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川,沈 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1106)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明确指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而且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其后,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直接表现为“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这也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八个统一”“三性一力”“六个要”的现实要求,构成了“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设定、评判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17-23。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八个统一”的明确要求,构成了“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 记 强调:“政 治 引导是思 政 课 的 基 本功能。”[1]17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强化政治话语能力建设。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是国家政治宣传的校园先锋队,同时也是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政治引路人,更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守护者。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治现象、政治发展,进行马克思主义式的诠释与讲授,做到“政治之理、学术之理、事实之理”[2]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以理服人”。换言之,“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1]18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既要体现政治引导功能,又要展现学理分析素养,以此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第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1]18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引领,而且更要强化在知识学习基础上的价值观塑造,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开放多元的全球化时代,信息来源极其多元,知识吸收极其多样,外部环境极其多变。试图用一种空洞的价值观教育和枯燥的知识学习,来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思政课学习,不仅不会产生良好效果,反而还会矮化、弱化、虚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定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以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将价值观教育寓于科学知识学习之中,使学生在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自觉产生兴趣,坚持“传授知识和传授信仰、经师和人师、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育人和育才”[3]的统一。
第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建 设性是其 根 本。”[1]19这一 论述既是 对“大思政课”目标任务的定性,也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素养的要求,尤其指明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路径与方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要重点围绕“建设性”这一根本定位展开,通过话语内容、话语方法、话语情感等方面的建设,提升“建设性话语”的内涵。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否定“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资本主义过程中不断开辟新的前进道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尤其不能忽视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1]19-20。新 时 代 高校“大 思 政 课”要把握好二者的尺度,以建设性牵引批判性,以批判性回归建设性。
第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1]20这一论述不仅指明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路径要求,而且也明确了高校“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与主要内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要始终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既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体系,其自身就蕴含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因而“大思政课”天然的要求“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不仅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更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特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相结合,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紧密结合中,增强理论话语魅力和实践调查能力,由此对当代大学生形成现实引领。
第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但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1]21这一要求不仅明确了高校“大思政课”的“顶层设计”,而且也关注到地区差异、时代差异、学校差异、学科差异等多样性变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基层探索”的理论依据。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具体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有效路径,同时更是“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基本方法。坚持统一性,直观的表现为对教学目标、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坚持多样性,则表现为对学生特点、教学方法、话语转化等方面的多样性尊重。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在“统一性”的教材管理之上,要“多样性”的发挥教师聪明才智和专业比较优势,实现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换,进而增强“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
第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21这一论述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视域中,明确界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功能,具有十分鲜明的现实指向。一方面,“大思政课”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强化课堂教学全过程管理,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效引导,鼓励他们进行理论研讨。另一方面,“大思政课”则需要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主体功能,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多种方式教学,使他们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在主体表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应当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下功夫,引导学生阅读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同时更要将经典文本转换成为学生善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话语,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能力建设。
第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1]22这一论述不仅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而且也为“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当代大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人生阅历有限,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容易产生急躁冒进的个人情绪,轻则急功近利,重则愤世嫉俗,容易将个人、社会、国家置于对立面。“大思政课”的灌输性话语能力建设,一定要与“硬灌输”区别开来,需要结合“启发性”话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就是要“整合学科逻辑与教学逻辑,完善教学的内容逻辑;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强化教学的固着点;启发学生自觉,激发学习动机”[4]。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要通过讲故事,将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命运与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势结合起来,促进个人、社会、国家的有机统一。
第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1]23这一论述既是对高校思政课课程性质的明确定位,也是“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现实指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要旗帜鲜明的敢于“亮剑”,将历史事实、现实道理、发展规律,显性地摆到台面上,理直气壮的摆事实、讲道理、明规律,以此提升显性教育的话语能力建设。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要明确显性课程的现实定位,将其贯穿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新时代“大思政课”要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体系中挖掘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与显性的高校思政课同向同行。因此,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更主要的表现为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有机循环,二者不可偏废。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既要坚持显性教育的总体定位,也要善于运用隐性教育的课程资源,在“润物无声”中追求“惊涛拍岸”的显性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17这一论述,不仅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方向与总要求,而且也指明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目标设定。
第一,思想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穿越170多年时空局限,泽被后世,首先就在于其深刻的思想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不仅体现为超越了当时当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同时更加展现为一种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己任的思想家情怀。因此,思想性是马克思主义得以生成并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思想性都能够在理论文本中得到深刻而清晰的体现。“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首先要领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家情怀,其次要在思想脉络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进而在教育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完整呈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还应自觉塑造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角色立场,自信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性话语能力建设,以此提升“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大思政课”的话语能力建设,首要目标就是要使思政课课堂成为思想交流的场所,在碰撞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进而对现实问题有所思考。
第二,理论性。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思想脉络,同时更是一种关照社会实践的理论体系,是能够被社会实践证明且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构了指向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体系,同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基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需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体现为理论性。“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不仅要从理论体系层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更要以此为出发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关联讲述清楚,使当代大学生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称之为理论。“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首先要立足思政课的“理论性”,其次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进而展现当代中国实践的“理论性”。而“大思政课”的“理论性”,直接表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话语能力建设。这不仅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作为“大思政课”的主导者的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质,直接决定了“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成败。
