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逵生(环县木钵镇初级中学/甘肃省庆阳市)
以德治校指的是对“以德治国”理念的贯彻,学校应当结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做好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规范。这也可以作为以德治国理念在学校的具体实践和体现。
想要实现以德治校的目标,就应当将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从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方面入手,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应当在教育工作中引入自尊、自立、自信等理念。我国属于人口大国,其中一大半都是青少年,一个民族的强大离不开青少年,所以,学校应当结合以德治校的理念,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学校目前最主要的任务。
学校是创新、传播和应用知识的主要阵地,负有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责任,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打造中国特色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学校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等的重要阵地,由于学生群体没有全面了解我国历史和现状,也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不了解什么是艰苦环境,在全面改革社会发展的同时,各类思潮对他们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此外,市场上还存在着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等思想,学生很容易被此类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所影响,这也加大了学校的教学难度。所以,学校应当落实以德治校的理念,这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本质相符,学校应当作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将德才兼备作为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尽管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如今在德育课程上,大部分小学重视的是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对德育的重视,这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大部分情况只看重学生是否在某一数值上是否达标,而不关心学生在德育教学中道德品质是否得到强化。这就是为什么学校一直无法通过德育教学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提升的原因之一。
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执行者就是教师,但是,如今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依然保持着旧有的成绩至上的传统教学观念。这一方面是受到学校整体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教师职业观念落后的主观原因,这一方面的原因,同样会导致德育无法有效地融入学校教学中。
对道德品质的增强被当今社会和学校视为重要的德育教学理念,而对学校领导的德育宣传极少,就算进行以弘扬道德品质为主旨的德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提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则会让学生难以快速适应改变的教学模式,不会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在实施以德治校理念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将道德教育落实到普通教职工群体中,还应当以领导干部为首,对他们提出讲人格、重官德等要求。学校领导应当时刻铭记做人、做官和做事的原则,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此才能够获取理想的效果,引导全校教职工为教育事业不断努力奋斗。所以,学校应当加强道德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为以德治校提供重要保障。
想要实现“以德治政”的目标,首先应当做好各级党政领导的工作。孟子是古代著名思想家,“行仁政”“修德性”等理念就是孟子提出的,他提出想要实现以德治国的目标,首先应当保证君主的道德。这句话为现代国家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也适用于学校治理,学校不仅保证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观念,还应当要求他们明确自身的执政思想,做到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如此才可以建设良好的干部队伍,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根据实践得知,道德水平良好的领导班子可以有效改善单位风气。所以,想要实现以德治校的目标,就应当加强党建工作。从道德水平和执政水平方面入手,做好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对领导干部实施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明确参加工作的目的、做官的职责等。
教师不仅应当将业务知识和能力教授给学生,还应当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首先应当以两课为重点,将重要的思想不断深化,始终保持学校思想氛围的先进性。其次,应当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健康性、丰富性和多样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再次,学校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组织青少年参加送医下乡、文化扫盲和文艺下乡等志愿者活动,采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经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最后,应当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以此为基础,可以促进他们日后的良好发展。
站在组织文化的角度,可以对人起到规范、凝聚和发展的作用。学校在校园文化中引入以德治校的理念,可以将其作为全校师生的道德准则,规范他们的行为,避免学校内出现不文明、不道德的事件,自然也能够提升师生的道德修养。所以,应当在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的过程中,全面落实德育理念,在学校的墙壁和草坪中张贴或树立与德育内容相关的海报或标志;学校在建设制度文化、管理教学工作和学生群体时,都应当贯彻德育理念,保证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学校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以德立人、和谐真诚的人际关系,并要求全校师生以此为目标。
总的来说,以德育人应当坚持以德育为重点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从理论知识、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思想的融入,不仅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还应当保证他们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1.根据当前形势,对教师群体实施师德教育
