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绘本习作教学案例研究

2022-03-17 08:45:02向可镝
课外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事例绘本习作

向可镝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小学语文绘本习作教学是指语文教师在习作课上利用绘本作为习作素材进行写作教学。绘本是一种以图画和文字来共同讲述故事的儿童文学新形式,也被认为是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本,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内含丰富的言语智慧,学生乐于接受。绘本习作很好地完成从阅读到习作的过程,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就是开拓思路,联想与想象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学习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特别是现在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学语文最头疼的是上作文课。一上作文课,学生面对文题却无从下手,不知如何选材,思维固化,选用的材料往往是老生常谈。相比常规习作课,绘本习作课为学生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写作素材,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不仅能引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其在浮想联翩的故事情节畅游中打开全新的写作思路,还能让学生爱上习作课堂,让习作课堂变得充满活力。

本案例是K教师执教的一堂示范课,习作教学内容《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是统编本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五的内容。这一习作题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人,选取最典型的事例,运用此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关键在于大部分的学生对事例的“典型”程度无法进行判断,不知取舍。在本次习作课上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选取典型事例呢?为在教学中突破这一教学难点,K教师带着学生跟着绘本《怕浪费婆婆》学习写作的妙招,在童趣中启迪学生写作。通过阅读观察发现绘本选择事例的奥秘,引导学生学会用分级的方法选择典型事例,紧密地将绘本阅读与习作教学相结合,在一步步的探究中领悟运用细节描写,写好人物特点的方法,学生就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了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一、阅读绘本,交流激趣

上课时间马上到,五乙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陆续进入了多媒体教室,教室后面坐满了前来观摩研讨的语文教师。课前同学们都听说了这次教师会带来绘本,大伙兴趣盎然,翘首以盼,已准备就绪。这时K教师面带微笑,拿着课本走进了教室,上课开始了。

“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教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本特别会描写人物的著作《怕浪费婆婆》。”K教师用五单元的单元导语导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点出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顺势就引出了这堂课的主角——绘本《怕浪费婆婆》,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吧,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导学案上的第一个问题——绘本中出现了哪些事例?”立即绘本阅读就开始了,K教师还请了一位同学一起合作“嘎吱嘎吱、咕噜咕噜、唏里呼噜……”。这绘声绘色的演绎让课堂妙趣横生,同学们感兴趣极了,K教师趁机发问:“绘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婆婆呢?”有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举手了,他说:“这是一个怕浪费的婆婆。”教师顺势问道:“没错,婆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怕浪费。那在你们的身边有类似的人吗?”绘本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同学们都打开了话匣子,纷纷举手示意教师身边就遇到过类似的人,K教师进一步追问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有特点的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

在进一步的追问中,学生的思路打开了,能主动去发现生活中各具特色的人物,明确了写作对象,学生写作也就有话可说了。K教师以绘本激趣,唤醒学生的回忆,将习作与生活联结,在感受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为之后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做了铺垫。“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那些特点鲜明的人就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板书:特点鲜明印象深),如何写好一个人的特点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五单元的习作。(板书: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在K教师的手势示意下,同学们齐读了此次的习作课题。在之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同学们表达了真实的情感,感知主题后再由K教师揭示课题,学生对习作课的抵触也就自然消解了,以愉快的情绪、积极的态度来学习写作,一切自是水到渠成。

二、探究绘本,学会选材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必须要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来写,才能体现出形象的鲜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存在选材的困惑,不知如何选择典型事例。K教师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来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呢?在场教师都非常期待。“绘本通过什么来突出奶奶怕浪费的特点呢?”生回答事例。“选取了哪些事例?”同学们纷纷举手,绘本的六个事例在大伙的相互补充中全找出来了。K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绘本选取的事例,探究发现绘本选择事例的奥秘,为学生学会选取典型事例做铺垫。“这些事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事?为什么这么选择?”教师示意一位举手的同学回答,“这些事例都说的是奶奶怕浪费的特点,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选择生活中的小事更能引起共鸣。”该同学精彩的回答,让在场教师都赞叹不已。显然,绘本阅读发挥作用了,学生在探究中就自主发现了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所以我们写一个人的特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事例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围绕特点选择生活中的事。K教师趁热打铁,用课件展示六张绘本事例的图片:“为了更突出奶奶的特点,事例出现的顺序可以怎么安排呢?”绝大多数的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K教师询问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不少学生露出迷惑不解的神情。这时只见K教师出示颜色渐变的图片引导启发,看来教师对此学情早有预料,“图片上的颜色是由浅入深,在突出人物特点的事例排序上是不是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技巧呢?”马上,就有同学回答道;“我们可以按照事例表现程度由浅至深地将事例排序。”教师马上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方法将绘本中的事例进行排序,这一次学生都自信地举起了手,从他们的发言中能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奶奶怕浪费的表现——从开始能理解,慢慢觉得有点夸张,后面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由浅至深地对事例进行排序。教师边出示分级事例的示意图边说道:“看来,你们发现了选择事例的奥秘,写作时我们可以用分级的方法来选择典型事例,从一至三级,事例的程度应该是逐渐加深的。”

