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思路解析

2022-03-17 05:30:00李丹玲
课外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法

李丹玲

(安徽省砀山县砀山第二中学,安徽 砀山 235300)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由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所以,应清楚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具有创新的意识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提升教学的水平。

一、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内涵

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层次:首先,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想促使高中语文教学顺利开展必须要有教学目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学生阅读就会很盲目,而且在阅读一遍课文后难以从中学习到知识并积累。其次,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相关知识。就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有很多的教学方法,其中最典型的教学方法有表演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最后,教学效果显著。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锻炼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无论是确定教学目标还是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的目的都是提高教学效果。所以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还应加强教学评价的设计。

二、高中语文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通过语文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的高中语文课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积极地完善与此相关的教学方式,而且有的学校还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工作评价的一部分。这种教学导向致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比较滞后,而且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转换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显现出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有效措施

(一)注重课堂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还应注重课堂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基于此,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加强对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有趣味的导入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节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导入本节的内容,但是所运用的方法必须要有吸引力,为此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欲望,促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例如:教师在讲授《鸿门宴》时,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将自身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加强教学的导入环节,可充分运用网络为学生搜集有关鸿门宴的相关视频尤其是这篇课文作者的相关背景,并充分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认知。当课堂导入环节实施之后,再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本节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着重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在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不能盲目地让学生学习,必须要确定学习方向,在制订自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的情况以及各个方面进行制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真实的学习情况,保障所制订自学计划更适合自己。其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语文底蕴和学生阅读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适当为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应用,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在学生实际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并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句记录在本子上,其实这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最后,帮助学生形成爱积累的好习惯。为了让学生学习好语文这门学科必须要不断积累知识,可让学生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经典的句子并不断积累,从而还能为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通过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实施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换,而且这种情况难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对语文内涵理解的程度。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新,充分展现出语文教学的价值。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应用情境的教学方式,但是这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还能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取相应的知识,与此同时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应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端正态度,从而更好地体会语文的魅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赤壁赋》时,可让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先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让学生互相点评哪一个同学的阅读更符合苏轼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情感,之后让学生听名家阅读并与自己的阅读比较找出自己阅读的短板,然后再自主地阅读直到自己更为满意为止。之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或者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曲或者以能体现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的词如《定风波》等导入,或者为学生播放出赤壁古战场气势磅礴的场面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兴趣。把阅读放在前面突破教师一上课就讲解作者背景的传统的乏味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形成提前预习文言文的习惯。由此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更能充分掌握文言文相关内容,学会与古人对话,也更好地理解受儒释道思想影响的苏轼面对人生逆境时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应用表演教学法,打造出高效教学课堂

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是机械为学生讲解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但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充分利用表演教学法并为学生提供一定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促使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授《雷雨》时,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此戏剧作品,可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当学生对此戏剧作品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之后,让学生分析此戏剧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与此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划分小组,借助服装和道具可以在班级(若有条件获得支持可以在学校礼堂)表演课本相关场景。传统教法只是听教师讲或者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就觉得很好了,而表演让学生以活动的方式体会到剧中人物的冲突,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住此戏剧作品的情感。学生更喜欢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这也使相对单调的传统课堂变得更为丰富有趣。

(五)加强对实践教学法的应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而且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基于此要想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加强实践环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获取相应的语文知识,为此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讲授《故都的秋》时,就可将这篇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家乡的秋天并加强对实践教学法的应用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拍摄与家乡的秋天有关的画面进行多媒体展示,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加强实践活动流程设计,并对学生积极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了解各个地区秋天的景象,从而还能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篇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情感。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实践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将语文相关知识运用在生活实际中,有助于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为日后的语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而言要想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应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在实际布置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大纲,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完成所布置的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由于段落比较多,学生难以有耐心地阅读。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理解课文含义,教师可结合教材以及教学的大纲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任务。其中可为学生布置以下任务:首先,《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其次,运用彩色的笔画出认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最后,说一说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手法。为此当学习任务布置完之后,让学生带着任务来阅读这篇课文,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适当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对以上的任务积极进行探讨从中找出答案。但是值得高中语文教师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任务教学法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并贴合教材内容和大纲突破文章的重难点。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任务教学法的应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

(七)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情感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传承和理解是其中一个素养,主要表现的是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但是对高中阶段学生来说,由于和传统文化时代背景不同,对传统文化难以产生内心的亲近感,难以进一步推动学生文化传承。基于此,对教师而言,为了能让学生与传统文化有一定接触,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各种活动,通过此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其情感内涵,进一步推动学生文化的自信。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可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可以是阅读比赛和书法比赛,其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诗歌或者是古诗进行大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增强文化的自信,从而提升学生内心的情感。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从某种程度上说还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积极创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