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智,黄 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1106)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工业进步离不开精神支撑。工业精神是在工业化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为工业生产活动提供深层次动力和支持的社会主导取向和共同价值观。[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三线精神等一大批工业领域典型精神为代表的新中国工业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业化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整体面貌,为我国工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深刻影响着我国工业化全过程、各方面,内涵丰富,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但工业发展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工业增长动能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象仍然存在。推动我国工业发展由大变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迫切需要弘扬新中国工业精神,为工业发展提供精神驱动和柔性支撑。理论界对工业精神的探讨尚不深入,其生成逻辑、基本内涵有待研究。系统把握新中国工业精神,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对其更好地传承、发展,进而推动更高质量的工业发展,为建设工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索,取得巨大工业成就,新中国工业精神也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中生根发芽。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内核,新中国工业精神的生长离不开中国气派的文化滋养,有其科学的理论渊源和实践根基。
新中国工业精神本质上是工业文化长期沉淀形成的精神内核,其生成过程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离不开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浇灌,也离不开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培育。
首先,新中国工业精神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智慧结晶,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在今天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4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踏实,也有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追求;既有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气魄,也有群策群力、“民齐者强”的团结;既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坚韧,也有经世致用、融会贯通的智慧……此外,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所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些文化精髓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家园,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品格,流淌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血脉中,彰显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亿万中国人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滋养,转化为参与工业化建设的蓬勃动力,形成了具有浓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新中国工业精神。
其次,新中国工业精神孕育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崭新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革命文化具有民族性,它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激发民族独立意识,鼓舞中华儿女为之斗争;革命文化具有科学性,它反对封建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同封建思想及其它伪科学作斗争;革命文化具有大众性,它服务于广大“工农劳苦民众”,提高人民文化素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团结广大人民支持和投身革命事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创造的精神旗帜,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3]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深刻影响着劳动者的生产生活实践,推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为新中国工业精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工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对新中国工业精神的生成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新中国工业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中。中国共产党“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2]64。党的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如同精神密钥一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党的各项事业提供政治引领和精神动力,不断推动党的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新中国工业战线七十余年持续攻坚克难,艰苦创业,众多开创性的成果相继收获,能源、军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端科技等领域捷报频传,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党的伟大精神,极大丰富了党的精神谱系。工业战线形成的这些伟大精神,同时也正是新中国工业精神的典型代表,是新中国工业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造就了新中国工业精神的基本形态和核心内涵,对新中国工业精神的生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4]12新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工业化理论指导,而积淀于长期工业化实践的新中国工业精神,也自然扎根于其中,生成于科学理论的指导。
科学理论催生了新中国工业精神所蕴含的革命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充分肯定了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历史意义,认为在大工业生产的条件下,“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这是因为机器投入生产领域并代替手工生产后,社会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性质无异于一场革命。“这种变革越是不声不响地进行,它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这种变革很可能会比法国的政治革命或德国的哲学革命在实践上更快地达到目的……比任何其他一种革命都更广泛,更有深远影响。”[6]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尖锐,工业化所蕴含的革命因素会最终爆发。恩格斯从推动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变革的角度,明确指出中国“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7]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革命性质的论述对中国发展工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论述思想,结合中国实际,指出“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8]207毛泽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通过“三大改造”将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基础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同时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在新中国工业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将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深入血脉的革命性与工业化蕴含的积极革命因素相结合,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来彻底改造落后的农业国面貌,在工业实践面对重重困难毫不退缩,发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时代呐喊,展现出无私奉献、顽强拼搏、敢为人先的革命风貌。
