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效辰
摘要:国家教育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对初中体育学科而言,教师欲达成高效教学的目的,则更加需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但在当下时段,部分初中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所采取的授课方式较为单一,致使运动训练氛围僵化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初中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联动信息设备、组织对抗比赛以及巧用案例分析等手段进行授课,一改传统任务式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不断优化初中生的学习体验,进而助力初中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初中生;教学手段;高效
素质教育政策的颁布与落实,要求教师在教导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体”一环的直接表现,良好的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强化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维持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将从新式教学手段的角度出发,简要探究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一、联动信息设备,提升课前导入效果
完整的教学体系由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构成,但部分初中体育教师的工作重心大多放在“课中”阶段,对于前后两环节的重视程度略有不足,久而久之,不仅会降低体育教学的整体性,甚至还会阻碍初中生的个人运动能力发展。对此,教师可以采取联动信息设备的方式进行授课,通过发挥信息设备独有的优势来提升体育课程课前导入的效果,以此激发初中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点燃初中生的体育运动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跑步”相关的体育课程时,可以借助信息设备的使用,带领学生观看与“跑步”有关的图片、影像资源。如,教师播放奥运会跑步健儿为国争光的集锦、各大赛事知名跑者夺冠的视频等。在观看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问,借此引发初中生的思考。如“同学们,谁可以告诉老师,这些运动员使用了何种技巧,才能够跑得如此迅捷?”。教师将视频观看与课堂提问进行整合,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求知欲望,还可以为后续的体育课堂教学打下铺垫,进而保障体育授课的高质量落实。
二、组织对抗比赛,提高学生运动水平
组织对抗比赛是指教师根据当前的体育训练任务安排,将班级初中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其通过对抗比赛的形式进行运动与锻炼。这一教学手段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有效激活初中生的求胜心理,让其在比赛的环节中可以更为进取,竭尽全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对抗比赛的方式来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学“篮球”相关的知识、技能时,可以选用对抗赛的方式进行授课。授课时,教师需要对教学阶段进行细致划分,首先为技术指导阶段,在此时,教师需要整体讲解篮球竞技时所需要使用的技巧,借此提高学生的运动质量;其次为预热磨合阶段,在此时,教师应将初中生划分为运动能力相近且人数相等的小组,并带领学生集体进行热身活动,避免初中生在后续的比赛中由于身体预热不足产生意外伤害。待热身结束后,教师应适当给予初中生们一定的时间,让其熟悉彼此的运动习惯。最后则为对抗比赛阶段,此一环节,教师则需要肩负裁判的责任,引导并指点学生进行比赛。教师采取对抗赛的形式开展体育授课,既能够满足初中生喜好竞技的成长天性,还可以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凸显体育运动的乐趣,进而在紧张、激烈的竞赛环节中,逐步强化初中生的运动能力。
三、巧用案例分析,深化体育知识理解
案例分析是理论学科中常见的教学手段,它同样能够沿用的体育教学中。这一教学手段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结合当前的教学需要,挑选相关的赛事集锦、比赛记录等内容作为教学的载体,通过剖析案例人物、现象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此一教学方式既有助于将抽象的体育知识变得具体,让体育教学有據可依,还有助于深化初中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并助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训练结束后的时间,带领学生分析体育案例。如案例A,两支球队在比赛时,某球员受伤,对手球员及时叫停比赛,并带领该球员前去疗伤。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球员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借此树立初中生自身良好、正确的体育品德观念。又如案例B,专业运动员的竞赛集锦,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可以深入分析运动员所使用的运动技巧,以此提高初中生个人的运动水准。教师基于案例分析视角,选用不同类别的素材作为载体,既能够落实德育教育的内容,还可以增强体育教育的效果。也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授课。
总而言之,教师欲构建初中体育高效教学课堂,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还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合理选择,优化初中生体育学习、运动感受的同时,不断激发初中生的运动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保障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与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顾东华.初中体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东西南北,2020(05):228-228.
[2]任远.初中体育高效教学策略探究[J].体育风尚,2020(02):127-127.
165150170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