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冬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
郝冬
(宝应县安宜初级中学,江苏宝应225800)
生活化是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新发展。语文教学规范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升与其他课程内容、生活的沟通。本文从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初中语文阅读课生活化的对策。
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语言表达课,一门特殊的工具课,也是一门人文课。阅读活动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生阅读文章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决定了他们在语文课上的核心素养。阅读文章的思维和逻辑能力是在长期阅读文章的全过程中逐渐提高的,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提高。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为提高学生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确立基本。也由此讨论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早就变成诸多语文教师的关键课题研究。
随着这一时期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愈来愈获得重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比例也愈来愈高。那么,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教学内容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要密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趋势。”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理解为四种水准: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传统文化修养。从这个内容来看,它们其实是相互联系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言学习的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是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反映,很多阅读是审美及文化涵养所必需的。所以,在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的同时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时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能力也会有飞速提升,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
语言表达的创造和应用是阅读课的基本素养。语言表达作为文字的媒介和表意文字的标志,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积累,堪称语文教学中的“生命之源”。在阅读课上,师生们碰巧体验到基于这种语言表达元素的词义。因此,语言表达的创造、积累、应用和评论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素养。
阅读课的最高境界是塑造学生非凡的阅读水平。初中语文阶段,阅读经典文本内容,用心感受其中文本的艺术美感和观念能量,不断提高阅读文章的视野,提高阅读水平。根据不同的文本,选择相应的阅读技巧,如选读、自读、访谈等,阅读情感,丰富语感,积累语言表达。在学习中,可以组织课文的内容;旁白,情感线索;概述和总结重要的句子(话语),整合文本内容,选择、分析,掌握文章内容的各种表达方式,学习古诗词名人经典作品必须选择阅读、欣赏,有自己的阅读文章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可以将其融入正文中,塑造学生对正文的体验、理解、欣赏和评论能力。
在阅读课上,教师要逐步塑造学生对文章阅读的探索性学习,继续鼓励学生多方位、创造性地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时结合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感受,多多学习评论和欣赏的方式。比如莫怀奇的《散步》一文,对于文中的三代,哪一个更受赞赏。在课堂教学讨论中,学生们讨论的热情各不相同,最后觉得主要是把原文中的三代四人表达到了极致。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得到诠释。“母慈子孝”,幸福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和蔼可亲,受人尊敬,讨人喜欢的。现实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教学中,美文往往鼓励学生先读、再读、三读,发散思维。每次都有不同的意外收获,每次都复习(无限回味,反刍),同学们的看法和感受也反复更新。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教材内容的编写越来越生活化,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促使高效课堂教学更加接地气,从生活出发,从人性的角度解释课文,对学生的精神成长都是有目共睹的。“世间万物皆有学问,人情的内容就是文章的内容。”阅读文章的过程,是教会学生间接掌握社会发展、自我认识、洞察世界、了解人的情绪和感受的全过程。初中课本里有很多优美的课文,一部杰作,内容涉及生活真情、励志学习、理想信念、思乡之情。在学习这种写作时,要联系生活的具体细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背影》《台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父亲的爱、真情、对人的欣赏,以及生活底层普通人的可扩展性;阅读《社戏》《春酒》等文章,感受世间淳朴的民俗风情;杨绛的《老王》一文让学生们“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在延伸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探究活动,启发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活,开朗勤奋,产生正确的价值观。
审美的欣赏和创造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产生和发展的关键表现之一。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感受与感悟、欣赏与评论、表现和创新。在语文教学中,规定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党的规范品格,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在欣赏人物时,会唤起规范人物表现出来的意象美和情感美,阐释古诗词,运用审美鉴赏分析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欣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勾勒出诗歌的主要场景,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勾勒和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意。审美的表现和修养,是指学生可以用规范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讲述生活中的美,描述自己的人生轨迹,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
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程应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受能力。现阶段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出发,多数文章都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生活作为创作阅读文章的源泉和基础,对阅读文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课上,每个人都应当试着构建一个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教学课堂。教学课堂偏重生活不仅是教学课堂改革创新的发展,也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性的决定。伴随着阅读课迈进新的征程,语文教师要勤奋协助学生搭建课程内容与生活中间的联络,让生活化慢慢融进教学课堂中。比如,在教材内容《背影》一文的教授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地了解爸爸对孩子深沉的爱,了解父亲送“我”去车站与父亲为“我”买橘子两部分的含义,重点刻画了父亲的形象,彰显父亲对“我”的真挚情感与深切寄望。对于绝大多数初中生来说,可以理解为父亲对孩子的爱的反映,但他们的情感和“同理心”能力相对性较低。因此,在对这一部分内容开展教授时,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视角考虑,正确引导学生思索自身与爸爸妈妈中间的关联,回忆父母对自己做过的一些琐碎的事情,并谈一谈父母在你眼中的形象是什么?点点滴滴,都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身体的贴心呵护。基于对自己生活的考虑和对周围人的考虑,看看文章创作者此刻的情绪,进而更深刻地感受创作者的目的,体会原创者的写作用意,创作者授予的含意与感情。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程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作为阅读文章思维逻辑的关键要素,阅读文章认知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思维逻辑的发展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不论是阅读文章或是写作,最后目的全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在探究过程中普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整个合作探究过程中,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学习交流建议,产生逻辑思维碰撞,有益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提高学生总体逻辑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协调能力。
