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谢美瑶
主题班会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它是围绕一个主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目前,中职学校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其未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为此,笔者所在的课题组立足本校实际,进行了校本主题班会课程化开发与实践的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实效。
1.作为中职学生德育主阵地的主题班会课,有德育大纲而无教材,其开展普遍呈现随意性、突击式、应节式,缺乏精心的设计与系统的规划,监管与反馈也时常缺位,所发挥的立德树人效果十分有限。
2.中职班主任日常工作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资料,独立完成涉及多个领域的主题班会设计,亟需来自教学一线的主题班会设计的实践案例及贴合学情的校本教材。
3.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课题组成员所在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发了“齐心抗疫”系列主题班会,在全校推广后广受好评,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遂尝试开发设计主题班会校本课程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添砖加瓦。
1.开展中职学校主题班会课程化改革,即遵循课程开发的要求,把主题班会课当作一门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育人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状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融入主题班会课中,实现主题班会序列化、梯度化、模块化。同时,编写教材,制定主题班会课程化标准,包括课时安排、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内容、评价反馈、考核等,用教学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方式规范主题班会的实施。
2.主题班会校本课程项目的推进,从学校的管理层面可规范班会课的开展,杜绝班会课的随意性、零散性;校本课程的打造还可形成学校的德育品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主题班会校本课程项目的推进,从学生的德育层面可从单一课例到系统课程,构建完备的学生成长引领课程,智慧引导,促使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内化,积极行动,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4.主题班会校本课程项目的推进,从教师的专业成长层面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中职德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探求未知、习得知识的过程。精选的班会素材、课程指南能指导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开展中更有计划、有方法,并寻找更有成效的德育途径。
1.第一阶段:前期调查,明晰课程化改革方向
通过对本校、外校班主任代表、本校德育主管领导开展访谈及204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明晰主题班会课程化开发设计方向及亟需解决的问题。
2.第二阶段:专家指导,制定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邀请多位省名班主任对课程开发进行指导;课题组成员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学习主题班会课程化开发的理论、课例;集中研讨,制定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构建主题班会课程框架,即拟定各年级每学期订立一条德育主线,每学月制定一个德育主题,对主题班会进行体系化安排,构建出中职学段的主题班会规划表。班会主题涵盖了学生入学的适应、在校的自主管理、顶岗实习前职业引导、备战高考的心理疏导等,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德育、心理、安全、法制、劳动、青春、职业等多个主题,切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3.第三阶段:校外学习观摩,校内发起主题班会赛事,征集、优化主题班会课例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携手共建交流活动,观摩他校的优质主题班会,参与听课评课,提升主题班会的开发设计能力。
与学校主管部门联合,发起学校首届主题班会方案设计比赛,通过赛事调动起广大班主任积极性,广泛征集主题班会设计方案,课题组成员对优秀课例进行完善。
4.第四阶段:主题班会课程化试点班级实践
选取职一、职二、职三各一个班级为试点,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主题班会课程的实践:课前课题组教师集体备课,设计班会课方案;课后学生进行反馈,班主任写教学反思;期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课题组与班主任访谈,进一步优化主题班会课例。
5.第五阶段:编制校本《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操手册》,全校推广
编制主题班会校本教材,内容涵盖课程化实施方案、课程计划表、班会课设计与实施技巧、各年级各学月的主题班会课例与操作提示、主题班会评估标准、学生意见反馈表、期末主题班会课程化评估表等。由学校主管部门布置,各班级按手册中的课程计划表开展体系化主题班会,各班级可参考手册中的示范课例结合班情进行二次开发实施,期末召开总结会议。
校本主题班会课程化改革启动近两年来,产生了一系列积极效果。
1.引起了学校主管部门对主题班会规范化实施的重视
通过主题班会课课程化课题的研究,学校主管部门愈发重视主题班会规范化、制度化,给予课题组工作大力的支持,并举行了学校首届主题班会方案设计比赛,举办赛前培训及赛后评审会,对优秀课例进行学习与奖励,促进了本校德育工作的创优争先。
2.填补了学校在主题班会课程化开发与研究的空白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本校教职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而对德育板块尤其是主题班会的深入系统研究还较为缺乏。课题组结合学校的学情精心编制了校本《中职主题班会实操手册》,构建中职主题班会规划表和班会课课例,形成一套规范统一的课程化实施方案,让思政教育更具有规划性和整体性;建立学生、授课教师、观课教师、学校主管部门多方评价体系,对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形成多维度的评价,以检验德育成效,完善课程设计。该手册填补了学校在主题班会课程化开发与研究的空白,并为主管部门推行主题班会课程化及各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提供了参考借鉴。
3.提高了班主任专业能力素养
