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泗伟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数学问题是学生深度学习的载体和原动力,变式教学是数学解题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是提升学生的“四基”“四能”水平,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途径。所谓变式教学,就是教学中针对教学对象,改变命题的非本质特征,保留本质因素,通过条件和结论的适当改变,转换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将问题和方法进行归类,使解题方法明确化,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1]。
变式教学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立足概念根本,通过概念的外延和拓展,凸显概念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分析数学本质的能力;二是立足于问题的解决根本,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归类、多角度多层次的设问和质疑,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
变式教学重点在一个“变”上,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何而“变”,即从哪里来的问题,是变式教学的根本;二是为什么要“变”,即到哪里去的问题,是变式教学的目标;三是怎么“变”,即方法手段问题,这是变式教学的关键。
笔者曾到我校初中部“送课”,学生的数学素养整体水平比较低,这就要求教师降低教学的难度,而教学进度刚好赶在导数学完进行章末复习。导数部分考查点集中在导数的计算、几何意义、单调性、极值和最值,以及与方程、不等式等的综合,解答这类问题的共性之处是必须分析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图象,而对参数的讨论是学生知识网中的薄弱点。学生不知道讨论的标准如何确定,解题的步骤做不到规范严谨。教师根据问题,深入分析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将问题进行细化,从而确定“含参数函数的单调性”变式教学这一主题。
分析:本题函数的定义域不是全体实数,函数中出现了对数函数、一次函数、幂函数,需要对参数进行讨论,难度较大。
设计意图:以教材例题出发,梳理导数法求解不含参多项式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的基本步骤。作出函数图象,加强直观感知,体会在函数图象的获得过程中,函数单调性的重要性,并理解函数单调性问题的落脚点是导函数的图象,其本质是解不等式问题。
变式教学可以源于对考点的细化、对知识点的延伸和对易错点的辨析上,也可以源于对难点的突破和思维的提升上。本节课是习题教学,重在函数形式的变化上、定义域的改变上、参数出现的位置上进行变式,由易到难,层层设问,逐步搭牢每个环节知识的“脚手架”,真正做到“多题归一”。
设计意图:由函数不含参到含参,求导因式分解后,比较两根大小,确定讨论分a >0,a <0,a=0三种情况。
设计意图:改变参数的位置,讨论二次项的系数a与0的大小,确定讨论分a >0,a <0,a=0三种情况。
设计意图:改变参数的位置,讨论x2−a=0的根的情况,确定讨论分a <0,a ≥0两种情况。
通过对前四个变式的解答,学生总结出“二次型”含参函数分类讨论的基本流程:(1)二次项的系数,确定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开口方向;(2)判别式和0 的比较,确定方程是否有根,要注意有些可以直接因式分解;(3)比较两根的大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那对于一些非“二次型”含参函数如何讨论呢?
设计意图:改变函数形式,引入指数函数,确定分a >0,a ≤0两种情况。
设计意图:改变函数形式,引入对数函数,注意定义域的改变,确定分a >0,a ≤0两种情况。
设计意图:改变函数形式和定义域,进一步优化提炼程序化流程:(1)求函数定义域;(2)求导函数(通分、因式分解);(3)方程在定义域内是否有根?(4)根大小的比较。
流程化解决方案的优点明显,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案,教学中应该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来,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做”,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实现“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练习1:设a为常数,求函数的最大值。
设计意图:课后继续独立完成,继续把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堂外。
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诊断,变式教学好用但不能滥用,要明确哪些课型什么内容适合用变式教学;教师是教学的领航者,要在准确把握难度的基础上开展变式,防止变得过度,偏离变式的目的,本节课基于这个原因没有出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同时出现,变式教学变的“题源”在教材,要找到题根,明确解题的通性通法,只有根基牢了,变式才有现实意义;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帮助学生跳出题海,积极开展有效的变式教学实践,教师需要在“实践-反思-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