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探析

2022-04-12 21:08:22周江王芳
成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

周江 王芳

摘 要:新疆高校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究新时期大学生民族团结工作新办法,探索“五个认同”教育新方法,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疆高校已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路径进取得一些成果,研究分析“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方面成效突出。新疆高校结合“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培育做到“四个强化”,强化党的治疆方略、强化民族团结,强化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疆高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近几年这一理念是新时期做好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重点。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各民族“五个认同”[1]。新疆曾深受“三股势力”的影响,尤其是新疆青年学生生活经历不足容易受到蛊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力解决的“四个不足”的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结合不足、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不足、有形和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新疆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坚持新时期党的治疆方略。

1 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1.1 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需要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从区情看,新疆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面临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因此,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组合拳,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新疆高校的重要任务。

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新疆高校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守护好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才能有效抵制分裂、极端思想的渗透,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可能影响各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的各种风险隐患,才能有效促进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才能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1.2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体现出了其必要性。各高校围绕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围绕铸牢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新疆多民族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唱响主旋律,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抢占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让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在各族学生心中生根。通过以“五个认同”为中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等,明确阵地意识,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到哪里,牢牢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让各族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1.3 是强化大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的需要

大学生如早上初升的太阳,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培养新疆青年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强化大学生“五个认同”意识的需要。首先,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在校园体现为将民族团结与学校的宿舍、教学、科研相结合,具体可以以混班混宿,五育宿舍,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方式方法使得各民族同学,师生联系好、感情好、认同好。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丰富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为载体,让各民族师生同学在活动中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美博大之处,促进汉族师生同学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同学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以此为基础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传统文化,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最后,结合今年的党史教育,从简明新疆地方史入手,了解新疆本地历史尤其是历史渊源、各民族融合渊源、抗战时期同仇敌忾以及新疆解放后涌现的一批以兵团人为代表的先进英模人物,将简明新疆地方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相结合,达到构建国家总体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效果,以清晰明了的事例事理引导各民族师生,激励青年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突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3]。2016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了《自治区教育系统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实施方案》,创造性的提出干部教师要开展“进食堂、进宿舍、进教室、联系家长、联系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2018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通知》[4],至此“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在新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开展。

2.1 进宿舍解决学生生活困难宿诉求

教师进入学生宿舍,观察学生宿舍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相处之间的隐患、安全隐患、学生健康隐患等。

收集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和对学校的建议,帮助学生解决或者反馈生活困难。通过进宿舍了解他们所处的宿舍环境,人员情况、宿舍卫生情况、为人处事情况,鼓励他们多承担宿舍的环境卫生工作,成为一个对身边人有用的人,能时时处处替他人着想的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慣;善于发现、妥善解决宿舍出现的问题,确保各族学生和睦相处、和谐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和反映实际困难;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舍友关系。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以心交心加强师生关系。

2.2 进食堂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

结对师生走进食堂一起用餐,在相对轻松的氛围里,交友教师作为一位倾听者和开导者,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困难,以心交心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宣传党政策方针,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与学生一起用餐交流,收集学生的困难诉求,并及时落实反馈,提升学生的信任感,把交友老师变成学生愿意倾诉的对象。通过经常性的一起吃饭一起交流,把食堂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阵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提升学生。76DC8BB2-F14D-4983-BB85-CE712FA452C5

2.3 进班级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

干部教师联系班级担任副班主任或学业导师,作为现有班主任班级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补充。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就是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学业导师工作重点帮助同学们做好学业规划、就业规划等工作。干部教师进入班级参与到学生班级建设中,可以指导班级党团组织建设、班风建设、学风建设。参加学生班会、团日活动进班宣讲,用正确的思想引领学抵御和防范错误的思想和言论的侵袭,正本清源、祛邪扶正,构筑大学生坚强的思政教育阵地。尤其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高校学生“非必要不外出”,学生容易出现心情烦躁、舆情激增的情况,这就需要交友老师深入班级,在心理上帮疏导、舆情上做引导,尽可能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2.4 联系家长增强家校联系

建立家校联动互补的管理模式,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将学校专业教育和家庭生活教育进行互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加深学校-家庭互补教育模式,学校将在学校教育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将家庭生活教育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学校和家庭即加强了联谊又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通过“三进两联一交友·假期大家访活动”,家访老师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党的好政策、宣传“三个白皮书”精神、宣传援疆省份对新疆的无私援助,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探索学校、家庭联动教育管理模式,杜绝以往单方面教育的弊端,利用电话、网络、家访等手段,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努力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

2.5 联系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现在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方式活跃,各族师生结对交友,师生定期见面加深沟通交流,交友老师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将学生想知道的、想看到的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交友老师把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实践的经验积累,凝聚在与学生的交友过程中,适时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站在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切身利益的角度上,用最直接的,最生活化的、富有真挚感情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一道,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水平。结对师生一帮一、一带一、手拉手、结对子、互助互学,师生联动、民汉携手,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旨在促进各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3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途径

3.1 通过活动完全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完整把握党的治疆方略,通过“维护总目标、践行总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扎根新疆、奉献新疆,为新疆建设贡献积极力量。各高校将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与学生的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进班级的教师及干部,协助班主任积极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及党组织生活等工作,深入了解联系的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性。各高校将党史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最关切的问题,在为学生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铸牢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2 通过活动共同推进民族团结

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使各族师生间距离近了心更近了;活动进一步加强各高校各族师生大团结,各族师生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情怀,不断提高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通用寒暑假“三进两联一交友·大家访活动”活动,教师深入乡村、深入田间地头,不断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村委会的联系,进一步促进各族教师和家长的民族团结;在节假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联谊活动,各族师生共同包粽子、包饺子,拉进各族师生之间的距离,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不断提升。

3.3 通过活动推进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交友老师通過进班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讲明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各族师生加强交流沟通,有利于减少各族师生间可能语言障碍产生的误会,有利于今后就业。进宿舍开展国家通用语的培训,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可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党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才能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科学文化和历史知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

3.4 通过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各高校通过“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积极落实“高质量、全覆盖、求实效”的总体要求,高质量:就是要不断提高活动质量,通过活动入脑入心,提升“五个认同”、“四个自信”;全覆盖:就是全校干部教师参与活动全部覆盖到位;求实效:就是通过活动坚决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要求。努力将“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与学校各项工作统筹结合,自活动开展以来,各高校在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不断改进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教风学风作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4 结语

新疆高校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研究,是实现“三全育人”体系,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必然要求。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践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具体体现,是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具体体现。新疆高校结合“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培育做到“四个强化”,即强化把握党的治疆方略的意识、强化民族团结的意识,强化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如何进一步深化“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内涵,丰富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是今后的需努力研究的方向。新疆高校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各民族大团结”为目标,丰富校园民族团结文化活动和育人实践,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融情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基金项目:新疆财经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21XYB009)、新疆财经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政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1JG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20-09-27(01).

[2]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0-08-29(01).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4] 匡延昌,单昕.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报,2019,38(4):99-101.

作者简介:

周江:(1990—),男,汉族,四川射洪人,新疆财经大学思政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芳:(1990—),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财经大学MBA学院,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思政教育。76DC8BB2-F14D-4983-BB85-CE712FA452C5

猜你喜欢
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现代交际(2018年9期)2018-08-31 09:42:44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新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研究分析
科技资讯(2016年26期)2017-02-28 11:12:33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及对策
东方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 20:08:39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