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如何为教师减负?

2022-04-17 08:29:44严冰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书林双减学校

严冰

在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双减”更要“双升”(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双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关注的热词。

“减”的关键是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精神压力、经济压力,同时唤醒学生的内驱力。“双减”的实质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归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回归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回归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回归育人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就是要让学校像学校的样子,让学生像学生的样子,让老师像老师的样子……

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了教育的品质!“双减”,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可以说,“双减”的关键在教师。

李希贵的《学生第二》表明: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一位教师,当他的家庭问题、待遇问题、被社会认可的问题等都不成问题了,他们自然就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所以,在关注学生的时候,更要关注教师,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要想减负成功,就要先为教师减负。”如何为教师减负?我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文化浸润,美美与共

如果说教育学是“关系学”,学校就是“关系场域”。我校构建“彼此看见,彼此成就”的团队文化,形成干部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书林“行有矩,思无界”的独有文化培养师生独特的书林气质,实现文化的深度认同、价值的有效共识,美美与共,各美其美。

1.营造积极书林文化。

我校以“老师·好”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我们是答卷人”“传承女排精神,弘扬书林文化——观看电影《夺冠》”“送你一朵小红花”,分享书林故事,弘扬书林精神。深入挖掘优秀集体与个人事例,用身边鲜活的事例表现典型,组织教师讲、干部讲、教师团队讲,学校利用公微推送优秀教师、优秀新秀教师故事、党员退休教师讲述书林一小教师成长史,让教师成为故事的主角,向家长、社会广为宣传,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引导教师看到自身职业的独特魅力,从自己和学生成长中获得成就感;让优秀教师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政策、方案的制定,優先安排外出培训等,通过绩效体现其突出业绩;也让干群、教师之间看到彼此的付出、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感受到“我们比我更智慧,我们比我更强大”的团队力量,在工作中友爱互助,形成合力,“彼此看见,彼此成就”,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

2.调整优化组织架构。

有人说:“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制度。”

我校56个班,如果管理层级过多会导致信息传递缓慢或衰减,工作效率低,教师负担重。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将六个年级分为三个学部分层管理,建立以决策中心为核心的五大中心,为学部发展提供保障,实现扁平化管理。学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个学部就像一个小学校,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各中心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品质,发挥衔接协调作用,整合人力资源,集中教育资源,简化工作流程,为学部做好服务。这样的组织架构合理分权,减少中间流程,更加开放、互动,直达师生问题,使管理、服务精细化,为教师减负。

3.完善流程实现高效。

解决管理效率的问题,流程是关键。明确工作标准落实任务,我们在工作中已形成这样的流程:问题导向——解决策略——评价标准——工作反馈——整改提升——形成特色。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现工作有序高效完成。

4.关爱教师暖心贴心。

我校积极创设人文关怀氛围,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给予教师的关爱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工会组织开展“重返童年·教师‘六一’游园活动”“新年插花艺术活动”等文体活动,或各团队自主设计小型活动,这些自由、松散式的活动会让团队成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加容易拉近彼此距离,畅通沟通渠道,彼此理解,增进感情,更容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默契合作。

我校还通过仪式感增强组织归属感、团队和谐度。如今年教师节开展创意活动,准备装有特殊礼物的盲盒,每个盲盒写有教师姓名,老师随机抽取盲盒,寻找盲盒的主人,送上神秘礼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老师们扩大朋友圈;而每位老师打开盲盒,会看到写有自己截至今年教师节的教坛耕耘时间,这份私人订制的礼物让老师们感动不已。

另外,我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利用心理辅导专用室开展一对一访谈或团辅,给遇到困难或出现心理困扰的教师帮助;执行“双减”弹性上下班制度,改善教师休闲就餐环境;推行项目式、清单式办公管理,利用办公软件,减轻办公压力,让教师间交流交往更便捷、更简单,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二、专业成长,滋兰树蕙

于漪老师说,校长的使命,发展教师第一,发展学生第二。让教师得到成长,激发更高层次的需要,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高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这才是真正为教师减负。

