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实施以生为本的因材施教是学生更具个性化成长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是能够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的教学组织形式。本文作者根据其对“分层走班”教学班级五年多的管理实践,就如何管理好中层学生的走班课堂,根据中层学生的学习特点,如何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如何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等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管理策略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思想推动教学改革。分层走班的教学突破常规教学模式难以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局限性,是集体课堂教学有效的辅助模式,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我校自2017年开始实施英语“分层走班”教学实验,至今已经5年,本人经历了一个走班循环的中层班英语教学,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下是本人以任教的中层班为样本的分析数据。)
教师的课堂管理不是控制学生的行为,而是教师用来创造有益于学习的课堂环境所作出的决策和所采取的行动。分层走班的课堂管理中,教师针对影响教学活动的问题行为未雨绸缪,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就能够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
一、走班课堂教学管理的前期心理准备
(一)做好走班教师的角色定位
走班的教师,兼有教学教导和德育教导双重角色。也就是说本身既要担当走班的教学任务,同样也需要担当走班的管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除了在固定课室上课的时间外,其余分散在各个行政班,分层班的生生之间的交流时间比较少。而由于分层的学生特点,老师要面对的学生来源比较广,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如何形成班级合力,达到行政班的管理效果,走班老师需要有班主任的管理智慧。
(二)做好中层学生的学情分析
中层班学生的组成是基于初一上期中、期末、初一下期中的三次测试成绩,排名介乎181名到485名之间(总人数640)。这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之年级前180名的学生稍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有所欠缺,而个人的自控能力不足会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同时,由于成绩不够突出,学生在行政班受到的关注度不够,会在课堂中寻求权力,因而走班课堂更容易产生问题行为。
走班课堂教学管理的重点就是在于关注每一个学习能力相当的学生,在做好常规管理的同时,用有效的手段促进教与学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三)认识到中层学生的基本需求
中层的学生也是学生的一部分,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大部分的学生心理结构一致。根据Jones, V.F.的《全面课堂管理——创建一个共同的班集体》一书中提到的学生的基本要求,分析出中层学生的管理指引。
二、 架构好走班的第一堂课
(一)建立课堂规则和常规
1. 制定课堂规则
走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每个人之前的学习习惯有所不同,进入新的走班,需要重组英语学习的规则。走班老师在走班第一次开课时,为了减轻课堂管理的壓力,应该是开班会课,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则和常规。课堂规则是开班的总的管理规则,数量不宜过多,教师要清楚明确地陈述规则。
例如:
2.拟定课堂常规
走班课程开始以后,教师根据教学管理的制定一些常规,以便学生再参加课堂活动时能按照这些程序来做。与简单的课堂规则相比,常规更加细化。常规对学生在教室里或者英语课堂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制定明确的程序。
走班相当于建立一个新的班级,培养英语的学习习惯,需要制定细化的课堂常规,例如,听写的要求?怎样收发作业?怎样获得课堂加分?怎样核对作业的答案?如何更正错题等等。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1. 坚持不懈从开学第一天开始执行常规管理
与学生制定基本的课堂规则和常规以后,由于学生走班的过程中可能迟到、遗漏学习用品和作业,造成学习的准备不足,容易造成走班课堂前几分钟的混乱,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比较慢,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缩短。因此,课堂规则的执行需要监督和提醒。走班设置德育考核表,及时登记走班学生的表现并反馈给行政班的班主任,计入小组合作的德育分。具体表格如下:
2. 实施行政班管理和走班管理相结合机制
走班学生可能来自4到5个行政班,如何及时收发作业,面批辅导是很大的问题。教师需要在各行政班设立负责人,规定时间收齐作业,交给走班的课代表,而面批辅导也是根据教师的时间安排,每周在每个行政班进行。
而走班的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则是利用走班的德育考核登记表,记录学生的表现每周反馈给行政班的班主任,计入行政班的小组德育考核表。
三、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重视评价和激励
关注每一个学生,提升学生的存在感和关注度,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走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要熟悉彼此形成稳定的班级氛围需要教师有意识增加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班级氛围的营造要发挥走班教师的班级管理作用。
中层的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课堂气氛多有拘谨,师生、生生互动的积极度不够。课堂管理在于提升学生的关注度。
(一)滚动式排列座位
研究发现,师生交流存在一个三角形“作用区域”。坐在教室中间或前面的学生与教师有较多互动;当学生坐的位置远离三角形区域以外,师生的互动就会比较少。
因此,走班的座位实行每周左右、前后滚动式排座位机制,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处于教师交流的三角形“作用区域”内,增加师生的交流。对于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可以调至三角形“作用区域”附近,课堂中注意提问;或者通过教师在教室来回走动,改变作用区域的位置来降低座位对学生的影响。
(二)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完成课堂任务
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模式,小组成员可以不固定,以自然组或者前后小组进行合作讨论。根据中层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小组讨论前定任务,定小组记录员,定小组发言人尤为重要,让每个组员有任务、有参与,小组讨论才不会流于形式。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亦可记录在德育考核表中,以利于学生行政班的数据归总。
(三)设计正面积极的心理环境
走班教师要与学生发展友好而恰当的师生关系,参加学生的活动、多创造与学生私下交谈的机会,多途径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将自身设立在“走班班主任”的位置上。走班教师对学生多传递高期望,少与高一层次的学生做比较,建立互相支持的师生关系。
四、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
基于学生走班的特点,学生家长对走班班级情况的了解更加有难度。因此,从开课第一天,教师应该打通家校沟通的渠道——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和通讯录。在微信群里言明教师对班级管理的要求和作业规则,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家长群发布的正面的通知,例如表扬上课表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那个、近期学业品行有进步的学生。家长的通讯录则是用于及时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家长沟通。
在实施分层走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够进一步发挥这种“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优势,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全面提升了中层学生的成就感受关注度,达到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进才.班级经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3]沈韬,王懋功.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郑晓玲)
323850190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