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多维探究性学习策略

2022-03-17 08:35陈丽洁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兵马俑探究性玩具

陈丽洁

(蕉城区第四中心小学,福建 宁德 35210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学习。近年来,教育教学改进提升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下文简称《课标》)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探究学习”正是在原有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过程或学习方式。[1]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围绕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展开思考,设计合乎学生学情和培养目标的教学探究性教学方案,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美术课程发挥应有的教育效果。

一、传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问题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缺乏一定的引导,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教学,使教学的视野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学生合作互动的机会少,共同探讨交流的能力有待于提高。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加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较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的关系,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从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想象力、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欣赏环节中大多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发现美的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科学的引导,通过在课堂中实施科学的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善于交流评述、大胆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形成系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2]

笔者尝试将美术探究学习教学理念应用于实际的美术课堂,以探究学习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展开对美术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二、小学美术课堂多维探究性学习策略

(一)在合作中探究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培养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标》指出,教师应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效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和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与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趣味性,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口味”。低年级的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善于交流、讨论的情况,教师要深入小组中去了解探究讨论的情况,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如小组合作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小组对任务不清楚时教师及时引导,或者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中,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意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如《民间玩具》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关于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难点是“用收集的材料制作一个玩具”。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玩过民间玩具,并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它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小组内分析课前收集的民间玩具,说一说玩具的外形特点和有趣的地方,摸一摸、玩一玩,探究这些玩具制作所使用的材料。然后,以小组形式根据课前收集的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在合作探究中,每位成员都有自己负责的任务,如材料收集、裁剪、造型设计等,这样既有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又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合作探究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整个设计、制作、展示作品的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够有效拓展其创造精神,激发其环保意识。

(二)在游戏中探究

游戏本身既有活动又有内容,比较生动具体,适合儿童感知动作、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多感官参与,促进认知发展。[3]游戏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更深入地学习。教师适当通过游戏产生刺激,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信息。《课标》提出:“在“造型·表现”“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作能力。”

《蹦蹦跳跳》一课要求学生制作纸弹簧并加以装饰。教师将课前制作好的纸弹簧玩具分发给各组的学生,让学生看一看、玩一玩,比一比谁的纸弹簧跳得又高又有趣。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展开观察、分析与探究,趣味盎然。然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纸弹簧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有了初步认知后,教师鼓励学生把这些纸弹簧拆开并自主探究制作方法;经过充分的了解和探究后,再观看完整的制作过程。这样学生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在观察、拆解中学习纸弹簧的制作方法,较好地完成一个纸弹簧作品。整个探究过程由易到难,学生通过主动感知、探索,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综合能力,观察力、创新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逐步养成观察生活之美的习惯。这样不论是对其美术创作,还是之后的学习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品赏中探究

美育的核心目的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针对小学美术品赏活动来讲,要想顺利开展,往往都离不开观摩、讨论的探究方式。在美术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审美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等多种综合形式的探究活动体验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表达、交流和研讨进行欣赏和评价。

例如,教学《兵马俑》这一课,教师若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兵马俑的制作,大多学生也就是随便捏一捏、涂一涂,很难对其魅力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有真正的理解与深入的感受。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秦始皇兵马俑的精彩视频,请学生说一说“你了解的兵马俑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了解兵马俑这一历史文物;其次,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组形态各异的兵马俑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兵马俑的外形、容貌、动作、气势等信息;再次,配以相应的文字解释,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互动讨论,尝试归纳兵马俑的设计特点;然后,教师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兵马俑方面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其对兵马俑这一历史奇观的敬佩之情;最后,再指导学生进行兵马俑的制作,让其在实践操作中对兵马俑的独特魅力、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感受。教师将探究性学习结合到重难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品赏中学会创作,促进学生品赏能力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设计、组织灵活多样的学习探究活动,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运用来全面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其积累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基础知识,为其之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够在参与丰富多样的美术探究活动中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兵马俑探究性玩具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兵马俑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你知道兵马俑的历史吗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