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内涵阐释与实现路径

2022-03-17 15:43刘云祥王丽娜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现代化价值

刘云祥,王丽娜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1],描绘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上述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职业教育实行分段培养发展并布局,不断优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完善育人模式;职业教育更加重视育人质量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更加兼顾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需求。国家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以更高远的视角审视职业教育的本质,使职业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为此,有必要从哲学层面重新阐释并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本体,进而探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

一、职业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一)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更加注重人的发展,表明了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

从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来看,职业教育大体上经历了从“发展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过程。2012年国家首次提出“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概念,教育政策从重视宏观规划过渡到宏观规划和微观设计并重的新阶段。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改革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与评价体系,为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作顶层设计。2020 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7 号),提出“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基本原则,一方面职业教育改革重视制度创新和提质赋能,另一方面强调人才培育和质量评价。2021 年10 月1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和“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体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人文关怀和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2]。

(二)教育评价的理念由“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的转变,凸显了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诉求

人的存在终究是本体意义上的存在,而不是概念上的存在。物化的和抽象的“人”本质上是没有把人当成真实的人来看待,因而也是不完整的。从教育评价的视角来看,有些学者认为,传统的教育评价将人视为物化人、受控人、应试人的“抽象的人”,强调评价的客观性、静态性及标准性,导致了教育评价中“人”的缺失,应该将人视为一种独特的、完整的、真实的“具体的人”[3],突出教育评价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此外,教育目的是通过众多的人的个体目标的实现而达成的,个体价值的实现是教育目的的职业内容。然而,当对人采取教育评价时,评价的社会性和功利性往往成为主要标准,掩盖了人自身的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评价内容。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的转变,消减了职业教育的功利性负面影响,突显了教育的本体特性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尺度是人的现代化,体现了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目标向度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和终身学习”等基本理念,根据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行分段培养的实现路径,努力构建满足全民学习和个性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体现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以人为本”的目标向度。

职业教育现代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育人的现代化”,二是“人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育人的现代化”是要构建全面、立体、机动、协同的科技化、信息化教育体系和育人体系,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终究要体现在教育主体即人的现代化上,主要表现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博弈中的现代性的理性精神。追求自由与理性精神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伴随特征,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的制度目标是“去地位教育化”,真正实现“类型化”[4],其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人才培养目标上——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要具体落实人的现代性理性精神的培养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优化类型定位,推进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育人方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可见,“育人的现代化”是方式、手段,其最终目标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要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两者皆不可或缺。

二、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哲学简析

“以人为本”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是“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这三个词在各自的含义和语域方面虽然略有差异,但“以人为本”是其共同的核心意义。历史上,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都对“以人为本”的思想有诸多阐述。中国的道家主张返璞归真的自然主义,追求具有超越性特征的“无待逍遥”和成为精神自由的圣人,所以道家主张从存在上超越虚无主义,追求人的精神自由和存在价值之本;儒家主张主体的“仁、义、礼、智”的修身精进,追求成为真诚率性、仁爱明礼和超越功利的君子,所以儒家主张从价值上超越虚无主义,追求人的社会价值超越性之本。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大体上经历了人与自然、人与上帝、人与理性、人与认识对象等不同关系范畴的不同历史阶段。由于近代西方出现的科技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和资本主义工业化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批判继承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基本观点,从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寻找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的统一,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有实践性、前瞻性和真实性。

(二)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内涵阐析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终究是由职业教育的本体特性决定的。职业教育本体具有终极性、永恒性和超越性等一般特征,技术生存是职业教育的本体基础,教育允诺是职业教育的本体诉求,职业教育本体表征为技术生存和教育允诺两者的统一[5]。这表明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涵包含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方面,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指的是满足职业教育中主体知识、情感、意志、人格等的发展和精神追求的需要,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指的是实现主体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不管是内在价值还是外在价值的实现,都依赖于职业教育主体价值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为此,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主张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深刻思考。第一,在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层面,有必要采取微观视角审视现代职业教育的宏观构想。第二,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要凸显价值理性以减少工具理性的功利主义倾向对人文关怀的遮蔽。第三,要突出个体价值的实现作为教育评价标准的重要内容。第四,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即是“主体优先”,是一种指导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的实践逻辑。第五,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上。

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实现路径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不仅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一种施策逻辑。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中,要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在制度设计、体系建设、教育评价、内部治理和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做到深刻领会、全局把控、融会贯通和贯彻落实。

(一)统筹宏观规划和微观设计,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打破教育主体、教育类型的差异性藩篱,全局整合和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促进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李均教授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宏大叙事”的传统导致了“人学空场”,忽视了人的道德信仰、意志情感、价值追求等的精神诉求,可通过借鉴微观史学范式,破解人学空场的困境,使“人”得以回归[6]。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要做好职业教育制度框架的宏观规划,也要做好对职业教育目标的细化和具象化,回归教育“以人为本”的初心和使命。

(二)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改革职业教育制度

职业教育制度要体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消减工具理性功利性对个体价值的负面影响。职业教育制度建设要统合“自然人”“学校人”“职业人”“生命人”与“社会人”不同角色,超越工具性,追求人文性,通过横跨“职业域”“技术域”“教育域”与“社会域”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的技术型人才,彰显其技术的价值逻辑和时代精神[7]。要改变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功利性思维和单一思维,制度建设要突出“教育域”和“社会域”,既要培养“自然人”“学校人”和“职业人”,也要培养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人”和“社会人”。

(三)兼顾社会需要和个体价值,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要兼顾教育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的个体发展需要。一方面,职业教育评价标准要尽量做到客观、全面、科学,既要考量职业教育效果的社会性和整体性,也要评估教育主体的个体性和具体性,要更加关注教育主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突出全面评价和长期评价。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要符合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的目标和要求,体现“面向人人”“人可成才”和“人尽其才”的价值理念。

(四)坚持“以人为本”和“主体优先”,深化职业院校内部治理改革

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主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教育。职业院校治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内部治理方式既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为政尺度[8]。要坚持全面发展、以德为先、文化引领和科学评价。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要求是“主体优先”,深化职业院校内部治理改革就是要重视教育主体的优先性和方向性,以教育主体的发展作为考核和评价职业院校内部治理改革成效的关键指标。

(五)弘扬人文精神和培养人文素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最终要落实在教育教学中,为此,要深化“三教”改革,弘扬人文精神和培养人文素养。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培育更多具有丰富人文素养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并让他们走进课堂,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优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德、能、勤、绩各个方面,注重教师的个体发展和整体评价。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平衡教学的功利性和价值性,赋予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优化教学内容,兼顾课程内容的社会性需要和主体自我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文课程教材的编写质量。第四,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适度提高人文课程的学时比例。

四、结语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需要回归其教育的本体来寻求其价值诉求和终极目的。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将会面临新的挑战,有必要深刻理解和反思职业教育的“以人为本”哲学内涵,探寻贯彻“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治理方式方法,在制度设计、体系建设、教育评价、内部治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全面落实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主张。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现代化价值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