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利云
摘 要:导学案是用来引导、促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有效地学习的设计方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设计合理的导学案能够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导学案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自主合作、快乐探究,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导学案 促进 自主探究
导学案,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所做的设计,是集教师导案、学生学案、练案于一体的“教学合一”的文本[1],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教者,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学案导航,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设计和使用导学案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学案,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抓手,紧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学情,精心设计好导学案,以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下面是“圆锥的体积”导学案的设计:
(1)温故知新:
(2)学海探秘:
问题:这堆小麦的体积是多少?想一想,如何得到圆锥的体积?
1、猜想:
①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都是( )×( ),圆锥的体积是不是与它们一样,与( )有关呢?
②直接用“底面积×高”得到的是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大约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
2、验证:
(1)准备等底等高、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
(2)将圆锥形的容器装满水,再倒入空圆柱形的容器内,( )次可以倒满。实验说明,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
3、推理:
因为圆柱的体积=()×( ),所以圆锥的体积=( )×( )×( );用字母表示:
4、结论:如果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5、解决问题。
(三)沙场练兵:求下面圆锥的体積。
(四)心中有数:通过预习,我发现了:
这样的导学案,从温故知新→学海探秘→沙场练兵→心中有数,循序渐进,分散了难点,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点;在新课的学习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想、验证、推理、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最后配以我的发现,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极大地培养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导学案是以问题引导为载体,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突出问题的趣味性、启发性、开放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下面是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导学案的设计:
问题1:观察并想象下面硬纸片快速旋转后会形成什么图形?
( ) ( )
问题2:想一想,连一连,上面的图形旋转后会得到下面的哪个图形?
问题3:圆柱有什么特点?
①圆柱有两个( )面和一个( )面,底面是两个完全一样的( ),侧面沿高展开是( )或( )。
②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 ),圆柱有()条高。
问题4:圆锥有什么特点?
①圆锥有一个( )面和一个( )面,
底面是( )形,侧面展开是一个( )形。
②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作圆锥的(),圆锥有( )条高。
问题5:你还知道圆柱和圆锥的什么知识?
5个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导学案中的提示主动思考探究,这样的导学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明确探究目的,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2]导学案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宗旨,其着眼点就在于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下面是“圆柱的侧面积”导学案中的“学海探秘”的设计:
问题1:剪一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方法一:沿高剪开后得到一个( )形;
方法二:不是沿高剪开,侧面展开后可能是( )形,也可能是不规则图形。
问题2: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与宽和这个圆柱有什么关系?
观察左图,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 )形,长=圆柱的( ),宽=圆柱的( )。
问题3: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呢?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 ( )× ( )
用字母表示为: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完成导学案,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渗透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
导学案的有效使用,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学案导航,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让导学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0).
[2][3]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本文系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202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20GDZZ014)成果之一4212BE0D-2DCF-4BAB-984A-FD5886F89D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