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贫困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教育实践与探究

2022-04-12 22:50梁志陈祖良田晨
成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劳动教育中职学校

梁志 陈祖良 田晨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上逐步普及,中职教育为社会培育了大量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巨大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院校的数量逐渐增加,每年招收学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学生的学费、就业等成为摆在中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不平衡,许多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贫困家庭学生,这些学生们的吃穿住行困难逐渐成为了学校应当考虑的事情。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家里贫困的孩子上大学,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开销,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稳定和贫困生的发展壮大,随着目前中职学校中贫困学生的增加,这已逐渐成为了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中职学校贫困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教育实践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 贫困学生 勤工俭学 劳动教育

1 引言

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发展。随着中职院校不断扩招,中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很多中职学生都是出身寒门,进入到中职院校是想学习一技之长,将来好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这些学生的家庭条件非常有限,在承担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等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如何解决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无论是学校、家长、学生,还是社会企业都要想一些办法和策略,为这些贫困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锻炼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挣一些零花钱,减轻这些家庭身上背负的经济压力。在学校,相关领导和部门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在学校提供一些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参与的助学岗位,丰富了课余生活。

2 勤工俭学的概述

2.1 勤工俭学的概念

勤工俭学计划是指学生个人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个人或学校组织的活动,抑或联系社会上的用工企业,使学生们格外获得成长能力,并且补偿和解决部分学习和生活费用,减缓中职学生生活压力的活动。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它是贫困中职生获得生活费、维持生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对中职生们的学校生活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学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提升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获得了一定的报酬,具有非常重要社会意义。

2.2 勤工俭学的重要意义

勤工助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素质教育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中职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锻炼学生毅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勤工助学不仅可以帮助中职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帮助贫困中职生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通过勤工助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思想,也为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勤工助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贫困中职学生在获得一定劳动报酬的同时掌握生产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中职生获得勤工俭学的机会,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增强自身的创造性凝聚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

2.3 勤工俭学的常见方式

(1)体力方面的勤工俭学工作。在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贫困中职生可以从事一些体力劳动,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减轻中职生生活的经济压力。体力劳动学习项目通常包括更紧张的工作和更低的工资,例如餐厅服务员、送水、送报纸、送外卖等工作。在参加这些工作时,中职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劳动,没有坚强的毅力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因此这些体力性工作可以锻炼贫困生的毅力。

(2)学习方面的勤工俭学工作。贫困中职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开展劳动知识、勤工助学计划,中职生可以从事家教、外语翻译等相关工作,获得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劳动报酬,从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更好地维护贫困家庭的稳定。这种勤工俭学的方式报酬较高,时间较短,更为普遍,适合中职生勤工俭学的方式。但是,学习型的勤工俭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胜任这些工作,因此这项工作对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

(3)管理方面的勤工俭学工作。贫困中职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协助学校管理或帮助教师处理一些事务等劳动管理、勤工俭学等项目。辅助学校管理工作通常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进行的,相对其他工作比较容易,且这些工作的地点一般都是在学校范围内,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人际沟通和管理能力。在这些岗位中,贫困中职生协助教师处理事务的工作时间和收入相对比较固定,有不会会占用中职学生大量的时间。但是,这种类型的岗位一般非常有限,往往都是多名学生竞爭一个勤工助学岗位。

3 学校学生勤工俭学现状

(1)目前学校的勤工助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实训基地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边阅读,边工作边学习等模式。在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更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集中实践培训掌握实际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具体安排为在校学习+集中实践培训+岗位实践。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培训中心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年,学生将在各种企业实习。实习期间,学生需与学校招聘就业办公室保持联系,学校应随时了解学生实习过程。在最后一年,学生们完成了在企业的岗位实习。在全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下,企业教师参与工作,并获得公司发放的各项津贴。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贫困学生可以获得相对安全的实习机会和环境,因为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有合作协议,学生的经济利益可以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2)学校部分学生通过“校外兼职”的勤工俭学模式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收入有限,身上面临的经济压力大。这些贫穷生的父母一年的经济收入非常有限,很难解决子女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贫困生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的学习非常刻苦,不会有不规矩的行为。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学校提供了勤工助学平台,如后勤服务中心,为他们创造一个赚取生活费的机会。学生们在下午没有课的时候或周六、周日到学校附近的餐厅等地方工作,解决自己的伙食问题和生活费用,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但这种工学结合的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贫困学生在校外实习并不是非常安全,有些工作可能本身就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存在,如若不具有相关的安全生产常识,可能就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因为贫困生原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不了解社会,所以,有时会上当受骗。尤其是一些贫困女生,她们的社会实践经验非常欠缺,在社会上工作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欺负。第二是在校外工作。由于学生工作时间短,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学生工作混乱,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有时穷学生在餐馆工作,最后仅仅得到一顿饭,这些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在中职学生勤工俭学工作中,如何规范相关单位和企业的责任,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必须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ED39BA08-E419-444B-BD5F-F189C62BF53D

(3)勤工俭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身体和解决经济困难的良好机会。学校与邮政快递公司、运通快递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学校设立了物流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工作岗位。学校贫困生可以在物流中心打工,可以寄送快递和接受快递业务,这些工作不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还能给学生带来一些经济报酬。后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学习较好,并具有一定的沟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在校成绩较好的学生。实行轮候制后,这些贫困学生根据自己的上课时间,当没有课的时候留在后勤服务中心,当有课的时候和其他贫困学生没有班次的时候,根据累计工作时间的长短可以获得一定的人工成本。这种勤工俭学模式的优点是:第一,它可以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家庭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经济困难。第二,因为这些贫困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工作”的工作学习模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过程中。这样,学生在进入固定岗位实习前就有了实际的工作经验,更能适应企业的工作。第三,在物流中心工作,每天都要与大量的师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锻炼了贫困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加速了他们融入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进程。

