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洁华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180)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 “双减” ,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作业负担太重。虽然校内一直在减负,但是学生的负担并没有有效减轻,许多负担转移到校外培训机构,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更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时强调, “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 。《意见》实施后,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所减轻,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有4条强调教育使命,其中两条关乎儿童或青少年教育: “养成并强化儿童早期的阅读习惯” (第一条); “激发儿童和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条)。 “双减” 政策背景下,如何与学校携手,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图书馆人不断思考与探索。
按照 “双减” 政策要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都不能在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开展培训,这意味着这些时间段中小学生不能再参加任何学科类培训。除了校外培训 “减负” ,学校布置的作业也被要求减少。突如其来的 “轻松” 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有些迷茫和不适,假日该如何帮孩子 “合理配餐” 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了摆在众多家长面前的问题。作为促进市民终身教育的 “社会大学” ,在 “双减” 政策下,公共图书馆可以用阅读充实学生的假日,让他们从阅读中汲取精神养分,获取前进的力量,养成友爱、忠诚、勇敢、正直等高尚品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自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全民阅读已连续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运营,有效促进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各级图书馆学会积极成立阅读推广委员会,各级公共图书馆以 “世界读书日” “全民阅读月” 等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持续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训,对优秀的阅读推广人进行表彰,推动了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持续开展,积累了丰富的专业阅读推广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 “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公共图书馆把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和有效做法应用到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提升青少年阅读能力中,能更好地培育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公共图书馆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信息和文献资料的收集中心,在促进文化交流、培养民众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提升文化素养及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公共图书馆每年都会编制购书经费预算,根据当地民众的需要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馆藏建设方案。公共图书馆图书采购必须依法依规,遵循政府采购流程,确保供应商资质的可靠性、图书版本的权威性。丰富多样的馆藏、具有地域特色的馆藏设计、权威的图书版本、最新的知识信息,都是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通过阅读推广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为青少年推荐好书、新书,提供青少年开展阅读交流的平台,组织、发动青少年参加公共图书馆的 “阅读+朗诵” “阅读+征文” “阅读+研学” “阅读+知识竞赛” “阅读+手工” “阅读+编程” “阅读+音乐” “阅读+电影” “阅读+展览” “阅读+志愿服务” 等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阅读增长见识,从语言、数学、逻辑、空间、美学、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予青少年以正向启发。学校通过教书育人,让学生可以学习到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公共图书馆与学校育人目标是一致的。
从资源来看,公共图书馆拥有阅读推广场地、设备、文献、人才、专家、经验等;学校拥有阅读推广服务对象、场地、教学设备、教师等,双方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双赢。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共图书馆开展集体阅读,参加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享受图书馆免费、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制阅读推广方案,为学生举办阅读推广专场活动。与此同时,学校可以为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场地,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组织教师为公共图书馆的青少年读者推荐不同学科的好书。馆校合作,能够推进资源互补,实现共建共享。
阅读是人们更新知识、获取智慧的基本方法,是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的基本途径,阅读素养作为 “新素养” 核心内容之一,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与学校合作,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和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等,在线上、线下策划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调动青少年多感官阅读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如, “数字资源齐分享 红色阅读伴成长” 数字资源体验活动、 “红色的记忆” 特展、 “赏春意 品书香 暖万家” 春节主题活动、 “21天红色阅读打卡计划” 活动、 “奇幻的童书世界——国际儿童图书节海报展” 全省联展等丰富的数字阅读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有效利用图书馆各类馆藏电子资源并利用互联网获取积极、正向的信息资源。又如, “高举红色文化火炬 争当红色诵读达人” ——越秀区第三届青少年朗诵大赛,让学生们体验阅读输入与情感表达输出互动的乐趣,活动吸引了2881名中小学生参与,超200万人参与点赞,获得累计点赞数1284多万次,在青少年中掀起阅读热潮。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与区内学校共建 “小书虫阅读馆” (以下简称 “阅读馆” ),服务对象定位为学生、老师、家长。共建形式是以学校场地、管理人员、图书为基础,由越秀区图书馆提供图书及其加工服务并接入广州市 “通借通还” 系统,构建 “大流通” 格局,每学期由越秀区图书馆根据学校的个性化需求为学校更换图书,让 “阅读馆” 馆藏构成更多样化、管理更专业化、服务更多元化。目前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已与全区70所中小学达成合作意向并开启了相关共建工作。
