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之“朴”的三重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2022-03-17 16:03齐小建
关键词:公章质朴圣人

齐小建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老子》作为道家经典,历代传本、注本甚众,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朴”是《老子》中一个重要概念,也得到近人一定的关注,但是对于“朴”的历代注疏文本关注较少,缺少对其多重内涵的深度发掘,疏于对“朴”的当代意义的阐发与探析。对“朴”的内涵进行多维探索研究,对于老子的哲学思想研究、美学思想研究、老子人性论研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笔者首先简要概述前人研究成果,进而考辨“朴”的三重内涵,最后探讨“朴”的当代意义。

一、前人研究概述

“朴”在《老子》中出现8次,历代注家都对“朴”作了注解。传衍迄今,“朴”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包含了独特的时代内蕴。近人对“朴”也有一定的关注与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探求《老子》“朴”的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二是考辨《老子》“朴”的哲学逻辑及其与“道”“器”“自然”“真”“素”“静”等概念的对比辨析。其中,探析“朴”的美学思想,有论者认为老子美学的核心和特征就是“朴”,或是试图梳理“朴”之美的特征和层次,或是论述“朴”之美对后世的影响,如毛毓松[1]、舒建华[2]、潘显一[3]、王哲平[4]等学者。考辨“朴”的哲学逻辑,有学者考辨“朴”与“真”“道”“名”概念异同,或是将“朴”理解为一种人的精神境界;或者是从人性、伦理层面挖掘“朴”的意义,如朱人求[5],魏仕庆[6],鲁从阳、郭广银[7]等学者。

中国传统学问大抵可分为三大方面:知识学、义理学及应用学。综上,可推知目前对“朴”的研究主要在义理学和应用学两个方面,而“朴”的知识学研究即“朴”注疏方面的基础研究仍然有很大空间,也是目前“朴”研究的最大不足。故笔者即从此处着手,考辨“朴”的三重内涵,进而探讨“朴”的当代意义。

二、《老子》之“朴”三重内涵

“朴”在《老子》文本中出现8处;《道经》中7处,《德经》中1处,分别在第十五章、第十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七章,胪列如下。

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8]33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8]45第二十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8]74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8]81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8]91第五十七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8]150

考察《老子》重要版本中“朴”的出现频率,发现傅奕、王弼本“朴”字出现的次数比简本多出三分之一,比帛书甲多出五分之三,在重要版本中呈现“朴”字由少而多、由薄而厚的趋势,这一趋势也可正说明“朴”字在流传过程中不仅没有被删削而是愈来愈被加强和突出。借用刘笑敢“版本岐变”[9]4等理论分析“朴”字的流传情况,可以推断历代《老子》“版本岐变”伴随着“文本趋同”,“文本趋同”又导致“语言趋同”,最终也必然造成“朴”字“思想聚焦”现象的出现(1)版本岐变是指“一部文献在流传中不断出现与原有版本(version)或版次(edition)不同的新版本或新版次的现象”。文本趋同指“不同版本相互参校的结果造成不同版本、版次的文字内容(text)渐趋一致的情况”。语言趋同是指“《老子》各版本编校者在分别加工原文时表现出的对某种共同语言特点的重复和强化”。思想聚焦是指“由古本、到传世古本、再到通行本的发展过程中强化、突出《老子》思想观点和重要概念的过程”。参考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10页、12页。。“朴”字自从简本就存在,在流传过程中出现频率也在逐渐提高,“朴”字的思想必然变得愈发重要,这都说明“朴”是《老子》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另一方面,“朴”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它的三重内涵上。

《老子》注本是老学思想的主要来源,翻检《老子》历代主要注本,“朴”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层内涵:哲学义、政治义、伦理义。

