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2-03-19 22:44陈咸宝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核心素养

陈咸宝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如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也尤为重视。高中地理作为高中生必须要修的一门课程,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也渐渐呈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还可以提升其地理实践力,使其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所以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深思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培养  核心素养

最近几年,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学教学从以前的重知识、重能力到现在的重核心素养,这个重大突破是现代教学改革的成果,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但是从课堂教学中发现,现如今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很多只是将重点放在地理课本知识的学习上,没有注重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人文地理知识的讲授时,教师应当结合当前社会的现状,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尤其要联系当地的地理情况,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此外,教师也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环节,组织教学活动。

一、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顾名思义,指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观。二者是辩证的关系,地理环境提供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资源,以及各种活动的空间,同时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影响了地理环境。我们的祖先早就具有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孟子》中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要理性地认知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创建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的联系。

平日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产生活,精心设置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这种“接地气”式的解读,更有利于学生走进生活,学以致用,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周边的地理现象,大大地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农业》这一章内容时,引导学生思考本地(六安)为何发展茶叶,打造精品茶;这一决策与六安本地的哪些因素有关;这样的优势还适合发展什么产业?经过这一系列的思考,学生们举一反三,很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并且可以活学活用。

(二)综合思维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包含了很多地理要素,而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就需要人们运用综合的知识来认识地理环境。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全局观,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对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比如,在讲解《城市化》这一节时,我们会重点介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里的影响包含有利和不利方面、自然和人文方面,而自然和人文又会包括很多方面,这就需要我们用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

(三)区域认知

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空间性:选取一个典型区域,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空间内容的考查,体会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求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空间视角来认知区域地理。

(四)地理實践力

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如何培养地理实践力一直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地理资源对学生的实践力进行培养。比如笔者所在的城市六安是一座森林城市,地理资源丰富,我便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植物。同时,也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促使他们思考各类植物的生长环境;了解同类花草的开花顺序,探究其落叶的时间规律,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它们的生长。

二、高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情、课堂的实际情况,精心备课,合理设计知识重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有关地理方面的时事,用相关地理知识来解释遇到的现象。比如,盛夏时节为何我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尤其是前年高考期间歙县发生内涝,影响考生赶赴考场;歙县的茶叶厂3000公斤茶叶被泡,损失惨重;等等。通过这些思考,学生会觉得地理知识并不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关乎我们生产生活的实用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去引导,当然这对教师本身的素养要求很高,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形式,把书本中枯燥的地理变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何将书本上枯燥的地理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印象深刻呢?教师要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同时,也要充分发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我在讲授《常见地貌类型》时,改变以往的传统授课方式,设计了“我所喜欢的地貌类型”主题课,让学生担任解说员。课前,指导学生自主收集相关资料,与同学积极交流,充当同学的军师。课上,同学们通过PPT展示各种地貌,如本地的大别山地貌,曾旅游过的桂林喀斯特地貌、黄河三角洲地貌等,并详细介绍它们形成的过程。同学们兴趣盎然,不断地发表见解,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再适时归纳知识点,课后通过作业及时巩固相关知识。

(三)分析案例,启迪思维

地理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因此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教师应当结合农村发展的相关实例实施教学,从而锻炼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高中地理人教版“水资源合理利用”这一章节时,就可以举西北地区农村农作物灌溉和东南地区农村农作物灌溉为例。西北地区水资源少,所在当地农民在灌溉农作物时,主要以喷灌和滴灌为主,且种植的农作物也是属于抗旱类型的;但是在东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地形主要为丘陵,所以为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民修建了梯田,且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等喜水性作物。这样以两个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做比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结合所在地区的农村土地和水资源的实际情况,[JP3]帮助家人选择要种植的农作物,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当地农村的水资源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等,贴近生活,学以致用。[JP]

(四)课堂探究,提升素养

要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地关系,就必须让他们立足于区域环境之中。然而,对于现在的高中学生来说,由于从小深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会更具优势,学习起来也会轻松、容易一些,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也比较强。但是自然地理的学习对一些同学来说,就相对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它需要学生拥有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学习起来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掌握。所以教师应通过多种媒介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播放相关短视频或者动画、课件等。

比如,在学习《洋流的形成》这一节时,学生们在学习洋流、潮汐、海浪这三种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时,无法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我发现口头讲解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于是制作了动态PPT,再插入相关短视频。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动态展示,再配上我的讲解,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掌握,效果非常好。

所以,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紧紧抓住地理教学的四大核心素养。同时,地理知识要回归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和应用知识。只有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才能找到更高效、更优质的教学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岳娟.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34):105 106.

[2]黄松明.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267.

[3]盛春雳.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8).

责任编辑:黄大灿

3802500589201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养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