师在把握“思政育人”的方向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各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必须把控与理解的三个重要层面。

(一)理论知识层面(思想教育)

“思政育人”的理论知识层面主要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认识论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等进行的一种思想知识教育,即“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核心为: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理论、马克思主义知识理论;世界观知识理论(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怎么样?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怎么样?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怎么样?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人生观知识理论(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如:积极态度还是消极态度?是及时行乐还是努力奉献?以及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价值观知识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理论……

(二)价值观念层面(政治教育)

“思政育人”的价值观念层面主要是指以体现国家意志为主的政党观、政治观、阶级观、民族观、法律观、群众观、发展观、权利观、人权观、民主观等进行的一种社会主义政治素质教育,即“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核心为:社会主义政治观念、政治觉悟,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国防观念、安全观念;法治思维、公共参与、理想信念;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复兴;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策、中国梦;中华文明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三)精神追求层面(道德教育)

“思政育人”的精神追求层面主要指对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社会等领域中的一种广泛性的认知追求,通过个人实践,把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一种行为判断,它是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和价值判断的行为导向的过程,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相对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而言,“道德教育”更为基础。

“道德教育”核心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努力拼搏、为民服务、精忠报国;“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四有教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目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立足“思政元素”范畴,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这是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是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规范中的政治意识、思想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纪律意识、职业意识、规则意识等在调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活秩序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全局观,在把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中进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与其他所有课程进行“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才能实现整体(各学科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思政”)最优目标。才能抓牢“局部”(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整体”(课程思政),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总和的内在效果要求。

下面以《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英语》《心理与健康》下册内容为例进行“课程思政”育人示例如下: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层面课程思政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