科学理论催生了新中国工业精神所蕴含的独立性。十月革命后,列宁、斯大林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相关论述的理论并将其推向实践,在结合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长期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列宁极为重视国家工业化,尤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并把工业化作为国家独立的保障,他认为,“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能成为独立国家。”[9]斯大林强调“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工业化的中心和基础是发展重工业,提出“工业化的任务不仅要增加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而且要在这种发展中保证受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我国在经济上的独立,使我国不致变成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属品。”[10]列宁、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建立国防工业抗击法西斯侵略,同时强调扩大机器工业生产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8]146,将 工 业 与 民 族 独 立、人民解放紧密联系起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在苏联帮助下发展工业体系,模仿苏联模式的经验,毛泽东认为“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11]。随着新中国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尤其是苏联在建设中逐步暴露出缺点和错误,毛泽东强调“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12]41,要对苏联走过的弯路引以为戒,增强工业建设的独立性,避免工业发展受制于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极为重视工业发展的独立性,把建设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努力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在这些重要思想指引下,新中国工业从一开始就重视独立自主性,在实践中逐渐走出一条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
科学理论催生了新中国工业精神所蕴含的人民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论述,意义并不仅在于工业化本身,他们更关心的是工业化成果由谁享用这个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利润,不断追求剩余价值,通过各种手段扩大对劳动者的剥削,“工人越是感到自己是人,他就越痛恨自己的工作,因为他感觉到这种工作是被迫的,对他自己来说是没有目的的”[13],劳动也就成了异化劳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和分工,消灭这种异化劳动,才能实现人的解放,“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彻底变革了生产关系,剥削制度不复存在。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毛泽东吸取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发展,“把农民挖得很苦”的教训,提出在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同时,“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12]24,从而提供更多民生日用商品,保证物价稳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还能为工业发展提供粮食和原料,“这样,城乡人民都会感到高兴”[12]241。此外,毛泽东还特别注意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强调“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12]30。改 革 开 放 后,邓 小 平、江 泽 民、胡 锦 涛、习近平等领导人始终坚持工业发展的人民性,强调新中国工业成果由人民创造,并最终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诠释了新中国工业化服务人民的宗旨。
新中国的成立为工业化奠定了政治基础,拉开了真正意义上国家工业化的帷幕,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逐步展开,新中国工业精神也得以形成和发展。
第一,积淀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业化实践。1949年到1952年,面对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国情,中国共产党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开展土地革命等政策,构建起建国之初国营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铺就了道路。但后发国家推动工业化发展,资金、设备、技术、资源、人才、经验等因素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毛泽东等领导人从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借鉴苏联工业化经验,并于1950年从苏联引进50个工业项目,由此开启了新中国工业化的技术引进之路。1953年到1956年,围绕“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展开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这期间,新中国分多次与苏联签订协议,在前述50个援助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百余个援助项目,被统称为“156项”建设项目,“其中在‘一五’期间施工的有146项。”[15]297这些项目几乎全部集中在重工业领域,涉及诸多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行业,是一次系统性的工业技术引进。以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为依托,新中国工业化热火朝天地展开,全国人民的工业建设热情高涨,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积极奋斗,涌现出王崇伦、马六孩、郝建秀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反映了‘一五’计划的宏伟目标正在化为千百万职工的实际行动,鼓舞着中国工人阶级为实现 社 会 主 义 工 业 化 而 忘 我 奉 献。”[16]531957到1978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历程十分曲折,经济政策极不稳定,经过了数次投资扩张和紧缩调整阶段,工业化进程也多次因政治运动而受阻。”[17]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中苏关系也走向破裂,1960年苏联撤走全部在中国专家,停止援助项目,使本就负重前行的工业化建设愈显步履维艰,但在客观上也倒逼新中国工业化摆脱了对苏联等国家的依赖,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国式工业化道路。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平衡国家工业布局,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广大建设者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扎根基层,攻坚克难,“一干就是几十年、几代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彰显出崇高的报国情怀”[16]96。
