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丹
(辽东学院 应用外语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3)
2020年11月3日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强调,新文科建设要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实现文史哲促人修身铸魂[1]。高等外语教育目标要求外语人才,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还要把价值观引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并始终把价值观引领摆在重要位置[2]。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外语教育,除了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更要不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成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之声的传播者。要完成这样的重任,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
随着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推进,全国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一些学者也意识到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且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大量研究。王欣等人认为课程思政建设需紧密结合新文科“价值引领”的概念,从中国关联、文化关联和情感关联的角度,拓展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深度,要在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中和家国情怀的情感认同中提升教育育人的温度[3]。杨金才以南京大学英语系“美国文学课程”实践为例,认为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建设应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植入中华文化元素,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为国家建设输送全面发展的优秀外语人才[4]。宋红波等人从教育政策、外语学科属性和外语教育现实需求三方面分析了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的理据,并提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五条路径[5]。综合以上研究,笔者认为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理念的创新和方法的融合,本文将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尝试探讨如何构建外语教育“大思政”格局,以期为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和外语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启示。
没有守正,不知来路;没有创新,没有出路。新文科建设需要外语学科知识体系重构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而理念的创新是推动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之源。
通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也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它能帮助学习者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理念、分析方法和认知能力,在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具体现实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全面分析,从而沉淀人生的厚度。通识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与当前课程思政背景下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并行不悖、相辅相成[6],可见,通识教育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7]。
外语课程思政与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存在特殊性。外语课程承载异国文化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学习外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外来思想、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作为核心通识类课程,在外语教育中落实课程思政,以通识教育的理念作为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与语言知识之间的深刻关联。让学生了解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与时俱进,学会“思辨”与“思变”。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课程教学中要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更好地坚持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四个自信”,成长为兼具国家意识、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现代课程论强调课程的本质是目标导向的教育活动,所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精准设定教学目标[8]。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建设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位,突出价值塑造的重要性,为国家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思想认识全面、道德品质完善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做到“对接语言素材”“对接终身成长”。
传统的外语教学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强调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以产出为导向优化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应在培养学习者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突出价值塑造。根据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原则,外语思政教学流程的设计需要在考虑学习者当前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以“终身成长”为目的反向设计教学目标,细化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步骤设计[9]。教师首先应深入挖掘并“集合”语言素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然后寻找它们与各语言知识点相结合的契合点,通过学习过程的设计和动态支架的搭建,有机地将思政元素融合到所讲授的语言知识点中。在为学生搭建动态支架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任务目标,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支架,有效帮助学生逐级内化语言和思政教学内容,将最近发展区不断向前推移。最后,在语言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价值引领,促进学生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价值观念不断提升,形成“融合”效应,在语言技能和道德修养方面促进学生形成终身成长的观念。
中国历史上没有文理工农医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门类从西方引入我国。这场深刻的学术革命虽然填补了现代学术空白,但其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值得警惕。
相对于“旧文科”特别强调“分科治学”,“新文科”格外追求“学科融合”。外国语言文学类课程能力要求培养跨学科的思维习惯与跨文化能力,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10]。无论是外语专业课程还是公共外语课程,语言素材都会涉及中西方历史、文化等内容的比较。外语课程的教学应该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融合,研究历史事件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何在外语语言素材、文化和教学实践中呈现,通过伦理维度、哲学思想、艺术素养等方面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对中西方历史和文化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言学家Stern认为语言学习会相应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情操、价值观、态度等各个方面[11]。由此可见,外语课程本身具有强大的“思政”功能。外语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在语言学科知识设计基础之上,深层次挖掘课程思政内涵,将育人本质如盐入水般化于课程建设中,在润物无声中感受外语课程思政的魅力,实现显性学习和隐形思政教育相统一的目标。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有新认识、新理念、新抓手,课程思政与教学过程的结合“要有一个勘探、发掘、冶炼、加工的过程”[12]。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解决四个核心问题,即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教学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地应用这些经验(组织流程)、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效果评价),四个维度有机协调,互为一体[12-13]。基于此,笔者聚焦微观层面上的教学设计,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 2 “Loving parents, loving children”为例,探讨如何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大纲中的育人要求,重新认识并梳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进行系统化和自上而下的设计改造,将挖掘、整合、融入、搭建四个步骤有效融入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从而形成一个“课前思政导入”“课中细化分解”“课后拓展巩固”的闭环系统,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
本单元的主题是“亲子关系”和“孝道”。Text A 通过详细描写女儿离家后所留下的混乱,描述了母亲对女儿争取独立的反应;Text B展示了父女之间深厚的爱。本单元的思政主题为“中华孝道”“文明家风”。教师在课前一周为学生创设一个驱动问题(driving question):How do you understand “filial piety”? 并将翻转课堂视频资料通过U校园平台、学习通平台发布给学生,指导学生以本单元思政主题为研究主轴架构学习内容。五个小组分别搜集与“孝道和感恩”“文明家风”相关的中国古诗词、习近平总书记语录、国内外名人名言、名人事迹以及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再尝试用英文翻译释义。每组按照要求完成学习报告,制作用于课堂展示和分享“弥足珍贵的来自妈妈(爸爸)的礼物”的微视频。
通过课前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和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达到了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课程的知识要求。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然而,现代社会在亲情方面出现的不孝与不感恩现象已构成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了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按照预定好的轨道去生活,因此包办孩子一切,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抗压能力差、适应能力差、胆小懦弱、情感脆弱等问题。在主题导入部分,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的英文视频,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父母和长辈、学会与家庭成员和谐共处,并由此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家庭观念和感恩意识。
精读课文第二段和第三段时,教师提出问题“Can you list one strength and one weakness in you from the angle of your parents?”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提问学生陈述“父母眼中的我&我眼中的父母”,增加课堂上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
分析课文第五段,教师提出问题:1.Do your parents often help clean your room? What do you feel about it? 2.Do you mind if your roommate makes a mess of your dormitory room?”通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设问,引导学生认识整理房间和营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之后,将班级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利用15分钟的时间开展关于“People who keep their rooms neat, tidy and organized are more likely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future”的课堂辩论,表现积极的学生,考核成绩加分。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自立自律的重要性、保持环境整洁的必要性。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辩论,时常争论得面红耳赤,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一些平时不愿意发言的学生,在争先恐后的辩论氛围中,参与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讲解第13段时,邀请1~2名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我最弥足珍贵的来自妈妈的礼物”微视频。
单元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PPT展示、小组讨论、观点陈述、课堂辩论等多模态、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和外语运用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可以达到外国语言文学类课程的能力要求。
单元学习结束后,布置学生撰写题为“My View on Filial Piety”的读书报告,要求学生从语言和思想两个方面记录本单元所学。读书报告中,学生可以评价在思想方面的进步,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转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作为拓展延伸,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古今中外有关“孝道”的典故。教师从语言表达、内容编排、表演技巧等方面引导学生开展此次英文话剧的互评并给出评价。这些活动,会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理解家庭与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文明家风”“孝道”“感恩”等思政元素的理解。
通过开展英语演讲、读书报告、英文话剧、微视频制作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将课前和课中设计的思政内容有效输出,在课后拓展巩固中润物无声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社会责任感,完成教育所负载的思想道德影响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外语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之一,应该成为一门“培根铸魂的基础课”[14]。在注重语言文化知识学习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价值引领意识,将育人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者融为一体;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协同发展;要努力培养具备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具有爱国敬业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外语人才,从而构建外语教育“大思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