加大师德表彰、岗位练兵和创先争优等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在法律法规和其他政策中加入师德规范要求。将考察、演讲和回报社会等活动引入教师群体中,加快师德建设的速度。
教师应当结合以德修身的理念,对教师实施教育和引导工作。扬雄作为汉代学者曾经提到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教师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要途径就是言传身教,这意味着优秀教师除了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可以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模式之外,还应当以培育塑造人为目标,将社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作为自身的责任,做学生的指路人。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层次,规范自身的道德和行为,在师德建设中了解自身的重要职责。还应当结合以德育人的理念,做好对教师的教育和鼓励,以德育人不仅是教师的义务,还是教师最主要的社会责任。具有良好道德水准的教师可以有效落实以德育人的理念。教育的重点就是发展人,目标就是育人。同时,应当以提升思想道德为首要任务,这是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明确的内容。所以,教师应当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先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再教授他们如何有作为,这也是做根本、最基础的教育工作。
2.正面引导,突出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时代发展的同时,广大教师更新和改变了自身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广大教师有更多机会参与竞争和开拓创新等活动。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消极因素也对一些教师造成了影响,教师队伍目前存在一些职业道德问题,应当保持明确的态度,坚决制止。应当做好正面引导,加强思政工作的全面性、细致性和深入性。鼓励教职工坚持政治学习,采用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和师德师风的推广和弘扬。首先,应当保证新时代教师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将人民教育和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的理想和信念。其次,应当组织教师开展《教师法》和《教育法》的学习,保证他们的言行符合法律规范。再次,学校应当做好党政工团的工作,鼓励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学习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优良品质。最后,应当做好对《师德考核标准》等的认真实施,保证广大教师可以将此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3.为师德建设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师德的建设。教师的师德可以体现出其意识,不能够只是进行单纯说教,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师德建设,结合教师的实际生活和工作开展。学校应当保证教师发展的多样性和充分性,为教师提供可以自我提升的空间。首先,应当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新时代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的重点,不仅应当更新教师的观念,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应当做好对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完善,促进他们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其次,应当对教师的生活予以关注。各种生活因素都会对教师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学校应当提升教职工的办事力度和办事效果,对教师的生活予以关心,尽可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最后,应当保证教师的师德。从各年级、各学科工作者中评选出优秀教师,并对其进行表彰,可以有充分的激励措施,培养他们高尚的师德。
4.加强管理,完善运行机制
科学、灵活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可以保障师德的顺利建设。学校领导应当做好对管理工作的加强,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保证师德标准的科学性,有效落实师德建设工作。首先,全体教职工在建设师德期间应当明确如下基本原则,即爱(对学生予以关爱和关怀)、平等(保证师生具有平等的人格,对差生一视同仁)和公正(对待所有学生要公正,应当充分信任和教导他们)。其次,采用师德评价促进师德标准的全面执行,在考核教师岗位职务时加入师德评价;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规范引导、榜样示范和激励机制等作用,采用岗位考核逐渐培养教师的行为,在考评中加大师德的分数比例,在职称、聘任和评优等活动中加入师德这一内容,坚决抵制存在师德问题的人员担任教师,只有如此,才能为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再次,学校应当在日常监督教师的师德,应当做好校务公开制度的推行,设立监督电话和监督信箱等,还可以采用家长会、走访谈心等活动,了解学生和家长等对师德建设的反馈,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学校应当具有师德公约等,并将其公布给家长和社会,主动接受监督,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
学生成长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开展社会化的德育工作,将其作为系统工程,这离不开社会全体人员的努力和配合,如此才能够构建全新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的德育工作格局。所以,我们应当保证教育工作的全面性,做好对家长学校的建立,凸显其作用。家庭属于社会的一部分,育人治本离不开家庭教育这一基础环节,想要提升家庭教育,就应当从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等方面入手,做好对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发挥每个家庭的育人作用,保证他们的教育效果等。此外,还应当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及时将学校教育要求告知家长,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手段,共同探讨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共享教育经验,如此可以有效改善教育质量。
一些学校近几年成立了家庭管理委员会,计划每学期举办家长会,班主任教师负责走访差生的家庭,或是联系他们的家长,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等内容全面汇报给家长,例如一些频繁出入游戏厅的学生,与社会人士密切来往的学生,以此深化家庭的综合管理意识,提升家长的责任心,学校和教师在保证自身工作的同时,应当让家长明确自身的责任。
总之,我国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不仅结合了依法治校的理念,还严格落实了普法工作,为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执行性;同时,还开展了全面的思政教育等工作,加强了校风学风和师德等建设。这些都属于德育工作的内容。在落实“以德治国”理念的同时,我们根据学校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以德治校”的目标,即必须保证以德治政、以德律师、以德育人的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