第二,积淀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工业化实践。在改革开放的系列政策实施后,经济活力被逐渐释放出来,此前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被抑制的消费资料生产,很快就出现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外资的大量进入,低端产业大量部署,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在消费驱动和国际贸易影响下,以轻纺工业、食品工业、耐用消费品等为代表的轻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开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的基本消费、服务消费和外贸出口需要,到2000年,轻工业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占比50.3%,体现出市场环境下工业的结构性变化。进入21世纪后,居民主要消费需求开始转向住房、出行、通信等领域,随着我国加入WTO,工业开始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在居民消费转型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等因素影响下,重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到2006年,重工业比重达到70%,并且呈现出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跃进的发展态势。但长期“以市场换技术”导致产业科技含量不高,整体效益提升压力大,发展受制于人等现象,同时普遍存在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发展的现象,资源束缚明显加剧。放眼世界发达经济体,信息化推动经济发展成为趋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新的技术革命对传统工业道路提出了挑战。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8]。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指出经济发展要“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19]。我国工业结构随之得到进一步优化,综合效益整体提升,工业发展更加科学健康。到2012年,我国工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工业产能大幅提升,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工业体系更加完备,结束了我国工业产品和消费资料短缺的历史,在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方面迈出重大步伐,科技、创新在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更加注重工业可持续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对工业发展的约束。总之,这一时期我国基本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呈现出积极探索工业化道路、全面赶超西方国家工业水平的局面,工业发展的精神面貌极大改观,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劳动者发挥主动性和革命的创造精神,充分吸收国外工业发展中有益有利的因素,奋起直追,奋发图强,不懈探索,在诸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展现出勇于追赶、敢于跨越的精神。
第三,积淀于新时代的工业化实践。进入新时代,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在我国工业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智能化越来越成为工业新的转型方向,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工业发展的更高追求,工业进步也更加追求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协调与适应,注重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提升,以高质量发展取代高速发展模式,努力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更为强调工业发展的协调理念,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时期,我国消费品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电子信息业、汽车工业、装备工业延续了上一阶段的快速发展,而传统重工业如钢铁、有色工业等领域则出现明显转型,高耗能行业逐渐减少。而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我国对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的投入明显增加,许多技术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研发能力和工业科技水平得以飞跃。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高端产业和战略技术领域逐渐实现跨越式发展,量子信息、“中国天眼”“人造太阳”、超级计算机、大飞机项目取得重大进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空间站建设、火星探测等空间技术实现突破式发展,高铁技术系统、核电技术工业、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等领域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但必须看到,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工业核心技术缺失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环境束缚工业发展的压力没有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优化需要持续推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1]22,只有充分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在新时代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科技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和创新逐渐成为引领我国工业发展的旗帜,依靠科技、锐意创新的精神随之更加深刻地融入新中国工业精神基本内涵当中。
新中国工业精神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光辉历程,集中体现了新中国工业化的独特精神气质,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既包括了宏观层面的核心信念,体现出新中国工业创业的原则,熔铸了新中国劳动者的优良品质和独特的拼搏精神,同时蕴含着中国人民勇于担负历史重任的使命担当。
第一,体现了工业报国的情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是团结凝聚中华儿女的血脉所系。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爱国是一种精神指引和价值取向,报国则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果来诠释“爱国”。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劳动者前赴后继地投身到工业化各线建设之中,在工业实践中用工业成果完成了“爱国”到“报国”的转变。“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祖国再穷,是自己的。而且正因她贫穷落后,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她的面貌”[22],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两弹一星”元勋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工作,回国参与了“两弹一星”研制,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构建起新中国国防工业大厦,打破了大国核垄断局面。在航空领域,以罗阳为代表的航空人将航空报国精神融入基因和血脉当中,矢志践行航空报国精神,逐渐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突破,集中体现出强烈的工业报国情怀。
第二,显示了服务人民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4]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和所取得的工业成就,归根结底是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题中之义。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党领导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所有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新中国工业生产天然具有服务人民的特性。改革开放后,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消费资料的生产得到极大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新时代,共享成为改革的方向,旨在解决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差距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以说,新中国工业建设者来自人民,工业成果最终也由全体人民共享。而这种成果共享也直接激励着广大劳动群众,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工业化建设中。
