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2022-03-16 05:19白连俊
关键词:弟子规儿歌班集体

白连俊

思政教育在学校教学中要坚持以品德为主的思想,采取各种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导、感化和启发。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直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为主,采取合理的教法对学生加以培养、改善和再教育。小学阶段的教师所接触的学生大多为7~12 岁的少年儿童,这个时期的小学生最突出的特征便是模仿能力较强,这也是小学生性格发展和品德养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处于自主学习勤劳、学习勤俭、学习感激、学习助人、学习恭谦、学习自省、学习自由的黄金时期,因此,平时的教学工作要在细微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将立德树人宗旨贯穿于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工作中。

一、小学班级管理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采用自由探究、合作互动的新教学模式建立民主、公正、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健康成长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但当前,学校班集体管理方法依然没有科学化,有的教师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时长期按照自身的主观思想和积累的经验,在管理内容和方式上忽视了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和个人发展,甚至有个别教师在选择班干部时都是围绕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判定,很多教师都会照顾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小学生,其他学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那么出色,久而久之会逐渐形成诸多负面情绪。有的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常常忽视对小学生的人文关爱,管理工作也总是依赖于学校班级的有关管理规范以及相关的校纪校规。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新人,他们在这一阶段最需要的就是关怀与关爱,但这种条框管理与束缚却严重背离了学生发展的天性与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不但与现代社会教育发展趋势不符,也严重背离了学校教育中对每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要求。严格的教育制度只会让学生感觉自己被束缚,这种条款式的束缚和管理脱离了学校新课程的教学宗旨,与国家教育部所提倡的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完全相悖。小学阶段,活动的开展是在学校和班集体管理中落实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路径,小学生可以在学校开展班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理念的影响和陶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品德修养,从而促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在班集体活动的实际管理中,不少教师忽视了学校开展班集体活动的重要意义,学校很多课外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化,活动的表现形式多于内容,有的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占用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对小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有的学校甚至根本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只把学生局限在教室中学习。在儿童时期,必须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个人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但是,许多学校举办的课外活动都忽略了这部分内容,形式主义夺去了学生成长的机遇。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措施

(一)构建良好的思政环境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其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在落实思政渗透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创造一种良性的道德环境,使小学生在愉快、友爱的道德环境下,逐步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道德渗透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小学生的优秀品格,以保证全体学生的健康精神风貌,从而为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对此,班主任在开展思政教育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发挥榜样作用,积极承担班集体中的事务,主动对班集体中需要帮扶的学生进行帮扶。又如,教师在实施班集体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满真情地关怀顽皮、成绩较差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温馨的班集体里面。这样良好的气氛不但可以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也能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优秀的外部必要条件。同时,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促使家长和学生一起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营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良好德育环境,全方位地提高小学生的个人素养。

(二)利用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思政渗透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单一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产生诸多负面效应,但结合德育故事便能提高教育效果。比如,教师在进行德育的时候以“孔融让梨”为案例,让学生品读故事,并将孔融树为榜样,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进行敬老爱幼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运用孙敬修的事迹,使其明白一定要做一个敬老爱幼的好学生;在实施尊敬教师教育过程中,可选择程门立雪的故事,使学生学会尊重教师等。同时,教师在运用故事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介绍周围人的事迹,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水平。

(三)注重实践,在班级活动中渗透德育

教师在思政渗透中,一定要利用实际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和教学活动中,逐步内化其基本思想道德,从而真实地做到每个学生的德、行统一。教师在道德渗透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活动特点,设计一个比较适宜、新颖的思政教学活动。比如,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我是小小劳动者”活动,十一国庆节期间开展“我心中的爱国人物事迹”教学活动,以每个学生为主体,进行音乐表演或话剧的表演,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同时,还可以定时开展道德教学活动,比如在每年的3 月份可以推出“学雷锋”相关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做过的好人好事记录下来,使自己在帮助他人时的心理感受更加突出;或者在中秋节前积极组织小学生到社区福利院赠送月饼,以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优秀品格。最后,在举办道德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每一个传播道德的教育契机,要善于引导学生,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深入地渗透德育。

(四)继承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时光检验与积淀保存至今的经典文明,文化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这在现代生活中是值得提倡与弘扬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校要通过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他们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得到启迪,并在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会怎样为人处世,学习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道德。学校可以采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弟子规》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弟子规》从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到待人接物等细小事情入手,对单个人的行为加以规范,从中可见古代的价值理念与世界观。其中对个别行为规范的具体规定,在小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也切实可行。“泛爱众,而亲仁”“事死者,如事生”是对每个学生与家长关系的处理方式做出的规范,充分体现了孩子对家长的尊敬,同时还包括了对个人言行上的规范,如“事虽小,勿善为”“物虽小,勿私藏”“兄道友,弟道恭”“言行忍,忿自泯”“事诸兄,如事兄”等,在《弟子规》中,可一目了然地看到对学生个性言行的严格规定。《弟子规》的实施在学校的各班管理中包括强化背诵,运用课间操前的5 分钟时段,全校学生进行背诵,每周确定一名教师带领学生背诵或指导学生带动同学背诵。朗诵形式多种多样,可直接朗诵,也可以由领读者朗读上句,学生朗读下句,还可自由分段展开朗读。《弟子规》的行文本身朗朗上口,言简意赅,这个朗读方法可以将其字句的深意带到学习者身上,进而影响学习者的行为,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可以分享故事,在校园中设立一个关于《弟子规》的共享栏,每天发布与《弟子规》密切相关的信息内容,让全校的教师积极参与进来,从中共享《弟子规》的感悟心得或趣事。故事可以使小学生对《弟子规》产生深刻的理解,也能将中国的文化更好地传达给小学生。教师还可以引领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精心落实《弟子规》中的行为动作,让小学生制订好具体的实施计划,按计划完成任务。

(五)以经典童谣引导学生规范行为

经典儿歌中也有指导小学生言语行为标准的词句,在儿歌中吸收文化道德养分,更能使小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其蕴含的真谛。因为儿歌有着容易掌握、便于传唱等优点,这就让童谣容易在学习者之间流传,能够使小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大的感悟,从而影响自身的言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定期组织小学生练习《三字歌》,从里面提炼出规范小学生举止的语句。贯彻学校的办学纲领,对低年级学生明确提出“言行得体、勤奋学习”的准则,对中年级的学生明确提出“自强自律、尊重感激”以及“诚实守信”的准则,对高年级学生明确提出“商量互让、敢于承担”的准则。教师要明确各年龄段的主题教育,这些主题教育既是系统的,也是持续的,小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都能获得较好的行为教育。对小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和品格的培养必不可少,小学生在儿歌的吟诵中可以潜移默化地规范其言行。另外,学校还要积极搜集儿歌,并精心改编与良好习惯有关的儿歌让学生熟悉,从而指导学生形成各种优秀的行为习惯,例如儿歌中有“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室,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下课铃声响,说教师再见,课间休闲时,不吵也不闹,尊重家长听教导,热爱劳动有礼节,先做作业后游戏,按时作息有规律”等,学生通过背诵儿歌,在愉快的朗读中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儿歌中体会到生活行为准则的意义。还可以基于此在学校开展一些有关儿歌演唱的比赛,学生不但可以体会到儿歌的吸引力,还能通过儿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作为小学班级管理者的教师,有必要对此重视起来,并不断创新和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完善班级管理措施,为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助力。

猜你喜欢
弟子规儿歌班集体
我爱我的班集体
弟子规
弟子规
睡觉儿歌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弟子规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