4 学校学生勤工俭学方面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鼓励参与勤工俭学的贫困生

一般而言,中职院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非常有限,融入城市生活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职业学校学生经济条件差,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学校生活和周边生活环境有点陌生,复杂的城市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和生活节奏,同学、朋友和聚会之间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但也有一些心理问题,这会导致这些学生不爱说话,不积极参加班级聚会。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参与工作,但不要让他们的同学和老师发现他们在工作,这样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中职院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更加愿意融入到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在企业进行指导性教学,一边工作,一边监督勤工俭学的学生,为他们的就业实践提供技术性指导,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在中职院校勤工俭学工作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助学中,达到了自我锻炼的目的,也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与此同时,勤工俭学工作还培养身心健康的一流中等职业院校综合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4.2 鼓励地方企业配合学校校企合作工作

中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注定是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如若学校和企业展开深入的合作交流,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些专业型的工作岗位,则可以将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学校与用人企业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更加明白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也为学校的学习提供了方向。为了给贫困学生创造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相关部门一定要多争取各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允许各企事业单位、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出资,提供机械设备,通过这种方式改善学校的培训教学条件。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并安排贫困学生到实习基地参与相关的工作。基于校企合作的模式,安排学生参加实践工作,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安全管理,为所有劳动者提供保险,确保贫困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安全生产。

4.3 学校增加更多的勤工俭学工作岗位提供给贫困生

一方面,学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增加了校企服务中心的工作岗位。特困生必须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安排进入相关的专业型岗位,也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融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图书馆工作岗位可以安排贫困学生,贫困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目前,图书馆的每个阅览室都由值班教师管理,图书馆工作量大,教师往往都没有精力完全参与进来。在图书馆的管理中,晚上几乎没有老师值班,所以不可能保证所有的阅览室都在晚上开放。为了保证图书馆各阅览室在夜间自学期间向学生开放,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实现学校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可以安排贫困学生在晚上的时间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4.3.1 健全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提高对勤工助学岗位的认识,需要重视勤工助学岗位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發展。开展勤工俭学岗位相关活动时,要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同时也要设立负责人和指导员,并组织实施整个勤工俭学岗位活动。此外,学校还可以由学生建立勤工助学岗位基地,提高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积极性,这样可以使勤工助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人才完善勤工助学岗位制度,培养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技能。在设置物理职位和专业职位时,必须合理分配。对于一些没有技术内容的勤工助学岗位,可以适当偏向初中生,这更有利于初中生的接受。在设立专业职位时,他们需要更倾向于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例如加入导师的研究小组,并在相应的科研机构担任助理。这些智力职位可能更倾向于高年级学生。此外,学校还可以联系相关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积极性。

4.3.2 规范学生管理,维护学生权益

在中职院校贫困生勤工俭学工作中,需要设立管理指导中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专职管理部门,明确现有部门管理指导高校学生工读工作的相关具体职责,完善相关管理指导机制,将中职学生工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避免出现权责不清的现象。在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将利用现有的学生组织和学生协会的勤工俭学服务功能,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安排专职或兼职教师管理中职学生的勤工俭学工作,更有利于中职勤工助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通知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学校、企业和社会之间的沟通制度化、规范化,实现中职学生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劳动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也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学校要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劳动监察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对学生权益的保护,必须出现劳务纠纷问题,建立健全贫困中职学生勤工俭学权益保护机制。当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受到伤害时,学校应及时、负责任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法律方面的培训,提升学生们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ED39BA08-E419-444B-BD5F-F189C62BF53D

5 结语

综上所述,勤工俭学是中职院校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学生联系社会的纽带之一,是中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绝佳场所。勤工俭学不仅有助于中职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抓住勤工俭学过程中带来的机遇,凝聚创新能力,成为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柱。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对于学生们的心灵引导和实际帮助,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促进中职学生勤工俭学工作有序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贫困生还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调整好自身对于勤工俭学的态度,正确看待勤工助学中的诸多现象。贫困的学生们要在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格外注重对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同时培养与人打交道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得自己能够全方位的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课题“以知行合一为主導的中职学校贫困学生劳动教育模式实践与研究——以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物资学校、广西玉林农业学校贫困生劳动教育为例”(课题编号:GXZZJG2020A02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

[2] 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2020年3月30日.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7号).2019年11月20日;

[4] 吁娟.贫困生资助方式对就业质量影响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

[5] 梁莉莉.高职院校实施建档立卡学生精准资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6] 卡迪尔亚·阿布力克木,周庚信.高职院校勤工俭学现状与对策探索——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5):132-133.

[7] 孙娟,袁海燕,刘步中.基于勤工俭学模式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研究[J].知识文库,2016(17):69.

[8] 宋胜女,刘艳明,王栓宝,刘苏.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方式创新探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7(04):34-36.

作者简介:

梁 志:(1975—),男,汉族,广西玉林人,高级讲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学生德育教育。

陈祖良:(1983—),男,汉族,广西宾阳县人,高级讲师,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学士。研究方向:学生德育及资助工作。

田 晨:(1996—),女,瑶族,广西恭城县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ED39BA08-E419-444B-BD5F-F189C62BF53D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劳动教育中职学校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德育工作浅谈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