第三,彰显了献身事业的志向。与资本主义制度下带有剥削性质的工业生产不同,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具有浓厚的献身事业色彩。根本原因在于,新中国工业化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努力,为追求心中的信仰奋斗终身,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和献身精神,在革命需要的时候,很多人能够义无反顾地为崇高事业而奉献,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在新中国工业建设中,无数劳动者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而心怀理想、献身事业,涌现出“高炉在,孟泰在”的“高炉卫士”孟泰、“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铁人”王进喜、身受核辐射仍坚持工作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创造“振超效率”的许振超、无私奉献的鞍钢好人郭明义等一大批献身事业的典型模范。
第一,体现了自力更生的意识。自力更生是一种深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力量,塑造了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中,毛泽东明确指出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12]380。1960年苏联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后,我国工业化技术引进之路被暂时隔断,工业发展的困难陡增,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乘势开启了全面自力更生地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时代。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通用机械设备研究人员独立自主攻关,成功建造了120MN自由锻造水压机、125MN卧式挤压水压机和300MN模锻水压机等大型机械加工设备,极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在国防军工领域,党和人民突破这一时期的重重困难,自行研制出“东风二号”导弹,在氢弹研制上也研究出与美、苏不同的设计原则,取得了领先的技术成就。改革开放之初,曾出现过所谓“造不如买”的声音,但很快就被纠正,国家工业回归自力更生的正轨,并开启了新一轮自主研发的热潮,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航母、大飞机等众多领域取得创造性成果。自力更生意识深刻融入新中国工业建设历程,成为新中国工业精神的重要标识。
第二,显示了锐意创新的气质。新中国推进工业建设的道路并不平坦,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压力极大,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把创新放在突出战略位置,依靠自主创新突破发展困境。事实上,在新中国工业各战线及其成就中,都能凸显锐意创新的精神。新中国工业建设者充分发挥能动性,激发内在的创造力,在工作实践中“土法”“洋法”相结合,不断催生出实现技术变革的新创造。如郝建秀、赵梦桃对纺织生产率的提升,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航天利器的研制、量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等等,都彰显了技术创新在新中国工业进步中的重大作用。在新时代,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工业进步比以往更加需要和依靠科技创新,创新也形成了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除了内在的技术创新外,新中国工业化的创新机制,还包括“外在因素为组织与制度创新,并在国家创新体系下实现综合创新,该创新机制促成了当时多重约束下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23]。
第三,彰显了科技引领的风尚。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极为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革什么命,革技术的命,革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命,所以叫技术革命、文化革命”,强调要依靠科技人员,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上一个科学、文化、技术、工业各方面更好的国家”[15]507。1956年,中央制定了《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对原子能、无线电、喷气技术、自动化和精密仪器等重点领域的发展作出部署,为新中国科技进步绘制了蓝图。此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建立了学科齐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地方科技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24],形成了以科技进步引领工业发展的风尚。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科技成为引领国家工业进步的重要推力。在新时代,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更加注重科技引领作用。
第一,体现了严谨细致的态度。严谨细致是新中国工业建设者在实践中淬炼出来的基本品质,是新中国工业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保证,体现了劳动者的高素质和良好的工作态度、习惯、境界。严谨细致,就是对待工作严肃谨慎,在工作中做到周密精细。在工业领域坚持严谨细致的态度,一方面要求建设者在思想上求真务实,认识事物内在的联系,尊重客观事实的发展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求建设者在行动上精益求精,从细节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完成好工作任务,做到周密稳妥。在工业制造领域,尤其是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航空工业等高科技含量的行业中,其设计制造生产是超大型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广大劳动者充分发挥严谨细致的品质作风,统筹整体部署,把握关键细节,周密规划,稳步推进,真正做到“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25]。
第二,显示了崇尚劳动的品格。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实践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尚劳动的传统,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上古故事印照着劳动的光辉。崇尚劳动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的美好风尚。早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就提出“谁想成为具有完善品质的人,必须劳动出众,因为流汗是道德之源,而劳动是光荣之本”[26],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生存”[2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高度肯定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认为劳动是光荣的,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是可耻的,“在我们的时代里,一切光荣都是劳动的产物”[28]151。在新中国工业化历程中,人民群众喊出了“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种充满时代精神的口号,普遍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涌现出倪志福、杨富珍、赵梦桃等一大批工人劳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强调保障劳动者切身利益,捍卫劳动者尊严,鼓励劳动者通过踏实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第三,彰显了团结协作的作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团结协作的品质作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团结的精神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团结协作也逐渐发展成为基本的道德规范。近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严密的生产组织性,通过分工协作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对团结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中国工业建设中,进一步赋予了团结协作更为深厚、广泛的时代意义。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感召下,工业建设者深刻认识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在根本利益上的统一性,从维护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接受了先进性道德准则,在象征着集体的工作单位中,表现出团结协作的崇高精神。