(一)《老子》之“朴”的哲学内涵

哲学内涵是“朴”的最鲜明呈现。第五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严遵注“朴”:“不作饰。”严氏《指归》:“人主诚能欲不欲之欲,则天下心虚志平,大身细物,动而反止,静而归足,不拘不制,万民自朴。”[10]117,124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敦兮其若朴”。王弼注:“凡此诸若,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名也。”楼宇烈释“凡此至形名也”:“其声色动作、内心意趣,不可给以对确定之形容或名称。”[11]34-35可见此“朴”字是指得道之士的声色动作、内心意趣等方面的无形无名的(容貌)状态描摹与勾勒。第二十八章“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王弼注:“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11]75楼宇烈释“故大制不割”:“‘大’即二十五章‘强为之名曰大’之‘大’,指道、朴。”[11]76可见“道”“朴”通“大”,《老子》中“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老子》中“大”字凡55处,其中《德经》20处,《道经》35处,作名词、形容词、副词而用。张晶指出,名词“大”主要指:“无边无垠、无所不包的‘道’的依靠空间直感的另一种命名。”形容词“大”主要指:“程度上表现出了一种极致、高超与超越的状态。”副词“大”主要指:“最完美的意思,这种最完美便是程度上的极致。”[12]可见“朴”也是对老子世界中一种具有超越性、极致性、完美性事物状态的描摹,这也是对“道”的一种状态的勾画。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王弼注:“道,五行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於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11]81楼宇烈释“愦”:“疑‘愦’或为‘遗’之误。‘遗’若二十章:‘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之‘遗’,‘遗’,失也。王弼注说:‘众人无不有怀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余也。我独廓然无为无欲,若遗失之也。’……‘愦然不偏,近于无有’,意为朴之于智、勇、巧、力均若遗失,故不偏于一事,而近于无有。”[11]83根据王注、楼释,“朴之为物,愦然不偏”,即是说“朴”的两个特征是不偏与愦然;不偏即是说朴不若智者貌、勇者貌、巧者貌、力者貌,可推断“朴”是一种内心空洞虚静貌;愦然是遗失貌,是无欲无求的状态。可见“朴”是一种事物(包括人)的形貌描写,是一种内心空洞、无欲无求的状态。第三十七章,“无名之朴”,“朴”是无名之貌。楼宇烈释“‘无名’,即朴”[11]104。“无名”代称“朴”。那“无名”主要指什么呢?尹振环指出:“无名则无为、无为则静。虚静、恬淡、无名、无为,则平。平是万物之‘水平仪’,离静则浊,离静则难平。水静可以照见眉须。静则无为。在上无为,居下之臣自然会各尽其职责。无名无为又会和乐,内心和乐平静,外患难入。”[13]据此,可知“朴”是指一种内心虚静、恬淡、和乐平静的状态。又,王弼以“真”注“朴”,陈良运说:“老子心目中的‘真’,是表述事物及人的本质、本相、本色一种自然而又真实的状态”[14]。释德清在《道德经解》中也有“朴”字之注解。

综上得知,“朴”的哲学义理解为,老子将世界上所有事物的那种具有超越性、极致性、完美性状态(或境界)定义为“朴”。若是得道之士的“朴”,是人具有的一种内心无饰、无欲无求、空洞虚静、恬淡和乐的心境,是一种精神状态;若是道的“朴”,是“道”具有的一种无名无形、浑然不割的状态,是一种“无”的状态。在《老子》中,“得道之士”与“道”,两者大抵互通,皆持有一种超越的、极致的、完美的状态,天地万物最原初的状态。

(二)《老子》之“朴”的政治内涵

政治内涵是“朴”的重要特征。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概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以下简称《河上公章句》)一书要旨是“言治国治身之要”[15]8。近人王卡、熊铁基等学者都认为此注本包含了重要的政治思想。《显德第十五》“古之善为士者”,《河上公章句》:“谓得道之君也。”[15]57“敦兮其若朴”,《河上公章句》:“敦者质厚,朴者形未分。内守精神,外无文采也。”[15]58《还淳第十九》“见素抱朴”,《河上公章句》:“见素者,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朴者,当抱其质朴,以示下,故可法则。”[15]76《反朴第二十八》:“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河上公章句》:“人能为天下谷,(则)德乃(常)止于己。复当归身于质朴,不复为文饰。万物之朴散则为器用,若道散则为神明,流为日月,分为五行也。圣人升用则为百官之元长也。圣人用之则以大道制御天下,无所伤割,治身则以大道制(御)情欲,不害精神也。”[15]114-115《圣德第三十二》:“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河上公章句》:“道能阴能阳,能弛能张,能存能亡,故无常名也。道朴虽小,微妙无形,天下不敢有臣使道者也。”[15]130-131《为政第三十七》“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河上公章句》:“无名之朴,道(德)也。万物已化效于己,复欲作巧伪者,侯王当身镇抚以道德也。言侯王镇抚以道德,民亦将不欲,故当以清静导化之也。如能是者,天下将自正定也。”[15]144《淳风第五十七》“人”,《河上公章句》:“人谓人君、百里诸侯也”。“我”,《河上公章句》:“圣人”。“我无欲而民自朴”,《河上公章句》:“我常无欲,去华文,微服饰,民则随我为质朴也”[15]221-222。河上公通过注《老子》的方式来发挥自己的治国理想。通览《河上公章句》一书章句内容,“君”字出现40 次,“人君”出现 19 次,“人主”出现 9 次,“君”“人君”和“人主”皆谓之统治者,而在《老子》文本中“人主”一词仅于第三十章出现1次,河上公将《老子》一书的言说对象(隐含读者)替换成统治者,直接将《老子》“注”成一本“治国之书”,使《老子》染上政治色彩。精研“朴”字,河上公将“朴”释为统治者的“质朴”或者治国最高标准“道(德)”。

