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接受水平各不相同,如果跟不上教学进度英语成绩就会迅速下降。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高低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快速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对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具体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在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实现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作者简介】吕嫦琳,青岛滨海学校。
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量变催生质变的过程,学生只有持续学习英语知识,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跟上教师的进度。初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学习语法和单词,但因为英语知识点过于细碎,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没有持续学习英语知识,从而出现了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一的现象。英语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并根据英语水平高低将学生进行分类,采取适合学生水平的针对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分层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认清自身的英语水平,激励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下定决心,从而跟上优秀学生的学习步伐,实现全体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一、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虽然也会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但这种训练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小的,并且在传统教学之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并不会准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传统教学较为稳定,教师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准备一点一点进行教学即可,这样可以稳定地让学生得到知识点,但同时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限制,让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一个依赖他人的习惯,导致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受到限制。
2.教学方式过于笼统。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原因,当学生本身对英语没有足够大的兴趣的时候,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意志力消耗更快,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在当前时代表现出来的限制越来越多,并不是非常适合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同时,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学生需要有足够多的积累,需要有足够多的实践机会,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事情,教师需要找到一些全新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3.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并能够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性的训练。而在传统教学之中,单单是知识点的讲解就需要占据课上的大部分时间,教师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对学生进行专门评测,这也没有这样一个意识。这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师不注重这一点的话,学生的长处会受到限制,缺点也会限制学生自身的成长,而通过教学评测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下,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则正好契合了素质教育理念的需求。初中生由于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语学习上差异性也是比较显著的。而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往往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言,这也就导致教学效果始终不太理想。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初中英语课堂上,可以帮助英语教师按照不用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去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并且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提升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最终推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实效性得以增强。
2.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最终推动学生实现更好地成长与发展。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往往是将教师放在课堂主体地位,一切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自身的英语学习水平提升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原本枯燥与抽象的英语知识进行细化,以难度各异的英语问题呈现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互动与交流,从而重新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需求参与英语课程知识学习,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3.優化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意识。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学习欲望,进而在班级内容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对处在低层次阶段的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顺利解决低难度的基础问题,进而促进学困生学习基础的巩固;对于中、高层次的学生也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引导学生解决难度较高的英语问题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整,借助有效的引导与启发,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实现自身思维的拓展。这也可以将分层教学的优势加以充分彰显,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英语知识。
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学主体分层。为有效将分层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划分层次。相对来讲,初中阶段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程度等方面将其分为三个层组。第一层组的学生能力较强、成绩优秀、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第二层组学生成绩中等但上下浮动不定,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上进心,愿意接受新的知识;第三层组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缺乏一定的学习主动性,面对枯燥的学习内容往往提不起兴趣。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分层的合理性,教师还需要通过实际观察与学生的考核成绩,结合学生最终的整体评分来合理划分层组。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月考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取其成绩作为数据参考。其次,在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留心观察,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参与程度、英语综合能力等内容进行总结。在确定学生的整体评分之后,教师可以结合之前的层组划分情况,对学生进行细致分层,使综合能力优秀的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榜样,为能力一般的学生创设更大的发展空间,让能力一般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样,初中英语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分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班级学生学有所得,让他们在学习中共同进步,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层组的学生并不是固定的,当教师发现学生学习进步时,就可以调整分组,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
2.教学目标的分层。初中英语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整体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在分层理论下,教师要针对不同层组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这一层组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对能力一般的学生,他们需要以能力提升为目标,教师则要引导学生逐步提高思维以及应用意识;对能力优秀的学生,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拓宽思维广度,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笔者在教学“It must belong to Carla”一课时,结合不同层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了不同的目标。本节内容主要是探究神秘事件,要求学生可以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合理推理与判断。为此,笔者为三个层组的学生设定以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差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掌握本节内容的单词、短语以及单词的不同时态变化,并可以自主完成简单的完形填空练习题;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能够熟练掌握must、could等情态动词的用法,并可以将其应用于表推测的语句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能够听懂有关物品归属的对话,可以通过读和听获取重要信息。这样,学生可以在不同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加入学习过程,使英语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学习任务的分层。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进度掌握相应的能力。例如,在“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一章教学中,教师可以为三个层组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呈现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礼仪风俗。其次,根据不同层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任务。能力较差的学生找出本单元的重点单词以及短语,并可以用单词、短语造句;学习一般的学生则根据单元文章内容,总结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并整合与国家相关的单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思考be supposed/expected to的具体用法以及应用语境,还要结合文章内容熟知不同地区的餐桌礼仪。这样,不同层组的学生根据教师的任务,可以对单元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这种符合他们能力的任务可以调动不同学习层组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使他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4.教学方式的分层。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以知识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及解题技巧。这样的教学方式对集中学生听课注意力有一定帮助,但对于那些认知能力较差、思维发散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方式略显枯燥,学生极其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为解决这一现状所到来的问题,初中英语教师要结合分层教学理论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差异性来准备教学方案,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
以“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由于学生整体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于是笔者采用了提问的方式,通过不同难度问题的因此,使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思考,促进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本单元重点描述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风筝、泥塑等,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使学生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背景,并让他们可以掌握被动语态的应用。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笔者设置如下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引导情境:
What are the key words in this unit?
What traditional cultures do you know about our country?
Can you describe an item in passive voice?
隨后,笔者组织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及时提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则是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笔者及时指导,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观点。这样在不同层次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加入学习过程,其主体性被充分体现,难度不同问题的解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以更为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顺应素质教育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分层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分层,之后将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进行分层,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锦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9(6):53-54.
[2]田晓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20(2):105.
[3]吴微微.试析分层教学法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J].成才之路,2019(18):27.
[4]陈恺. 初中英语差异化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30750058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