无论是学生的独立研究式学习,还是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师都务必给予整个过程具体指导。首先,具体指导过程中一定要融合学生的个人爱好,打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次之,要向学生明确提出一些有关难题,以明确提出的难题为学习导向,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开展讨论学习。最终,要以点评的方法对学生的研究成果与具体表现开展汇总,提高学生的研究激情,根据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完成学生由处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角色转变,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最后一课》的教授时,可以有目的性地设置两个合作探究活动。第一次探究活动的目标为“欣赏文章,分析语言表达”,在朗诵结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谈谈这次演讲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是如何产生的。第二个探究活动的目标是“模拟演讲,重温感情”。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段话,用自己的方法完成语音再现。规定学生可以选择娴熟阅读的文章段落,最好是提早记牢文章内容的段落提前准备演说。随后小组强烈推荐演说精彩片段,最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点评。
凡事都要坚持不懈和累积,阅读文章也是一样,在阅读文章中累积。只有累积了很多的语言表达素材,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精粹所属。因而,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和阅读工作外,还应适当扩大和拓宽学生课内外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阅读文章,丰富学生阅读文章素材,提高学生阅读文章水准,丰富学生文化内涵,协助学生累积很多素材,让学生更客观性地了解世界,更全方位地品味生活。
一种是在课堂上阅读文章的积累。激励学生在阅读文章中积累素材,持续感受课文内容中的好词佳句,让学生在课堂上记诵2~3段经典摘抄,根据数据分析积累大量课文,不断阅读文章,默读、节选等。掌握方法,并学会好好思考。比如《叶圣陶先生的两三件事》,学生务必在课余感受叶圣陶老先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叶圣陶老先生对日常生活一贯的友善心态。与此同时,还需要学习老先生严以律己、修养身心的精神实质,简言之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必须关注和积累的。
二是拓宽阅读文章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课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要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每个学期都会为学生们列举一份必读的书目,学生们可以利用推荐的书目在假期学习,包括古诗词、现代诗词、短篇散文、叙事散文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心得体会的记录,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涵盖许多经典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环境对人类社会人格的影响不可低估。优良的自然环境一般有益于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教学环境的视角看来,自然环境的基本建设能够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待:
一是为学生构建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例如在校园内运用走廊文化创意、园林景观文化创意,为学生造就优良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沉浸在一个充斥着阅读文章的学习和训练自然环境中。以自然环境的营造为基本,勾起学生阅读文章的意识,使学生“天天读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前提。
二是融合重特大节日进行多种多样的校园读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朗诵诗歌比赛、写作比赛、经典国学阅读文章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基于阅读文章相关活动的展示平台,增强了学生阅读文章的自信心。这种活动也最容易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进而主动、自愿地投入资金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课后练习阅读习惯。这样可以让学生尝到阅读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鼓励学生在真正诗意的氛围中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当习惯形成后,就是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文章的时候了,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中完成对文章阅读质量的提升。
一般来说,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首先要塑造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其次要以阅读文章为辅助,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最终,学生应重视本身培养优良的读书习惯。自觉性是前提条件,习惯性是确保坚持阅读文章才能真正塑造语文课程学生阅读文章的核心素养。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完善发展,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本质要求,提高课堂教学阅读实际效果,积极主动自主创新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为学生打造出色的阅读平台,真真正正将学生塑造成喜欢读书、读好书的时代新人。
[1] 宫丽丽.引领学生有效阅读: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14(22).
[2] 潘景荀.星星点灯慢慢引领: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中有效阅读的方法探究[J].知识文库,2015(24).
[3] 刘兴素.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2017(5):182.
[4] 余进金.立足言语实践,提升核心素养:“语用”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深思考[J].好家长,2017(8):89.
[5] 董旭午.生活化语文教学基本范式的本真性及价值探究(上)[J].语文教学通讯,2014(10):10.
[6] 姜艳.以生活为原浆酿写作之醇酒: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J].初中语文教学参考,2017(11):33-35.
[7] 董旭午.生活化语文教学基本范式的本真性及价值研究(上)[J].语文教学通讯,2014(10):10.
[8] 姜艳.以生活为原浆酿写作之醇酒: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1):33-35.
[9] 谭静.基于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C].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20:1467-1468.
[10] 田如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6):295.
[11] 贺林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C].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五).2019.
[12] 邓静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探究[J].才智.2020(04):51.
G632
A
1002-7661(2022)10-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