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传统家校共育模式的优化策略

2022-04-15 03:52王嘉璐郑彩莲
文教资料 2022年18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双减

王嘉璐 郑彩莲

(1.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温州大学 商学院党委,浙江 温州 325035)

2021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其目标和原则十分清晰,“双减”政策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双减”政策着眼于建设现代教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从根本上治理、查处校外培训机构,坚决防止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和谐氛围,有效缓解家庭、学校、社会的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家校共育,通常来说就是使家庭与学校充分联合起来,构建一种伙伴关系,使教学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发展,让家风、校风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家校共育的制度建设,让学生、父母、教师共同发展,拥有更加宽广的成长进步空间。

一、家校共育的作用与价值

家校共育是在现代科学化教学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化时代下社会和教育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责任监护人,即“教育原始的委托者”,在现代信息时代尤为重要,家庭也在进行越来越多的教育上的选择和参与。全方位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互联共育,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家校共育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一)家校共育有利于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

家校共育可以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导向,提升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有助于形成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家庭风气。首先,家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有助于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家庭加强学习,二者的教育目标一致,在合作过程中学校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家长传送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避免家长由于孩子教育问题而产生矛盾。其次,家长、孩子的共同成长进步为家庭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家校共育不断推动父母的自身学习以及二次成长,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会促进良好的家风家教建设,有助于形成尊师、重道、修身、齐家等传统家风准则,得以更好履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二)家校共育有利于共育过程中关联参与者的共同进步

在现代社会,儿童的社会化能力不仅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以及父母也面临着二次社会化的挑战,家校共育则给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家校共育可以使教师更加全面地认识学生。例如一些年轻教师在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时常常遇到沟通不畅问题,因此共育过程亦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交际能力。其次,对于家长而言,其工作领域十分广泛,在家校共育过程中互相分享教育经验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工作行业的信息交流。家长们在互相交友过程中取长补短,最终实现育儿和工作上的双赢,也可以为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扩展方向。最后,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家校共育过程也是其自身的学习、成长过程。在家庭、学校、社区三者联合教育过程中,社区工作者不仅是向学校反馈教育信息的重要角色,亦是向家庭教育反馈信息的重要角色,在二者之间起重要的连接作用。

(三)家校共育有利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家校共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校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家校共育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知》。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家庭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实施轨道”“推动完善家校社衔接配合机制,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有效模式”,就是引导家庭和社会对学校的管理和运行进行有效参与,提升学校科学化的管理水平。父母和社区协同参与,三方可以及时、准确地沟通信息,三方凝聚可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其次,家校共育模式可以充分扩展教育教学资源。在三方共育过程中,家长、社区工作者的经验可以对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进行弥补;同时,各个社区的公共文化机构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教学资源完善学生校内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加充分全面地接受教育。

(四)家校共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美国社会学家古德说过,在所有已知的人类社会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卷入了家庭的权利和义务的网络之中。[1]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总是在发生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一个家庭里会存在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一个企业里会有上下级关系;生活当中会有朋友关系;一个社会里会有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总之,人和人之间始终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比较好地处理家庭关系,将来踏进社会时,他就能比较好地处理与同学、同事、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在父母参与子女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双方通过沟通、协商化解矛盾的过程本身就是民主的过程。民主与法治意识的启蒙与觉醒,有助于父母积极地投入社会政治生活,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家庭、学校、社会以孩子为纽带,通过合作共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2]

二、传统家校共育模式的问题浅析

我国目前的家校共育的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家校合作意识不强,家校共育认知有待提升

从家长方面来说,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出现两种典型的家校共育意识缺乏现象。一种是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亲自督促孩子学习。家长坚持每天下班后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并认真检查。甚至有些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后,仍通过“一对一”“拼私教”等方式来加强孩子对知识的巩固,可谓用心良苦。另一种是父母认为教育仅仅是学校、教师的职责,而孩子就应该由教师承担全部教育任务。

从教师方面来说,在家校共育过程中也存在两种比较明显的家校共育意识缺乏现象。一种是部分教师对家长的文化学识水平存在质疑,认为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以及没有专业的教育知识背景,无法真正辅导孩子达到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甚至可能会增加教师“三点半以后”的工作负担,出现“帮倒忙”现象。另一种是有些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缺乏家校共育意识。