因此,无论是在“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三线建设精神中,还是在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中,团结协作都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广泛的传唱度和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体现了苦干实干的意志。“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几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来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29]苦干实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的突出品格,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禀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生动诠释。苦干实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在历史长河中经久而不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革命时期将苦干实干的高尚情操不断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苦干实干的精神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传承。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苦干实干的高尚品格和革命传统具有了更加深厚的经济基础,成为了新中国劳动者不断追求的崇高价值和集体意识。在新中国七十余年工业化进程中,无数劳动人民将这种崇高品格融入了工业生产当中,他们不计名利,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涌现出一大批为了国家工业跨越发展而苦干实干的英雄模范。
第二,显示了攻坚克难的勇气。攻坚克难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重要精神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鲜明品质。毛泽东曾号召:“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那些地方的工作是很艰苦的。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30]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一度曾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局面,重点工业产品的理论设计没有可供借鉴的模板,技术难点突破也存在诸多阻碍,相关的材料、工艺、元件需要从零开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广大劳动者以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积极投身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敢于斗争、敢于突破,以攻坚克难精神不断攻克不同行业的理论和技术堡垒,征服了工业进步的“拦路虎”。当前,我国工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在众多领域需要展开技术攻坚,攻坚克难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第三,彰显了敢为人先的魄力。敢为人先精神在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中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救亡图存,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新中国七十余年工业化进程中,广大劳动者把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融入工业建设中,一方面,打造了敢闯敢拼的工人队伍,形成了敢为人先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在工业生产中创造了诸多奇迹,取得了技术领先甚至实现领跑的工业成果。在敢为人先精神的引领下,各工业行业建设者发扬自我革命的勇气,敢想敢干、敢比敢拼,冲锋在前,砥砺奋进,填补了各项工业空白,改变了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等国防军工纷纷成为独立的工业门类,形成了大型的工业体系;机械工业、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能源工业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为全国工业全局的持续向好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在交通运输领域,各大交通线路相继开通,形成了连接全国的交通动脉,国家运输能力全面改善。到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体量最大的工业国,工业体系完善,工业技术仍在不断飞跃,这背后无不彰显出新中国工业建设者敢为人先的魄力。
第一,体现出不懈探索的担当。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推动国家繁荣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逻辑。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就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的强国,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从“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新四化”,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工业化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构成,领导了实现新中国工业化的长期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工业奇迹。广大工业建设者积极投身到国家工业化之中,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豪情万丈,在薄弱的工业基础面前不言退缩,在艰难的自然环境面前绝不放弃,以“革命加拼命”的干劲砥砺奋进,为建设工业强国不断探索前行。
第二,显示出大力赶超的导向。后发工业国往往通过实施赶超型战略实现国家工业化,“历史地看,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各国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后起工业化国家努力赶超先进工业化国家的过程”[3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列宁首先对赶超型战略做出了探索,他认为应该“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32]。斯大林继承并实践了这一思想,实现了苏联工业化的赶超。毛泽东借鉴苏联工业化的历史经验,提出“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33],对新中国的现代化赶超作出了系统理论指导。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受内外环境影响,新中国赶超战略出现了一些失误,但这并不能否定其历史意义,它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历史经验,而改革开放后全面赶超西方国家的思想和实践,也正是脱胎于这一时期的赶超战略。
第三,彰显出接续奋斗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创造的。”[34]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无数劳动者投身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宏伟事业,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代代承续,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奇迹。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工业建设者和广大人民的接续奋斗,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环境中锚定目标、艰苦创业的壮举。从七届二中全会号召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到中共八大提出“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目标[28]342,再到1963年周恩来分析指出“我们已经为建立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打下了初步的基础”[35],从“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36],到改革开放后领导新中国奋力追赶工业大国梦,再到“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21]728,“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21]725,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屈不挠、稳步前进,领导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业成就。