汉人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以下简称《想尔注》)中的政治思想逐渐受到关注。第二十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张注:“志道当如谷水之志欲归海,道德常足。朴、道本气也,人行道归朴,与道合。为器,已离道矣,不当令朴散也。圣人能不散之,故官长治人,能致太平。”[16]36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张注:“不名大,托微小也。道虽微小,为天下母,故不可得臣。”[16]40分析张注,张氏疏“朴”为“道”。张氏《想尔注》的治国思想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密切联系,给《想尔注》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改变了《老子》的整体风貌。《想尔注》政治思想呈现的治国终极目的是“致太平”,故张注的“朴”释为“道”,且是治国之“道”。正如熊铁基所言:“及至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朝纲不振、社会动荡、世风日下,在这种社会条件下,《想尔注》提出以‘道’作为治理国家的核心理念,说‘人君理国,常当法道为政,则政治’,又言‘道用时,臣忠子孝,国则易治’,主张用道治国理国,‘法道为政’。”[17]清人魏源《老子本义》等注本中亦都蕴含着重要的政治思想。综上可知,河上公、张道陵的政治目标是“致太平”。河上公云:“国安家宁而致太平矣。”[8]10张道陵言:“官长治人,能致太平。”河上公注云:“治身者当除情去欲,……治国者寡能。”[8]10。综上,河上公主张统治者治国治身都要除情、去欲、寡能、复归质朴,故“朴”的政治义即是统治者内在除情去欲的质朴状态。

(三)《老子》之“朴”的伦理内涵

伦理内涵是“朴”的根本特征。“朴”的伦理内涵具体是指“朴”人性意涵,宋人苏辙《道德真经注》、宋人吕惠卿《老子吕惠卿注》等注本是“朴”人性意涵的重要载体。《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敦兮其若朴”,苏注:“若朴,人伪已尽,复其性也。”[18]16《绝圣弃智章第十九》“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苏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天下各复其性,虽有三者,无所用之矣。”[18]25《知其雄章第二十八》“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苏注:“知其荣,守其辱,复性者也。诸妄已尽,处辱而无憾,旷兮如谷之虚,物来而应之,德足于此,纯性而无杂矣,故曰‘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苏注:“圣人既归于朴,复散朴为器,以应万物。”[18]37《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苏注:“朴,性也。道常无名,则性亦不可名矣。故其为物,舒之无所不在,而敛之不盈毫末,此所以虽小而不可臣也。”[18]41《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苏注:“苟其方作而不为之动,终以无名之朴镇之。庶几可得而止也。圣人中无抱朴之念,外无抱朴之迹,故朴全而用大。苟欲朴之心上存于胸中,则失之远矣。”[18]46苏辙《道德真经注》以“复性”为主旨,对《老子》进行了别开生面的阐发。通览《道德真经注》一书,“性”字出现87次,突显苏辙以“性”注释《老子》的特点。通观苏氏“朴”注文,苏氏以“性”注“朴”。苏氏认为道无所不在,于人为性,故苏辙的“性”应理解为人的最原初、最浑全的本性。

