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已经逐渐从“以学生成绩的提升”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心.并且,为了促进国民教育的深入发展,国家在各类会议、文件中均提出了教育工作推进中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要求教育机构在教育工作中积极将立德树人理念与课程实际相结合,进而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我国生物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核心素养的养成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与学习观念.目前,我国一直在推进教学工作与核心素养之间的结合.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学校需要借助各学科的内在优势,不断创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学生复习课与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只有有效的创新复习课在学科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及自身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复习课;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5-0141-03
收稿日期:2021-11-15
作者简介:周云虾(1973.8-),女,福建省云霄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各小节间是存在关联性的,许多中学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还是不会注意这些关联性,单纯地开展分节教学活动,这也导致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无法成体系,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掌握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每单元的学习结束之后制定相应的复习课计划,将学生的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注重强调知识的关联性,从而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体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有效开展整体复习,并且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从而开展针对性的知识巩固与记忆,打破以往复习课的枯燥乏味,着重彰显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是相辅相成,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才能提高该学科核心素养,所以说核心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与沉淀.欲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要改革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习为主体,通过有趣、丰富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告别机械化学习状态.教师设计特色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从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趣味性、提升思维能力、增強情感体验.基于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笔者在复习教学中进行了初步试验,以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复习章节为例,侧重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梳理、选择学习资源、学习内容设计、学习内容实践、学习内容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针对初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策略的探究.
1 基于核心素养,统整教学目标
对于一个个体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独立解决问题过程中展现的能力就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从这些方面可以表现出学生是否具备了学科观念、学生对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对该学科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技能.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首要地位,基于此再去确定、设计教学目标.然后在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当前学情的前提下,怎样去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哪些途径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这些目标展开教学设计.
例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节,在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在通过讲述血管、心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在发生突发状况时,可以怎样协助别人进行紧急救援.还有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完成脉搏的测定、心率的测定、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注重概念体系化:科学思维的培育
在初中生物教师在新课的教授时,学生往往接收的是碎片化的概念和繁杂的知识块,但是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在生物学科具备更高维度的思维和理念.所以教师在复习课的开展过程的当中,一定要给学生进行概念和知识点的复习整理,从而展开知识体系的梳理和重组,让学生在脑海当中具备该章节或者单元的知识网络图,这种概念体系化的复习课的开展,不仅仅让学生的知识掌握变得更为牢固,学习效率更为高效,并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学科思维的培育.
例如初中生物的“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节包含流动的组织、血流的管道、输送血液的泵、输血与血型四个小节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概念的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架构,强调血管、血液和心脏之间的关联性知识,血液的通道是血管,血液的泵则是心脏.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化和延伸,从而进行知识的有效整合,强调了各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形成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和体系.
3 强化问题化思考:生命理念的渗透
在实际初中生物的复习课开展当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标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路径,要落实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知识的强化与深化、概念的框架梳理等,要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明白教师的核心作用先是育人后才是教书.生物观念和思维的有效发展和培育只有在相应的问题情境当中的实践运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生物核心素质就反映了对生物这门课程的教育价值,生物核心素质是学生所掌握的生物相关学科知识技能,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还包含着学生对待生物的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所以教师在授课当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学科思维和理念积极解决问题,让核心素养的培育走上快车道.所以,在复习课的开展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深化学科深度,不要局限于对于知识点的单纯复习和巩固,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初中生物复习课堂活化,创造学习气氛,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内动力,并且积极渗透生物学科的生命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思考器官结构或者细胞结构的成因,从结构看功能,基于生命理念的思考将器官或者细胞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实现互联,促进了学科教学的深化.
例如,指导学生从毛细血管的功能特性入手,探讨了毛细血管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结构特征:内径较小,仅容许红血球单行通过;管壁较薄,只有由一层上皮细胞所组成;管内血流速率减慢,等等.通过指导学习者进行理解性的记忆,往往能够更强的复习效果.具体如下图所示.
4 建构生物模型: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根据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的复习课程开展,教师还可利用生物模块的架构,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有效地提升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复习深度,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生物建模,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质、生命现象,以及其生命体系的简单表述,或者说是对它们部分属性的模拟,按照其结构形态又可以分成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构建是最常见的生物建模教学方法.构建物理模型通常可以将课本中较为抽象的生物学结构与知识运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复刻和再现,使之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便于学生对抽象的生物学结构与知识进行理解.教师应该在复习课的开展当中清楚地明白学生的学习绝对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巩固与学习,更要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全面化发展.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以及相互之间合作交流能力.可以在复习课的开展过程当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搭建器官的模型,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再让学生依据搭建的模型在纸上画出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网络图,促进学生的学科知识的深化掌握和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课的复习课开展之前,提前准备一些彩色的硬纸板、彩纸、橡皮管、胶水和剪刀等一些材料,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开展合理化的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前交流合作,开展动手实践,搭建相关的肺循环模型、心脏结构模型、三种血管关系模型的搭建,再选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如此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可以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培育,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5 社区宣传:社会责任的有效渗透
在复习课的內容接近尾声的时候,就要针对性地开展课后习题的布置和课外拓展任务的布置,可以实现课题教学和生活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思考并把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为社会和群众带去帮助,这也是每一个生物教师的责任与育人任务.
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身边人的生物知识的常识普及,这就提高了初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例如,通过“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节的第四节“输血与血型”的教学中,学生对血型的概念、ABO血型的分类、针对不同的血型如何安全输血以及无偿献血时的安全剂量等有了清楚地认识.在章节复习课中,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区活动,设计社区宣传海报普及适量献血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拯救他人的生命,还可以改善自身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等生物学知识,让社区居民明白:适量无偿献血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提高他们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 重视教师、学生的即时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仅仅教授学生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定期定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效果进行评测,不断反思其中的不足.虽然说教师对待学生要持有一颗真诚宽容的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学生持有质疑与肯定、纠错与鼓励、反问与追问等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在其自身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逐步得到提升.教师可以设定评价衡量标准,对学生行为作出评价或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评价,通过以上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
例如,可以对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进行评测,并设计学习任务完成的等级标准,引导学生从常见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并以此对学生的分析表现进行即时评价和指导.多注重即时评价和指导有助于促使教师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总结经验,将汲取的反思、指导方法应用到其他的教学中去,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从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逐步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阶段的复习课的开展,教师应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培育,针对整个章节进行概念的梳理和张合,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基于科学思维、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的角度开展,革新教学理念和思维,设计有趣、丰富的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们的主观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对生物本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成果,让学生在深化章节知识体系的同时,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着素质本位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复习课更加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最好对学生平时复习课内容的诊断性测试,从中了解到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从这些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基于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娄佳琳.初中生物复习低效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2):59.
[2] 贺宇.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生物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以北师大版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单元复习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16):11-13.
[3] 赵宗美.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52-253.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