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通鸿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愈加重视对于教育的投入和改革,新课改深入到各个学习阶段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问、问什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关键。语文教学是高中学习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逐渐增多,学校和教师都开始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高中生已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储备,但语文知识的累积还需要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给养。因此,课堂效率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会影响学生语文水平提升的速度。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设计;实施
引言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被否定。一些教材设立阅读策略单元——提问策略,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提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再需要提问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提问是教师有效组织和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阅读课堂上如果缺失了教师高质量的提问,学生的阅读效果肯定大打折扣。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呢?
1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设计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首先,适当的提问环节可以提升学生注意力,将学生飞扬的思绪转回到课堂上。部分学生的思维容易脱离课堂,即使努力强迫自己听课也会出现走神的情况。老师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警示学生,还能带动学生动脑思考,将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投入课堂。其次,老师科学设计问题并展开提问可以让学生加深课堂印象,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改善了学习效果。另外,老师设计的问题会联系生活,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拘泥于教材,增加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学会观察生活,并主动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展了知识面,带动了学习激情,使语文教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2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与实施
2.1設计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将问题进行有趣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注意问题的柔和性与自然性,不要在学习一开始就问出复杂尖锐的问题,这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文章重点是要让学生们探析各种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丰富的情感,老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人物进行提问:课文中的人物特点比较像同学们身边的谁呢?让学生们引发联想,并将人物性格仔细探析。这样在学习课本中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时就有一定感触,学生们不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排斥,而是循序渐进学会分析人物,理解课文。另外,老师为了让学生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应将问题由简到繁进行设计。有时老师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们不能做到思维大跨度跳跃。这时需要老师将问题进行拆分,将每个碎片化问题有趣设计,将零散问题进行整合,引出深度问题,让学生们的思考有缓冲的时间。例如,在学习《拿来主义》一课中,课文主要运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将抽象事物具体化,揭示了严峻的社会现象。如果直接问学生们课文要说什么政治问题,学生一定会一头雾水,老师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将文章的比喻词逐个分析,将“鱼翅”“烟枪”“姨太太”等代表性词语进行研究,让学生们思考这些词语表示什么含义,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这样有效解决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2基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问策略
首先是基于主题背景提问,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阅读前,教师可以依据阅读主题背景设问引出话题,或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启发学生的先行认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动机。其次是基于文本标题(插图)提问,预测作者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推断思维能力。一般说来,文本的标题就是题眼,往往反映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在读前环节利用标题或课文插图进行有效设问,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还有利于学生根据文体特征快速获取文章大意,理清文本结构,以便更深层次理解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是基于语篇主题提问,挖掘文本内涵、促进阅读意义表达,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写作意图,而作者往往不会直白地陈述出来,需要读者通过阅读去理解、去推断、去获取,然后去表达、去分析、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教师含金量高的问题设置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以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抓课文关键处,针对性开拓思维
课文的关键处是每篇文章的精华所在,也是实现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进而完成对“审美的鉴赏和创造”的最佳原材料。但是,笔者看到的部分教师对于关键处的鉴赏,要么就是直接点明重点字词,让学生去分析“好在哪儿”,或者是让学生找出该篇文章的关键处,再赏析“好在哪儿”。前者将学生思维局限在一个教学框架中,完全谈不上去发展与提升思维,后者虽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却重复了上文第二步中品鉴语文语言的操作,且过于费时费力,很容易降低课堂效率。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先点明“好在哪儿”,再让学生去寻找能体现出这种好的字句段落。
2.4适当留白升华,扩大体验范畴
对课文适当的留白与升华是扩大语文情感体验范畴的常见方式,同时也是完成发展语文学科“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同的是,以往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留白,多半强调的是启迪学生思想,升华课文主题,明显还是局限在一诗一文当中,并不能培育出学生对语文学科“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师生间最常用的互动形式,及时有效的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致,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也能够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并探究学习的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应注重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力求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煜晖,李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9(03).
[2]崔秀静.试论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高考,2019(24).
[3]史东青.就高中语文课堂中提问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7).
[4]邱水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需要遵守的设计原则[J].国际教育论坛,20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