1.教师在课程中成长。

课程是师生成长的“跑道”。我校树立“世界就是我们的教材”的课程观,体现“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教育思想,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力量,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设计课程,将学校课程与课后服务有机融合起来,逐步构建了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书林+”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且可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选择。老师在课程的设计、实施中,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

2.教师在项目中成长。

大雁飞行时排成“人”字队形,比一只大雁至少增加71%的飞升能力。领队雁压力最大,消耗也最大,当它疲倦时,另一只就接替它的位置。轮流从事繁重的工作是合理的,飞行在后的大雁会用叫声鼓励前面的同伴保持整体的速度。团队的每个成员由于成长环境、自身性格及性别、能力差异等,各有优势,就如同交替引领的雁群一样,成员间合理的互补,以团队优势做好擅长工作,随时保持活力,可以高效完成工作。

我校尝试项目管理的方式,根据发展需要构建项目组负责管理、实施专项工作,体现人人都是CEO(教师领导力)理念,让每位老师都发挥自己的领导力,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发挥主人翁意识。通过双向选择,由有该项目专长的教师担任项目组组长,可以自行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组成“混龄式”“自助式”的成长共同体。每个人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长处,自我管理,独立承担责任,并可以和其他同伴形成合作互动关系。项目组视项目需要时间长短存留,团队成员按自己的工作方式、时间节奏完成任务,学校各部门给予支持与配合。

例如我校有一位区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主动提出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组,由兼职心理健康教师5人组成核心成员,聘任55名班主任为心理辅导员,形成一支以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团队,构成校际交流、学科融合、社会支持、家校合作的心理工作网络。以活动为主要载体,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开展了“浸润心灵与爱同行——2021书林一小5·20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面向学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课、心理团辅、心理电影赏析、心理知识广播站宣传、心理主题班队会、心灵访谈、黑板报、手抄报竞赛等;面向家长的亲子讲座以及“感恩母亲节”亲子交流活动;面向老师催眠体验、班主任沙龙、“老师,我想对你说”等活动。

运用项目式管理,充分发挥有专长教师的积极性,推进学校各部门难以兼顾的工作,有利于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少信息传递障碍,实现教育创新,提升管理能力,推动各部门有效发展,更增强教师成长自信心、成就感,提升课堂质量和育人能力,提升学校的活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3.教师在“互联网+教育”中成长。

2019年1月开始,西山区在云南省率先实施“1+N”互动课堂试点工作。“1+N”就是一所优质学校带动若干农村、薄弱學校,共同发展。2020年7月,项目成功入选了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实验区,探索推进先进教学模式运用,利用多媒体和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异地两个或者几个班级的师、生、媒体等多边多项互动的城乡数字课堂协同教学实验。

我校作为试点校,与云光中心小学牵手,通过“1+N云上教育”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平台,每周上语文、数学、英语课各1节,并利用“六一”儿童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远程班队主题活动和线下联谊活动,探索多样化互动学习。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模式”“城乡帮扶发展模式”“课堂文化差异交流模式”和“双师教学”角色转换,实现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校际教研水平提高,学校教师培训能力提高。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讲话中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人民满意作为重要检验标尺,始终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

我校在“双减”提质的教育理念下,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营造“文化浸润,美美与共”的校园氛围,给予教师情感上的支持,使教师更有力量;以“专业成长,滋兰树蕙”的方式给予教师管理上的支持,助力教师成长,使教师更为自信。真正让教育从“知识为本”走向“育人为本”,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从“知识传递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使书林一小“书香润泽,林秀多彩”能够成为具有优质教育内涵的代名词。

猜你喜欢
书林双减学校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心跟祖国在一起
歌海(2020年5期)2020-11-16 06:04:02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书林穿梭
现代出版(2013年1期)2013-12-24 01:48:24
叶德辉与《书林清话》
天一阁文丛(2012年1期)2012-10-13 07:58:26
《书林掇英》整理后记
天一阁文丛(2010年1期)2010-11-06 08: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