进入新时代,工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的趋势,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人才支持在工业化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精神因素在工业发展中的价值导向和驱动作用更为突出。这更加要求我们大力传承、弘扬新中国工业精神,为凝聚高素质工业人才队伍、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人才资源是推动工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32,极大发挥了我国人才优势,工业发展水平大大提高。面对日益发展的工业现代化,人才需求尤显迫切,人才结构、人才规模和整体素质的优化刻不容缓。弘扬新中国工业精神,一是能发挥聚集人才的精神旗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37]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就深入骨髓的崇高情感,是把中国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精神伟力。新中国工业精神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在其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工业报国、服务人民、献身事业的核心信念,吸引了一批批社会主义劳动者为新中国工业化而拼搏奋斗。在新时代工业进步的征途上,更加需要我们把工业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服务人民的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等内涵作为前进的光辉旗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4]18。二是能发挥促进人才成长的价值引领作用。“工业精神文化是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科学思维、创新素养、工匠精神等能够为培养具有工业化思维和工业价值观的人才提供价值引领。”[38]走好人才自主培育之路,要用先进的、正确的价值引领人才的成长,鼓励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工作中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以科学敢为的精神不断攻坚克难,“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2]74,追求卓越的人生,在推动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三是能发挥激励人才队伍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作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2]74,新中国工业化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都是一代代工业建设者接续奋斗的结果,新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凝聚了无数劳动者献身国家工业的心血,他们舍生忘死、百折不挠、接续奋斗的精神,是后继者义无反顾融入工业发展大计的不竭精神动力,必须突出精神力量的激励作用,鼓舞广大青年投身我国工业进步的伟大事业中,确保工业人才前赴后继涌入。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国家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39]68,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要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水平,助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40]7,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落后于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我国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为代表的“工业四基”仍然较为明显地落后于发达国家,原始创新的基础薄弱,突破乏力,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国家发展所需的紧迫、核心领域的攻关,推动基础研究瓶颈突破、核心技术跨越发展,而“中国工业精神与当下的生产方式紧密相连,创造性劳动正在成为评判工业精神价值的重要标尺,日益显示出工业精神的创新本质。”[41]二是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和高端产业,维护国家长远利益。“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39]84,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主动和优势,就必须在战略科技和高端产业上下功夫,瞄准战略性、前瞻性技术,锚定国际领先水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赢得重大技术进步的先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 掖 后 学 的 育 人 精 神”[40]11,引 导 广 大 科 技 工 作者扛起爱国报国的精神旗帜,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发扬求实、奉献、协同的精神,勇挑科技创新的历史重任,主动作为、争当表率、开拓创新,把新中国工业精神融入新时代科技进步的历史潮流中,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国家战略科技和高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根本性变革系好精神纽带,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精神根基。
当前,我国工业已经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是“实现从成本驱动、出口导向、高速度工业化向创新驱动、内需导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42]。这要求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工业发展整体效能,在工业高质量发展中以实干精神砥砺奋进。弘扬新中国工业精神,一是能推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贯彻。创新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中国工业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精神始终贯穿于新中国工业发展过程。大力推进工业技术自主创新,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是新中国工业在艰苦创业中形成的基本认同。新时代必须传承包括自主创新精神在内的新中国工业精神,树立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让创新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创新驱动的主要方向,就在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 活 富 裕、生 态 良 好 的 文 明 发 展 道 路”[21]17,突 破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进步,把“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21]36作为 指 向,不断 增强工业 发 展的活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能不断增强工业发展整体效能。工业精神作为工业文化长期发展的精神内核,本质上是工业文化的体现。弘扬工业精神,就是在推动工业文化的发展。当前,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发展,而且更要求工业文化的繁荣,进而增强工业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彰显出良好的国家工业形象。推动工业文化的繁荣,还能破解工业发展中的软难题,促进工业品质飞跃,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柔性支撑,提升工业发展的整体效能。三是能激励广大工业劳动者以实干精神砥砺拼搏,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43],新中国工业精神所包含的拼搏理念,塑造了一代代工业建设者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风貌,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激励工业建设者奋发图强,鼓励人们通过奋斗创造个人幸福、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当前,大力弘扬新中国工业精神,要充分发挥工业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力提倡实干精神,强化劳动意识,鼓励人们练就过硬本领,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在实干中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