由学校主办,课题组协办的学校首届主题班会方案设计比赛,活动得到广大班主任的热烈响应,共征集到76份班会课方案。教师们通过赛前培训及积极备赛,主题班会的设计能力得到提升,呈现出众多优秀设计方案。课题组成员在优化设计方案、外出学习交流及课程化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更好开展德育的方法、规律,个人的专业能力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在各项德育赛事、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荣。
4.减轻了一线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示范课例的开发充分发挥班主任集体备课,协同共研的知识集约优势;减少班主任各自单兵作战的重复工作,促进工作经验交流和主题班会方案的迭代。通过规范科学统一的课程教学标准,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从而提升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
5.提升了班会课对学生的德育成效
从主题班会课程化推行一学期后的反馈情况看来,学生在主题班会中参与度高,兴趣浓烈,在问卷调查中93.94%以上学生对主题班会课程化开展非常满意;从对班主任访谈结果来看,大多表示主题班会课程开展切合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需求。相对于零散的主题班会,系列化的主题班会能够持续不断地将主题延伸,对学生教育以及基本行为习惯、良好品质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收到的德育效果更佳。
1.主管部门对主题班会课程的组织监管松弛
在全校范围推广主题班会课程过程中,主管部门侧重于对主题活动的布置,对班会课的实施情况主要通过班主任上交课堂剪影进行简单反馈,对班会课的实施效果未进行跟进,综合评估和奖励机制尚未启动。
2.部分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课程化意义认识不足
部分班主任十分重视知识与技能课程,但忽视学生的人文和职业素养教育。部分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课程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开展活动时依照校本教材照本宣科,未结合班情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不够突出。也有一些班主任将校本教材、配套课件交予班干部负责组织实施,自己沦为旁观者,缺乏对班会课的主导与指引。
3.精品课程有待完善,评价体系不够全面
课题组开发的示范课例在施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设计的缺陷,需进一步完善;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部分主题、素材需进一步更新,并继续开发子课程。课题组设计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单次课程的评价标准、学生的课后反馈表、期末的课程化评价表,而主题班会课程推行的最终成效还需结合班级学生的班风学风、综合表现等方面来体现,故评价体系需由主管部门牵头进一步构建优化。
1.落实组织管理制度建设,规范主题班会课程的开展
学校管理者要从思想观念上确定主题班会课的“课程”身份和地位,方能推动班会课程的有效开展。主管部门可参考学科教学的管理机制,并将主题班会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体系。在每学期之初,可要求班主任结合校本教材及班情,提交本学期主题班会课程计划表,促使班主任探索并确立本学期的德育主线,有方向有规划地开展班会课;班会课实施前需撰写活动方案、课后记录活动反思;班会课实施过程中可组织人员进行巡堂或推门听课,促使各班级的主题班会有序开展;期末上交主题班会教案,并组织检查,召开总结会议,倾听班主任的意见反馈,总结课程效果,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与整改。
2.增设开展主题班会课程的激励措施,提升班主任的积极性
为提升班主任组织及开展主题班会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班会课的育人效用,学校应增加激励机制,对班会课给予一定的课时津贴,对效果进行评比,如根据课堂巡查或推门听课情况评选优质课、期末评比优秀主题班会教案,对优秀班级和班主任进行表彰,并进行绩效奖励等,从而提升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热情。
3.完善评价机制,彰显主题班会课程化效用
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主管部门应制定一个以考察班风学风及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为主,包括主题班会课程实施情况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制度,并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量化和评优评先的依据。
4.组织观课评课、参与赛事及业务学习,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水平
观课、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学校可开展主题班会的观摩活动乃至主题班会比赛,鼓励班主任参加各级别的赛事,以此促进班主任间的学习交流与相互借鉴,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主题班会策划水平。学校还可邀请专家到校开设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会、推荐相关书籍、线上精品课程、组织外出学习交流等形式来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能力。
5.成立学校主题班会教材的编写组,优化更新主题班会课程
本校试行的主题班会校本教材《中职主题班会实操手册》为课题组成员编写,随着课题的结题,多数成员将回归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而主题班会课程需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专业特点,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校园文化建设等在内容上不断改进,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在成效上不断提升。每一个精品主题班会的开发设计都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若学校能成立主题班会教材的编写组,发挥集体的智慧,并给予编写组成员支持,这样方能使主题班会课程持续得到开发与完善。
总之,中职主题班会课程化的改革,是构建学校特色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主管部门以制度化加强监管落实,需要广大班主任积极参与,精选主题,巧设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使职校学子在课程中得到思想的启发、人格的完善、潜能的开发,精品课程能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让更多的班主任与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