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芳
小学生正处于懵懂的阶段,他们比任何时期的学生都更渴望知识,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速度非常快,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但小学生的这种特性也很容易使他们受到外界不良习气的影响,形成不良的行为品德,所以在这个时期开展德育工作十分必要,这是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必要举措,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职责所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有很多适合德育工作开展的教学素材,只需要语文教师适当地引导以及教学点拨就可以有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这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再加上现代教育理念中的“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对语文德育做出了明确要求,需要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落实“德育先行”的教学理念,保证小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同时思想品质也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对此,笔者将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及小学语文的德育要求进行相关教学策略的综合设计,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交流。
在德育效能强化要求的影响之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机制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德育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了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德育作用,必定会根据现阶段所存在的教学素材挖掘不够、教师引导效能发挥不足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创新,并借助相对应教学策略的设计弥补所存在的不足,最终实现德育的目标,在无形中推动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使其不再停留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此外,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的影响,更加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发挥他们的教学效能,引导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德育,或是主动寻求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采取一定的方法推动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只能够满足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内容的需求,局限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涵养,对于小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提升十分有限。而在德育效能的强化提升影响之下,小学生除了要完成基本的语文知识内容学习外,还要根据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进行德育知识内容学习,进行个人品德修养以及思想内涵的建设,满足小学语文的德育要求。同时小学生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内涵存在的不足也会得到有效的校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语文的综合教学效能,使其不再局限于语文知识学习这样的单一效能中,是“德育先行”的重要体现。
语文学科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进行德育,小学生既接受了语文知识又受到了德育熏陶,减轻了专门的德育工作。小学生只需要在语文课堂上紧跟语文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步伐就可以完成德育,可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思想内涵。同时,在语文学习中小学生也会受到更多德育熏陶,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并主动参与道德内涵提升,自觉地参与到语文教师所开展的各项德育工作中,有了小学生的积极参与,语文教师所开展的德育便会事半功倍,更加容易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
教师是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角色,他们肩负着引导小学生有目的地接受德育的重要职责,有的教师仍将时间花费在语文知识技能的提升之上,很少会用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小学生接受德育,缺乏教师的教学引导,小学生自然也就难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德育,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语文教学工作的德育效能。其次是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得不到有效挖掘。很多小学语文的教材学习往往局限于语文写作技巧以及思想感情表达等内容的学习之中,很少会深入研究学习其他知识内容。在这样的学习模式影响下,小学生也很少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上,小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德育学习与健康成长。加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主体较为单一,学生的德育就不够完善,很多时候只有在语文教师的主导之下才能完成德育,很少会有其他主体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导致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小学语文的德育指标,大大削弱了小学语文的德育效能。
课前教学备课是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进行合理规划的重要一环,它具有统筹规划语文各项教学活动时间安排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为了顺利融入德育,教师应当重视语文教学备课工作的开展,通过课前教学备课深入挖掘德育内容,并转化为符合小学生发展需求的实际教学目标,利用这些设置的教学目标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有方向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提升各项教学工作的方向性和针对性,确保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德育学习,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不能定位德育目标、学生的德育素养不能得到提高的弊端。如,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教师应当先开展教学备课,并在备课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学习雷锋精神”,通过这个教学目标促使小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向雷锋学习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以此强化语文学科的德育效能。
当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发达,人们通过互联网轻而易举就能找到很多教学素材,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也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积极推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教学运用,并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列举的语文教学素材的不足,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获取所需要的教学素材,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带给小学生更加全面的知识内容,弥补语文教材中德育学习内容的欠缺,以此促使小学生系统全面地接受德育。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引进课外教学素材进行延伸拓展时,还要注重与教学目标的结合,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措施,提升延伸拓展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有效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小学语文的德育效果。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一文的教学时,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教育学生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教师可以将这个作为教学素材引进的方向,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增加“守株待兔”一文的动画或者相关的拓展内容,延伸拓展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加深小学生对这一则寓言故事内涵的认识,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学生是语文德育的受众者与主体,只有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德育策略才能保证他们德育素养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小学生的实际德育需求进行相对应的德育计划方案设计,通过个性化的德育方案设计确保所有小学生的德育学习需求都得到重视,并能够通过相对应的德育计划进行强化提升,满足小学生的发展要求。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小学生的德育学习计划进行教学引导策略方案的设计,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小学生一定的教学指导,引导小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突破语文德育学习的重难点,以此保证小学生能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获得道德修养的提升。例如,对于那些与同学相处不够和睦的小学生,教师所设计的德育方案应当侧重于提升他们对营造和睦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将相和》等文章的学习促使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与身边的同学和睦相处;而对于那些感恩父母思想有待提升的小学生,教师则应引导他们学习《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文章,以此来让这些小学生接受德育。
教育主题的多元化能够弥补教学主体单一、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足,也能够有效实现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德育效能的提升。为此,教师要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将语文教学中需要完成的德育目标进行合理的拆分,将一部分需要完成的德育目标划分给学生家长,并借此提升学生家长在语文德育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发挥家长对小学语文德育工作的辅助效能,并以此进行家校共育机制的构建,让家长热心参与到孩子的德育中来,使语文教学工作在传授知识与培养德育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因此,家长也应当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的德育工作中,配合语文教师的教学举措,了解小学生的德育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微信等聊天软件与教师保持联系,掌握小学生在课堂接受德育的情况,适当地进行引导策略的调整,以此提升小学语文的德育效能。
总的来说,语文对于德育的渗透有着学科上的优势,其育人作用是不容轻视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发挥好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精心备课,并通过设置教学目标、用现代电教技术拓展课堂教学资源,适时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满足小学生的德育学习需求,有效实现小学语文德育效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