第三,亲和力。“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还表现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话语能力建设。当今“0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绝大多数,他们成长生活于一个全新的时代,有着不同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生活经历。而且,生活于校园的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大多对未来存在过于理想化的期待,因而不论是课堂内外,还是线上线下,他们与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存在一定的代沟。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主体是学生,但主导者是教师。因此,为了更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升“大思政课”的话语能力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师迫切需要提升亲和力。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不仅表现为衣着搭配、语气语调、措辞用语,更直接地体现为一种话语能力,尤其是亲和力的话语能力建设。这种亲和力话语能力,不仅仅是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遣词造句,更为直接地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基础上的高屋建瓴与画龙点睛。亲和力既是“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成为“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题中之义。
第四,针对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同样体现为一种针对性的话语能力建设。所谓针对性的话语能力建设,既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当前“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集中体现。“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不仅要聚焦问题、找准对象,而且更要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在此基础上,方能实现教材语言与教学语言的融会贯通。进而言之,“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同样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针对性话语能力建设,这也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的重点难点。“大思政课”的针对性话语能力建设,既要从形式上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需要,更要从内容上提升教学的精度、准度、效度。从根本上看,“大思政课”就是要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在大社会、大历史、大视野中讲好“大思政课”,实现高校思政课的精准定位。
以“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目标设定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明确“大思政课”的实践目标,同时更要以“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指向,积极培育思想性话语、理论性话语、亲和力话语、针对性话语,增强“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内涵式发展的新形态与新期待。无论是教学主体,还是课程资源,“大思政课”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转化成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表达,尤其是“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话语能力建设。从这个意义上看,“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教师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而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则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大思政课”的兴衰成败及其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1]10所谓的“要求高”,一方面表现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1]10-11。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国内外形势与中国实践的快速发展,“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1]11。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个要”评判标准,不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一,政治要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1]12“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应当以“理想信念信仰”为最高标准,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用生命影响生命,用信仰传播信仰,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信仰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自信追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理直气壮和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树立“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唯有如此,“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多元化、多变化、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使大学生学习、理解、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应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自觉做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路人。
第二,情怀要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1]13“大思政课”不是抽象枯燥的政治文件宣传,也不是干巴巴的政治话语传播,其实质是要让青年大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要有“家国情怀”,以历史伟人的“家国情怀”引领大学生,以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怀”感染大学生,以典型榜样的“家国情怀”教育学生,将“家国情怀”的优秀案例和典型事迹融入话语能力建设中,使当代大学生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1]13。“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要有“传道情怀”,善于挖掘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孜孜情怀,以经典作家追求真理的事迹教育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之“大道”融入“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之中。“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要有“仁爱情怀”,要将对祖国、人民、教育、学生的挚爱之心转换成为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能力,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让“仁爱”之心充满高校思政课堂。
第三,思维要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1]14“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的实质,就是要教育大学生科学思维、辩证思考。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就是要结合当代中国、当代世界的客观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系统思维方法、因果思维方法等科学思维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1]14。因此,“思维要新”的评判标准,不仅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刻学习“实事求是”的思维特质,同时还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解把握“与时俱进”的思维品质,更要以此为基础强化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要自觉抵制、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攻击与责难,自信熔铸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思维,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维品质。
第四,视野要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知识视野,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1]13-14“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既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读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还要广泛吸收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甚至要主动接触自然科学的前沿动态,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知识链”,形成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也要有“历史视野”。毫无疑问,身处全球化时代,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在国外发展和国内实际的对比中,当代大学生时常会产生许多困惑,比如资本主义灭亡了吗?社会主义胜利了吗?资本主义为什么还没有灭亡?共产主义为什么还没有实现?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1]15“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15
第五,自律要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对自己要求要严格,既要遵守教学纪律,也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不能在课上讲得不错、却在课下乱讲,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不错、却在网上乱说。”[1]15-16“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不仅仅是思政课堂的理论阐释与话语表达,更是一种关涉高校思政课教师言谈举止的日常生活纪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与职业规范,同时更要将其内化为行为规范和情感表达,进而上升到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认同的高度,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政治引领。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要针对问题、直面矛盾,在遵守纪律的前提下,敢于斗争、敢于亮剑,用教师的实际行动,引领青年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有的教师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1]16“大思政课”直面问题、直面矛盾的话语能力建设,能够与当代大学生形成情感共鸣,进而全面客观的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
第六,人格要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1]16只有塑造起了强大的人格魅力,高校思政课教师才能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思想引领,进而展现“大思政课”的话语魅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寓于人格塑造过程之中,以人格魅力引领“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学识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1]16。这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的最直接、最直白、最生动的论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修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感召当代大学生,让当代大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境界、语言魅力、丰富学识、人格修养。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还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中华文脉中的历史典故、名人格言、圣人警句,不断提升话语的艺术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