另外,部分学校没有将家长纳入学校整体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之中,仍然把家校合作置于学校其他事务的边缘;部分教师由于个性、能力的差异,对家校合作共育缺乏积极态度,甚至出现消极态度。[3]

唯有二者相互信任、有效沟通才是家校共育有效进行的基础。但在具体实践中,彼此缺乏信任,导致合作意识淡漠,家校共育效率低下。

(二)家校共育缺乏长效运行管理机制,许多共育方式流于表面形式

从相关政策条例来看,文件中没有说明家校共育过程中双方具体的责任划分细则,而更多是一些大方向的指引,缺乏具体的条例来明晰学校以及家长的责任。例如,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在加强学校指导服务部分指出,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提高教师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具体细则指导,导致许多家长并未真正理解自身责任;而部分学校在落实政策时并未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导致部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功能定位不清晰,许多共育方式流于表面。有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和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学生知识、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而不是与家长沟通合作,所以未与家长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与家庭的合作也是基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角度进行的,家校合作基本上流于形式,家长与学校的关系松散,没有持续性。[4]

(三)家校双方合作内容与形式单一,阻碍合作更优发展

首先,从合作内容方面来看,目前家校合作交流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家长与教师沟通时,占比第一位的沟通内容即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年级班级所占名次等;占比第二位的是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行为表现,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兴趣爱好以及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涉及较少。而在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多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互动交流,家长会成为成绩通知大会,家长委员会成为家长代表报告会,网络平台成为发送作业平台。[5]其次,从合作的参与形式来看,班主任以及各科任课教师在微信或钉钉建立家长群,将本班级学生家长拉进群中,将学校通知、布置作业、学校要求以及家长需了解的学生信息发至群中,网络的确为家长与教师的联系带来了方便,但缺乏教师对学生家长的指导,更缺乏家校共育的针对性与高效性,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并未体现家校共育的真正价值以及家校共育实质上的意义。

因此,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家长仅是被动地参加形式上的共育活动,而家校双方合作内容与合作形式单一更是阻碍了家校共育向更优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教师及家长的共育胜任力不足,家校共育实效性并未提高

相关调查表明,要想做好家校合作,教师需要具备更出色的能力。[6]但许多教师缺乏应有的家校共育能力,胜任力明显不足。首先,教师在该领域没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在相关的培训活动中,对于家校共育部分没有涉及。其次,没有太多的互动手段,很多年轻教师在和学生父母沟通问题时经常面露难色,不知道如何处理,甚至还会造成家校矛盾冲突。再次,不少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家校共育的价值所在,也不清楚自己在其中的定位,所以家校共育的相关行为就会出现偏差。

家庭、学校二者共同构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完整教育部分,但教师以及家长的共育胜任力不足导致家校共育效率低下等问题,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育实效性的发挥。在目前的家校共育过程中,父母对教师以及学校的依赖性比较大,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有待提升;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并未满足家长要求等问题突出,二者尚未实现真正共育。

三、优化家校共育的策略

家校共育需要家庭、学校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二者凝心聚力形成最强教育合力。现实的家校共育实践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家校合作意识不强、缺乏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与共育形式、家校双方合作内容与形式单一以及教师与家长共育胜任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面对如上问题,本文拟通过建立高效沟通体系以提高家校双方共育意识,建立家校共育的长效运行机制及平台以推动家校共育常态化,共享多方资源以丰富家校共育的内容与形式,以及为家校共育提供专业指导,为教师、家长赋能,以达到家校共育更优发展的成效。

(一)建立高效沟通体系,提升家校双方共育意识

家校之间合作意识淡薄,双方缺乏信任基础是家校共育难以良好实施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高效沟通体系,提升家校双方共育意识。首先,要增强沟通的实况性。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尽管现行沟通途径多样,但是二者沟通实况性不强。要建立家长、学校之间的平等协商的对话体系,在二者的合作中形成“学校通知—家长接受反馈—家校共育协商”的沟通体系,增强二者沟通的实况性。在这样的正反馈沟通体系中,学校将学生在校具体情况反馈给家长,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状态、学习情况,以此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而家长将孩子在家的真实情况、学习状态及时反馈给教师,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全方位了解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从而增加双方的理解与信任,提升家校共育意识。其次,在家校共育过程中要增强沟通的全方位特性。在目前家校沟通的过程中,话题以“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为主,在举办的众多家校共育实践中,家长仅充当聆听者、遵从者的身份,在共育过程中未处于主要教育者的地位,因此二者合作共育效率低下。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主体以及家长主体的诉求,坚决避免家校之间片面、形式化的合作。二者应对当前政策条例进行深层学习,增强沟通。比如,可以举行学习会来进行学习“双减”政策、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等相关文件,提升家校双方共育意识。

