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德育教育策略

2022-03-22 23:46王倩倩代红刘鹏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生活化实践

王倩倩 代红 刘鹏

摘要:在开展德育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引入生活中常见案例,科学地开展德育教育生活化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水平。通过实践分析,本文分析了德育生活化的价值,研究了具体的教育对策,希望分析能加强德育教育教学实践水平。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实践

前言

本文结合生活教学方式,探索了德育教育过程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希望分析能全面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从而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分析

德育生活化是在德育课堂有效地引入生活化内容,并运用生活化方法开展实践教学。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道德教育,将现实生活作为依据,引导学生展开道德学习,进而更好地构建良好的道德观念,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自身的自我追求。通常看来,德育生活化应从下面几点内容开展:第一,德育生活化应保证真实性,要以生活为主体,科学开展德育教育,并紧密联系生活。第二,德育生活具备实践性,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并让学生勇于实践,在生活中加强学生道德素养。此外,教师还应保证教育过程具备社会实践性,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获得思想道德的提升。

2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措施

2.1德育环境生活化

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的作用较大,思想的形成也和环境的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应当生活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当中,才能更好地获得德育素质的提升。

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一方面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其中包括校舍建筑、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以及其他教学设施等,以及国旗、校徽、班徽、校训、名言警句帮助学生陶冶自身情操。学校还应当建立专业的图书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场所展开学习,还可以在校园中构建学习角,教室中做好黑板报,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提升。因此,教师应当突出校园内部人文环境的建设。例如大多数学校在开学之初都会开展军训,这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军事化的方式构建一个自主化管理制度,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在校园中都会有一些名人名言雕塑,这些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塑造自身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内容的影响,进而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教育内容应与生活紧密联系

德育教学应当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引导观念,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关联内容展开教学。初中德育教学的内容并不是确定在某一本书上的,只针对教材展开教学无法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德育生活化的本质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德育教学和自身的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更好地运用这部分内容引导和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获得个人素养的提升,进而达成德育教学的目标。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培养“助人为乐”的观念时,如果仅仅进行理论的探讨和引导,并不能帮助学生构建这部分概念,此时教师应当将“助人为乐”的理念贯穿到主题教育当中,为学生提出类似“面对老人倒地,我们到底是扶还是不扶?”的内容展开讨论。这些问题可能会发生在学生的生活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发表自身的看法,与其他学生展开沟通和交流,进而更好地深化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程度,更好地优化自身观点,获得德育素质的提升。

2.3通过社会实际加强德育教学

德育教育脱离不了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德育内容。教师应当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运用课外时间的方式进行德育学习。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根据书本展开学习,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但是课外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德育并不能停留在表面,只有触动学生的内心才能提升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教学生活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到课外展开社会实践活动,进而更好地获得德育意识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公园中捡垃圾,自己动手维护城市的卫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环保的理念,养成不乱丢垃圾的良好习惯。再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捐款,并派几个学生代表和教师一起到贫困地区进行实际观察,感受到自身的捐助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而言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想自然能够获得提升,德育教学的效率也能有效提升。

2.4开展生活案例教学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够完善,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都较敏感,具备较强的自尊心。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德育教学的作用,教师必须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例如,让学生存在过大的学习压力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想法进行引导,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压力,也不能敷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调整自身的心态,更好地进入到学习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杀案例展开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法,明确正确、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展开启发式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和渗透正确的观念,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明确是非对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應当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真理,获得提升。

结语

总之,随着新时期初中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有效地在初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必要的,通过在德育教学过程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于加强学生良好素养。因此,作为初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生活中德育教育素材,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设计,从而提高德育教育教学实践水平,进一步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全莉.生活化策略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实施[J].当代家庭教育,2019(05):158.

[2]陈日练.生活化策略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实施[J].中华少年,2018(30):128.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生活化实践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