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2-03-29 00:15:59盘鑫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盘鑫

摘要:隨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宜学生的发展,为了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只有结合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提升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以往比较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同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准确认识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理解历史课程的内容与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步改变低效教学的现状,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引言:

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历史学科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学科知识,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初中教育阶段才予以开展。然而,从当前的教育工作发展状态来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科地位存在明显的偏差,这让历史教育工作遇到了困境。为了发挥出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地位,实现对学生正确历史观念的有效培养,做好对其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重大,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要求

历史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以往的课堂教育模式都比较局限,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知识学习都是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学生很难在课堂当中获得历史观念、历史思维的提升,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误区由此得以出现。在新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这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正确历史观念、历史思维的培养,这让历史教学效果获得了本质意义上的进步与提升。做好对其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让历史知识更全面地展现出来,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让学生获得正确历史观念的构建。这是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措施。

(二)学生成长需求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成长过程当中的需求需要教师予以满足。对于已经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历史知识是存在一定需求的,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而这些都是基于他们对人文、历史、科学、社会等多方面要素的理解,才能够予以形成的。在世界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年轻人普遍存在民族历史、文化认知缺失,盲目推崇日韩、西方的文化和历史,这让我们揪心和遗憾。所以,为了防止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师必须要抓住他们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做好对他们的思想纠偏,让他们以最科学的方式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从而树立起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借助教学资源,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运用现代科技,优化课堂氛围。新课改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而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表现,就是更加关注教育活动的现代化,提倡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融入于教学活动当中。不难理解,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媒介,融合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要素,所以能够对相关的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

以《探寻新航路》为例,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根源、客观条件、过程与线路、历史影响。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是比较陌生的。同时,探寻新航路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尽管教材中配有文字介绍和图片说明,但学生依然难以直观想象真实的历史情境。为此,我把单一的语言介绍转化成了视频资料。具体来讲,这段视频出自于纪录片《大国崛起》第一集,而这一集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开辟新航路的全过程。该片的摄制组为了还原历史原貌,进行了实地拍摄和深入的采访,从而在视频中呈现了大量的遗迹、文物、档案等一手资料,并通过镜头带领大家领略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

(二)树立时空观念

时空概念,要求学生明确历史事件时间和空间。学生应该根据时间、空间的广度,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纳入这个网络来构建他们的历史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将时间与空间紧密联系起来,以便在学习历史事件中引入时间与空间的要素。例如,七年级上册历史中讲述了我国从史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故事平淡无奇,但同时也非常丰富。因此,在这本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绘画或动画生动地展示内容,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或者通过当时的地图或地形图,按时间顺序呈现,让学生通过时间和地图理解历史事件,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对历史的记忆和认知大有裨益,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形成自主探究的教学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不应该只是死记硬背,更要形成自己的理解思维。初中历史不仅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知识,用历史方法看待问题的发生,从中认识深刻的道理。良好的课堂教学可以推动学生很好地发展思维,老师在平时应该多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收集和整理自己需要的关于历史知识的资料。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老师应该善于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比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这一章内容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搜集关于近代生活方面的资料,如服饰、生活习惯、文化等,进行文献的收集和图片、影像的整理,汇聚成一个小组专栏报告。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辅助作用,对于学生的疑问要及时进行解答,对于学生搜集不到的资料,老师应该及时提供帮助,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制作成图画,以图画的形式展示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最后由小组评选出最佳展示小组,老师再进行总结和鼓励,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不仅形成了动手能力,主动地去搜集来自各方面的资料,同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能够很好地理解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学习中至关重要,不仅可以促进历史教育的建设,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对我国历史发展有全面、充分的了解。为推动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不断完善现有教学方式,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实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坤.优化课堂细节,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基础教育论坛,2020(19):63-64.

[2]沈章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6):73.

[3]李倩.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3):180.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3:16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03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