(二)建设家校共育的长效运行机制及平台,推动家校共育常态化、规范化

第一是家校合作委员会。自1988年发布的《中学德育大纲》中首次提出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的建设问题以来,家委会一直是家校共育的主要平台。首先,从家委会参与主体看,家委会必须有家庭、学校以及社区三方主体共同参与,而不仅是之前仅有家长参与、向学校汇报信息的单一主体现象。其次从领导方面看,“双减”政策下的家委会主负责人不得由学校或者社区直接指定,而是由三方在公平公正公开条件下推选产生。最后,从管理规章来看,为了能够使家委会的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可制定章程,规定家委会的权利、责任、义务以及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等具体内容。[7]

第二是家长学校。“双减”政策下的家长学校与之前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学校存在明显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学生主体不同。“双减”政策下的家长学校参与主体不仅面对家长,社区工作者以及志愿者均可以参与,只有家、校、社共同探索搭建共育平台,才能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其次,家长学校的办学目的以及宗旨,应严格遵循教育部发布的法律法规。充分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教育方针,针对不同家长分别制定一套系统、有条理、有组织的学习计划并有序执行。最后,家长学校要接受学校以及家委会的双重监督,并且可由当地共青团、妇联组织进行监管。家长学校的教师构成不仅可由本校教师接任,也可以返聘学校已退休的教师或者具有教师资格的社会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专业授课。教育局可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较薄弱的学校进行授课,切实保障家校共育运行机制的长效实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共享社会多方资源,丰富家校共育的内容与形式

把家庭、学校以及各类社会资源共享互补即家校共育最大的优势所在,将相关各方资源进行组合,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首先,学校应向家庭以及社区开放,发挥好文化领航作用,为家长及社区群众提供终身学习的场地,面向家庭及社区开放教研活动、开放学生课堂、开放学生课余活动;增强家长及社区工作人员对学校目前开设课程以及当前教育教学变革的认知,掌握学校最新育人方式的动态。社区应向家庭及学校开放,社区的名胜古迹以及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场地都可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补充,同时要配合各企事业单位、教育部门、政府机关部门、共青团及当地妇联开展教育活动,协同各方形成教育联盟,确保家校共育更好发展。其次,家庭、学校、社区可以充分利用各大媒体、互联网平台的优秀教育资源,可通过媒体以及互联网平台引导家校共育朝更好的方向发展,通过互联网向家庭及社区发送多样化教育资源。例如,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将家校共育纳入学校智慧建设框架,注重家校共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开发家校协同共育网上家长学校,家长按课程计划完成必修、选修课程,完成相应学分。开发家校协同共育移动端小程序,实现家长和学校、家长和教师的便捷沟通,增强交流和反馈;开发相应的评价功能。[8]

(四)为家校共育提供专业指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6月23日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充分明确学校需承担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强化课堂主阵地以及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要求,在家校共育中充分发挥指引作用,加强二者的联系,建立和谐友好的家校关系。教师则是家校共育过程中的具体执行人,因此为教师赋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增强教师的专业教研能力尤为重要。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针对教师的专项培训,构建家校共育的教师学习及实践平台,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应着重加强班主任教师的家校共育意识,可以采取把家庭教育指导及学生发展概况纳入教师考核课程体系中的措施,以此来更好地促进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对家校共育的认知高度,支持家校共育水平的继续提升。

家长作为家校共育的另一主要主体,需要提升对于家校共育重要性的认识。为此,学校应为家长构建一支专门的教师队伍,围绕学生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养成的关键能力,面向家长开展系列课程,如中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成长生涯规划心理课、生活能力规划教育等课程。

从家庭养育和学校教育的各自优势出发,实现互补、共生、共荣,一方面要求教师、家长围绕孩子的发展建立教育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发挥专业优势,给家庭提供专业的教育引导、支持和服务。[9]促进学生成长,教育各方均要承担责任,采取一致的行动,切实践行“双减”政策,达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