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宗瑶
(兰州市金城实验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甘肃 兰州 730070)
多元化作业设计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作业设计方式。教师们之所以喜欢此种方式,主要是因为此种设计方式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同时推动学生能力发展。
第一,多元化作业设计有利于增加作业的趣味性。笔者在了解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数学教师布置作业时,都是结合课堂所讲的内容布置新颖的习题,这种作业布置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作业积极性,还非常不符合“双减”政策的内容。但是,从多元化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教师就可以结合游戏、生活等内容进行设计,既可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又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其中的知识。第二,多元化作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都是按部就班地解题,写出最终答案。所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都比较统一,即便有些学生完成质量较差,也是因为数学水平较低。但在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新鲜感,学生也可以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时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就会导致最后的作业完成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整体来看,学生会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近年来,教育在不断改革,教师逐渐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价值,并且开始对教学理念进行调整。在此期间,教师作业设计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重视学生的想法,并以高效布置作业为目的进行作业设计。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改变了学生对于作业的看法。但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期间,忽视了多元化理念的渗透。导致他们某一段时间内作业设计方式都是相同的,比如教师发现探究型作业很受学生欢迎,那么教师就会一直设计此类作业。由于每个阶段的数学知识都是不同的,所以单一的作业设计形式也会影响作业设计质量。针对此,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鼓励教师落实“双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从多元化角度出发,设计作业的重要性。
作业是由教师设计学生完成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在作业设计中都很重要。教师设计作业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的实际情况。很多教师认识到了多元化作业设计的价值,所以会结合课堂所教的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但是,小学生的能力有限,他们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作业时只想尽快完成任务。所以,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思维很难得到锻炼,无法发挥出多元化作业设计的价值。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引导他们,告诉学生不同形式的作业应该如何完成,不必拘泥于“正确答案”,要让他们敢于创新。比如在面对观察类作业时,就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不同类型的作业。
在小学生的理念中,作业是教师布置的,如果完不成作业会受到教师的批评。他们在数学课堂中没有选择作业类型的机会,也没有选择作业内容的机会。因此,很多小学生写作业并非出于自愿,他们大多是出于对教师的畏惧。此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在面对作业时缺乏主动性。即便教师从多元化作业设计的角度出发,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此种情况,学校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理念,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以他们为主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做作业的行列中,提高他们的作业完成效率。
“双减”政策提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遵守科学性的原则,合理地布置作业,让学生没有负担地完成作业的同时,保证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科学设计作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不能脱离教材,要保证作业能够和学生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其二,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设计方法,甚至可以通过分层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保证作业内容对学生发展有推动作用。其三,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充分重视多元化理念的渗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
教师设计多元化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一个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知识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的时候,也要坚持发展性原则,避免常见的题海战术,控制数量,保证作业有质有量。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期间,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学会使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时会格外重视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生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不再拘泥于纸面作业,从而保证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改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看法。
以《观察物体》为例。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他们之后学习立体几何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当教师教学结束后,布置作业时他们会选择发试卷或者让学生做练习册中的题目。这种作业布置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甚至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内容。这不仅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还会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不符合“双减”政策。针对此,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理念,结合生活中的内容为学生布置作业,因为观察物体与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大的联系。①回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碗的形状,并画下来。②在家中寻找与三角形相关的物体,并记录下来。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一种特殊形状的物体,并记录下来。学生在完成此类生活型作业时,他们会非常积极,并且还会与附近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他们的思维也可以在此期间得到充分锻炼。由于教师设置的作业较少,所以他们的负担也会减小,充分达到“减负”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教师设置游戏型作业时,也能够发挥游戏的作用。但是,如何高效地设计游戏型作业,需要教师对此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教师并不会想到让学生一起完成作业,因为学生一放学便会回家,合作完成作业并不现实。但是,他们忽视了另外一种作业形式,即课时作业。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也需要在讲完课后为学生布置一些课时作业。针对此,教师就可以将游戏和作业设计融合起来。
以《分数除法》为例。在课堂中教师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当学生充分掌握了其中的内容后,教师便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自己提前设计好的作业。为了充分发挥游戏型作业的价值,教师可以提前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于游戏型作业的看法以及期待,收集他们的想法进行作业设计。比如,小学生希望以比赛的形式完成作业,还有些学生希望游戏结束有奖励。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期间,充分融合了他们的想法,完成了游戏型作业设计。教师提前准备好数字卡片,并将一个完整的算式拆分成不同的部分。如“6÷4/9=27/2”拆成“6÷”“4/9”“=27/2”,“32÷8/35=140”拆成“32”“÷8/35”“=140”,多制作一些卡片。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队伍,如A 队、B 队。先将卡片贴到A 队身上,以“老鹰抓小鸡”的方式开始游戏,B 队的学生自主分工,有人计算,有人去抓,将完成的算式组合到一起就算胜利。一轮结束后,攻、守方互换,最后哪个小组得到的正确组合多,哪个小组获胜。教师可以奖励胜利小组每人一张“免作业”卷。此种作业设计方式,不仅能够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改变学生对于作业的看法。
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期间,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对“双减”政策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找到合适的方法对作业进行设计。经了解发现,“双减”政策不仅提倡减少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还提出了课后服务等内容。针对此,教师就可以将数学作业设计与课后服务适当联系起来。比如,教师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将作业内容和活动联系起来,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面积问题是小学数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教师格外重视对于这部分作业的设计。但一般情况下,教师只是设计一些经典题型,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此种方式,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将数学作业设计与课后服务融合在一起时,可以从动手型作业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求多边形的面积,就是将其切割成不同的规则图形,然后计算面积。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内寻找多边形,然后用米尺进行测量,最终算出该图形的实际面积。如果只让一名学生完成整个任务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并带领他们放学后完成该作业。比如,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测量圆形水池的周长、计算出它的半径然后求面积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最后不仅学生能够完成作业减负,还可以充分发挥课后服务的作用,使学生在此期间得到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对陌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并且他们还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在“双减”政策下,对作业设计方式进行改革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将作业设计和实际调查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完成简单的走访收集相关数据,最终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和调查活动的联系,还能够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能力等。从这一角度来看,这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例如,以《折线统计图》为例,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先对折线统计图的相关概念进行讲解,保证学生充分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之后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定要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设计问题。如“调查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平均身高情况,并绘制折线统计图。(每个年级,至少调查男生、女生各10 人)”。由于此种调查型作业与普通作业不同,所以教师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两天完成调查,并绘制折线统计图。学生在完成作业期间,会非常积极,他们会找自己熟悉的朋友进行调查,还有一些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学生,会直接到不同班级与学生沟通,从而完成调查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对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更直接的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同时,其他能力也会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会单纯从学生个体角度出发,希望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作业,收获知识。但是,在多元化作业设计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理念,从合作互助的角度出发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与小伙伴进行合作,互相弥补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够让他们互相承担,实现作业减负。
以《统计与概率》为例。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就可以通过作业设计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对某件事物进行统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深刻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因为《统计与概率》中涉及的问题大多比较广泛,学生单独很难完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5 人一组完成作业,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组,对于分组不合理或者没分到小组的,教师再进行调整。然后布置作业:“大家放学后,随机找一个红绿灯的路口,统计20 分钟内小轿车和电动车的通过数量,以及他们所占的概率为多少?在统计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分配好工作,注意安全。”通过实际的统计,他们不仅感受到了此种作业类型的趣味性,还充分掌握了其中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利用多元化的方式设计作业时,应该充分将其与“双减”政策的内容和相关理念进行融合。首先要重视的便是作业减负,保证在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时,减少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提高自身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后服务,在此期间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从而发挥出作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