2016年开始,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推出 “阅读增值” 活动,读者借阅图书、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用于交付滞还费、污损赔偿费,也可用于兑换活动名额等,激励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在推进馆校合作过程中,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将 “阅读增值” 活动推广到共建学校,助推阅读成为荣誉奖励、文化活动等的 “入场券”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每学期从阅读积分排名靠前的学生中评选出 “阅读馆” 小馆长和 “学雷锋少年服务队” ,让学生参与 “阅读馆” 管理,从小培养管理才干;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从小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奉献意识,提升文明素养;以正向激励、正向反馈、正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因为 “阅读” 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自豪感、价值感,进一步激发与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让阅读实现全覆盖,用阅读连接校园、家庭、社会,不断强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引导功能,挖掘公共图书馆的潜在读者。
每年借阅图书达到365册以上的学生,可获得越秀区图书馆和学校共同授予的 “阅读之星” 荣誉称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 “阅读之星” 的阅读成果,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形成 “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的阅读氛围,号召学生向榜样学习,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让阅读为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服务,也让学生因为阅读而获得自我肯定、自我认可,为学生提供展示综合素质的机会与平台,让 “阅读” 与 “正向印象” 挂钩。
建设 “阅读馆” 是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与学校合作的基本方向,对具备条件的学校,越秀区图书馆还积极探索共建智慧图书馆的可能。如广州市建设大马路小学,专门投入经费购买ATM自助图书馆设备,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为学生、老师、家长提供智能借阅服务;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通过配置信息化设备,把学校阅览室升级为智慧图书馆,实现无人值守、自助借还,极大激发了学生使用学校阅览室的热情,学校阅览室与藏书使用率不断上升,盘活了学校的阅读资源,让学生体验到了现代科技的便利,共享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便捷、高效的智慧图书馆深受学生们喜爱,是广州市越秀区开展馆校合作、升级学校图书馆的重要方向。
“双减” 政策落地后,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显减轻,但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课内学习是孩子们的 “主食” ,课外阅读只是 “加餐” ,在推广阅读方面学校的积极性不高;而图书馆主要以阵地服务为主,且受场地资源、人力资源、经费等方面的影响,开展馆外服务时 “力不从心” 。在推广阅读的工作中,学校和图书馆因定位不同,缺少同向合力,实质性地推进馆校合作存在一定难度。
在沟通馆校合作内容时,存在部分学校没有图书馆、图书数量不足、图书种类单一、缺乏专业管理等问题,还有的学校没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馆校合作的前提就是要求图书馆要提供图书、系统、设备、专业人员等,不利于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
因学校老师以教学任务为主,很多学校图书馆都没有专人负责,长期处于闭馆状态,无论是学校图书馆本身的资源还是共建的公共图书馆给学校配置的资源,都没法发挥其效用。
由于学校图书馆的系统都是由各学校自行采购,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不尽相同,图书加工的标准也不统一,有的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还停留在手工登记阶段,因此无法实现图书流通与资源共享。
馆校合作并非由特定学校以及图书馆参与,当图书馆与学校的合作形成一定程度的经验积累与信任关系后,就可以通过制度化或规范化的方式形成特有的模式,并逐步拓展至其他图书馆以及中小学校,以此形成不同层次的互动链条。著名学者、教育专家朱永新曾论述过阅读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教育部门、学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若想系统、全面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需要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的一体化建设,构建融合发展、协同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并设定好馆校合作的大方向,分层推进。如,针对如何整合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建立相关业务标准、联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等方面设定好工作目标,有的放矢地推进馆校合作。
馆校合作不是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双方从零开始合作,而是双方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升级服务,实现共享双赢。如,学校本身就有图书馆,但由于缺乏专业规划等原因,馆舍可用性和使用率不高。而开展馆校合作,公共图书馆可以从专业角度对学校图书馆的布局、色彩、阅览家具等进行细节调整、重新布置,美化学校图书馆阅览环境,提高学校图书馆的吸引力。再如,学校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采购高质量的图书一直是头疼的问题。开展馆校合作,在明确馆藏建设方向后,公共图书馆可分享青少年阅读偏好分析、图书出版情况等信息,协助学校采购适合同学们阅读又满足他们阅读偏好的馆藏,在一定程度上既能保障馆藏资源的全面性、系统性,又能提升馆藏的利用率。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效能,馆校合作才能走得更远。
馆校合作可以把学校图书馆盘活,作为校园开展阅读推广的主阵地。公共图书馆可根据学校需求,定期到学校开展 “阅读进校园” 系列活动,把公共图书馆优质的阅读资源输送到校园里,以学校图书馆为本,阅读推广活动为助力,共同为莘莘学子搭建阅读的平台,让阅读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常态,建立长效阅读机制。此外,馆校合作还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力量,让其积极参与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行,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如组织小型的阅读分享会、回复小读者日常的咨询、整理馆内图书等,落实责任制,强调学生自治、自主管理,充分给予孩子们信任,让他们在参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慢慢培养起责任感,让图书馆和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阅能促学、学中有阅,阅读量的增加,能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展他们的思想深度,增强他们的表达欲望;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力,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学习力。开展馆校合作,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 “用餐需求” ,主动利用专业知识和资源优势,通过内容丰富、载体多元的馆藏资源和形式多样、内容扎实的活动资源,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对他们的阅读产生持续影响。
在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 中可实现远程办证、转借、咨询等,开展馆校合作,学校可统一接入公共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同一系统中,可实现学校图书馆之间、学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间的 “市-区-校” 三级图书的通借通还。构建一体化、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在管理、技术、资源、服务等方面的协同机制,让学生们享受到更专业、多元的服务。
阅读既是个人生活和成长之需,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之需。通过馆校合作,让阅读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思想的种子、语言的种子、创新的种子,需要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共同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