宋人吕惠卿《老子吕惠卿注》是《老子》重要注本。《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敦兮其若朴”,传曰:“敦兮其若朴,复其初也。”[19]16《绝圣弃智章第十九》:“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传曰:“圣人知天下之乱,始于迷本而失性。唯无名之朴,为可以镇之。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乃所以复吾无名之朴而镇之。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则不以美与善累其心矣。绝巧弃利,则不以恶与不善累其心矣。……人之生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则有至足之富。能绝圣弃智而复其初,则其利百倍矣。……圣智也、仁义也、巧利也,此三者以为文而非质,不足而非全,故绝而弃之,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乃其所属也。见素则知其无所与杂而非文,抱朴则知其不散而非不足。素而不杂,朴而不散,则复乎性,而外物不能惑,而少私寡欲矣。”[19]21-22《知其雄章第二十八》“复归于朴”,传曰:“朴者,真之全而物之混成者也。”[19]33《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传曰:“其朴可谓小矣……夫是之谓真君。”[19]37《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无名之朴”,传曰:“知止者,复于无名之朴而已……而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也。”[19]41通过吕氏注文,发现吕氏注《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推崇人之“性情之初”,吕氏认为通过绝弃圣智、仁义、巧利三者就能恢复“无名之朴”的状态,这种状态即是人初生时“万物皆备于我”的至足状态,也即是人的“真之全而物之混成”的本来面貌,即是人的“素而不杂,朴而不散”的原本的性。可见吕氏的“朴”是一种人的最原初、最浑全的状态。综合苏注吕注,“朴”的伦理维度指向人性中的最原初、最浑全的一种状态,也即自然人性。“性”“朴”统一,且“性”“朴”同一。

要之,“朴”的三重内涵互为不同,一词的多义之间肯定有关联,故三者亦有相互关联之处。无论是“万物”“统治者”还是“人性”的“朴”,三种内涵中都包含人的最原始、最混全、最质朴的人性状态这一维度,这也是“朴”的最核心内涵。

“朴”的核心内涵有两个要点,一是老子用“朴”字来表示“性”字,二是老子的人性观是自然质朴的。其一,宋苏注吕注都以“性”注“朴”,“性”“朴”为一。近世学者徐复观便认为《老子》中“德”与《庄子》内篇的“德”便是“性”字。其二,关于老子的自然人性观,张尚仁云,“道生万物和人,道也存在于万物和人之中。 事物中的道,就是事物的本性。事物的本性不改变,万事万物就能循道而存在和运行,从而形成世界的秩序。人是道自然产生的万物之一,道赋于人的本性就是人性。因此,原始的自然人是道自然产生的人,是保持道的本性的人,所以人本性自然”[20],何光辉云,“道家人性论的基本诉求是人性‘朴真’或‘朴真’人性”[21]。综上,自然质朴的人性状态,不仅是《老子》“朴”的本义与核心义,皆为学界所普遍认可。

三、《老子》之“朴”的当代意义

《老子》之“朴”的当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是反抗现代性,其二是会通后现代性。现代性也就是现代文明。现代文明是人类进步的象征,同时也包含背离人性自身的因素,在现代性达到一定高度时,它就会异化成摧毁人性的巨大力量。而老子之“朴”却是向人的圆满、至足、浑全之性的复归,“朴”包含人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朴”是人类生命的最终源泉。“朴”反抗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不应该成为人性发展的桎梏与枷锁。社会层面的高度文明之外,个人层面的复归于朴,天人合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二者不可偏废。

会通后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边缘立场,“朴”因具有深刻的超越性而远离儒家功利社会,绝圣弃智返朴归真,摒弃社会理性倡导人性价值导致必然走向边缘。与此相似,后现代主义也立足边缘立场,伯格森直觉理论、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等也都摒弃理性与科学,深耕人的直觉与感性领域。二是解构文明,只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才能复归于朴,只有反对礼乐文明才能回到人性之初,重唤人性的力量。西方现代主义尊崇主体性,而后现代要解构这种主体性,尼采喊出“上帝死了”,福柯说“人死了”,后现代的这些惊世骇俗之论实质上是对支配西方思想的理性主体性观念的批判与解构。三是对语言的重新认识,圣人用“道”治理国家,要有质朴之心,要少言贵言。保持质朴、虚静之心就会贵言、少言、守中,不妄言、不多言,圣人贵言,百姓复归质朴。后现代语境中语言的偏见性暴露无遗,利奥塔元叙事、德里达“文字学”、福柯权利话语等都重新发现了语言的自然性能与本质。

猜你喜欢
公章质朴圣人
一枚智能公章破解“两难”
一片质朴的原始主义树叶
谦虚
山有桂子
一个公章管到底
我在我质朴的心原流浪
官场圣人范仲淹
用最质朴的文字写出最真诚的感动
官场圣人范仲淹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