K教师利用绘本,为此次习作教学提供支架,教会学生用分级的方法选择典型事例,降低了习作难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此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在场观摩的教师啧啧称奇。在学生初步了解这一方法后,K教师顺势给出了新的任务:“刚才我们回忆了自己生活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有特点的人,请你们用分级方法选取能表现他特点的事例,在学习单上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出来。”同时教师还细心地提供了思维导图的示范图。

K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写作构思,帮助学生厘清了写作思路,列出了作文提纲。同时学生还能清晰地根据思维导图发现所选事例的典型程度,从而对事例进行取舍,做到有详有略,教师此举可谓匠心独运。等到完成得差不多时,教师安排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在组内相互分享完善思维导图,再派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绘本中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资源,K教师将这些潜在的“写”的因素挖掘出来,创造性地加以利用,不仅丰富了习作教学的新途径,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有话可说、有“法”可依,整个课堂兴趣盎然,学生说得热闹,表达充分。不少同学的思维导图不仅符合要求,还出现了不少独具个性的新鲜表达,绘本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真正发挥实效。

三、观察插图,领悟写法

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关键还在于要学会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在绘本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聚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使他们在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就形成一种观念:细节描写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教师就是利用绘本来引说,带学生感悟描写人物的方法。首先课件出示了文本,教师问道:“作者写这些事例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道:“语言。”找到语言描写的句子对学生来说很简单。“文中还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呢?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吗?”同学们开始低头默读。有三四个同学举手了,教师喊了最先举手的男同学,他说:“我找到了文中这个句子——摊开,弄直,贴上去。剪啊,剪啊,粘一粘。这是奶奶的动作描写。”其他同学补充了文中剩下的动作描写“一口接一口,吃一吃,舔一舔”。“她一边说一边在我脸上舔来舔去的”。K教师顺势发问:“奶奶的动作只有文字表达的这些吗?”值得一提的是,绘本是文字和画面合奏的交响乐,很多精彩的细节除了文字,作者也往往通过图画来表达,这些细节画面也是我们指导学生细节描写的有利资源。课件出示绘本几幅插图,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奶奶的动作。

仅仅一个“舔”的这么小小的细微动作就让我们看到了活灵活现的婆婆的样子,感受到了她的节约,细节描写的种子就这样轻轻地播撒在学生的心里。然后在细致观察插图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婆婆吃饭时静止的画面化为鲜活、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一步步的设计,学生终于明白了用上这些描写方法,就能收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接着K教师让学生练写,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室里巡视,随机指导。随后请代表对班上同学进行分享,同时要求其他同学用自己的积累向发言的同学提出相应的建议,这样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了。

在写作时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人物形象才会鲜活起来,才能更突出人物的特点。K教师挖掘绘本资源,读写结合,当堂练笔,学生有根可循、有样可照,学得轻松,写得愉快,不仅真正地达到了此次习作的目的,还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延伸课外,拓展阅读

怎样才能写好文章?起点一定是阅读。叶圣陶先生就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石”,阅读自然是写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写作是从阅读开始的,我们上语文课,学习别人的文章,就是一种阅读。当然,这种阅读是有限的,一定要延伸至课外。优秀的绘本不仅可以单独拿到课堂上讲,还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辅助学生对作文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从而爱上写作。因此,在课堂的最后,K教师还设计了拓展延伸环节。

实践证明,习作指导离不开课堂的巧妙点拨,但功夫却在课外,必须帮助学生关注阅读的全过程,再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从而实现由读到写的过渡。K教师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学生不但能收获阅读的快乐,还能收获写作的硕果,这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结语

小学语文绘本习作课的提出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绘本遇上写作,当教师遇上绘本写作,都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习作课中该如何利用绘本来教学呢?K教师的这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第一,依托绘本能寻找到破解习作密码的路径,绘本中蕴藏的写作资源极为丰富。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潜心钻研,合理运用绘本优势的习作点进行开发设计,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练习,就能叩开写作的大门,把学生带进习作殿堂的曼妙处。第二,在实施绘本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画面、文字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倡导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张扬个性,用情感去触动学生的才思,避免缺失个性表达,真正实现“情动而辞发”。第三,小学语文绘本习作教学之路仍是一条探索之路,如何让绘本阅读在习作中发挥更大效用,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思考。

猜你喜欢
事例绘本习作
绘本
绘本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绘本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习作展示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