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潘明茜 宋茂荣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大学图书馆通常被视为大学文化的核心表征,各大学在建校时倾力将图书馆打造为极具代表性的地标性建筑,将其作为大学对外交流、接待来访和组织参观的 “首选之地” 或 “必到之处” ,也是构筑大学精神世界、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场域。2009年,意大利都灵国际图联卫星会议以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为主题,注重读者对图书馆的空间样态和心理感受成为图书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潮[1]。 “第三空间” 的概念更加注重读者在图书馆空间中的心理感受和文化体验,以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空间带给读者沉浸式体验,休闲阅读、文化体验、社交场所等新的价值定位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文化场景,颠覆了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印象,也为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带来新的启示。
在文化场景理论看来,文化在特定的场景中才能被感知、共鸣和享用,特定的文化场景带给主体特定的文化体验。根据这一理论假设,大学图书馆通过创设不同的文化情境以利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这不仅是落实国家 “三全育人” 方针(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拓宽大学图书馆的服务路径。主题展览作为大学知识文化展示及传播的窗口,在拓展图书馆服务、引领大学文化传承、治学育人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基于此,笔者尝试运用芝加哥学派的文化场景理论,提出大学图书馆通过举办主题展览以营造不同的文化情境,探索大学图书馆举办主题展览的可行路径,构建情感共鸣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场景。
大学图书馆普遍重视外在造型设计与建设而忽视内在价值塑造,忽略了读者的文化需求和价值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旨归是 “育人” ,文化场景理论强调 “以消费者为本” 的理论立场与图书馆 “以读者为本” 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为丰富大学图书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开辟了新视野。
“场景” 一词原指影视拍摄过程中,由人群、场地、道具、活动等一系列元素构成的意义空间或视觉系统。2000年前后,由Terry Clark,Daniel Silver,Edward Glaeser和Richard Florida组成的新芝加哥学派开始研究文化艺术和消费实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提出 “场景理论” (The TheoryofScenes)[3],这种理论把城市的文化活动、文化景观和个体价值联结在一起,认为人们在城市场景中获得正确或错误、愉快或憎恶、漂亮或丑恶等情感体验[4],吸引不同群体前来 “文化实践” ,对推动城市的文化生活起到 “润物细无声” 的功效,逐渐形成自成体系的文化场景理论。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审美系统,文化场景需要具备5个基本要素:一是相对独立的社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定人际关系;二是齐备的文化生活设施,赋予人们多种选择;三是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把社区人群联结在一起;四是不同习性的人群和各类组织,构成文化实践活动的主体;五是开放的文化价值理念,为主体的文化体验创设前提[5]。
文化场景理论认为人们从3个维度获得情感共鸣:一是真实性(Authenticity),即在具体可感的文化场景中获得直观的文化体验。 “场” 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场所, “景” 则作为整体存在的视觉图像,正如居伊·德波(Gay Debord)在《景观社会》中所言: “在景观体系中,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6]场景触及潜藏在人内心深处的记忆,引发共鸣,进而生发出不同的情感。尽管这种文化场景的真实性带有几分 “人为” 色彩,是通过设计师(或策划者)有意布置不同的文化物品而营造的特定文化氛围,但相较于小说、戏剧、影视等文化门类,文化场景的真实性源于文化符号的真实可感、文化意境的身临其境、文化情感的即时再现,而不仅仅凭借想象。二是戏剧性(Theatricality),即主体直观感受的延伸。通过直观体验而培养兴趣爱好或提升生活品味,使主体的独特性得以呈现,甚至成为被欣赏的对象。换言之,主体在文化场景中获得心灵的涤荡、情感的共鸣和意志的勃发,呈现出戏剧性的情感共鸣,文化场景不再是孤立的、缄默的文化符号的集合,而是富有特定指向的文化灯塔,这恰是大学图书馆得以实现文化育人功能的逻辑起点。三是合法性(Legitimacy),即主体对事实进行评价或裁定,生成主体的价值立场,从实用主义层面凸显场景对主体价值构建的积极效应。有论者把主体对公共文化空间真实感知总结为 “解决专业问题” “增长知识技能” 和 “教育子女” 等3项指标[7],认为引发主体的情感共鸣才是文化场景建构的内在动力[8],也可将其理解为个体在文化场景中寻求与主体体验相契合的部分。因而,不同的文化场景往往吸引不同的主体前来体验、引发共鸣,这种合法性依赖于主体的过往体验在文化场景中被复现或唤醒。
文化场景理论回应了在社会环境急剧变迁的情况下个体对文化生活、文化需求和文化信仰的心理困惑,从文化社会学角度解释了城市营建不同场景对个体文化心理带来的不同影响。有论者认为,图书馆空间再造可借助场景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将其打造为兼具 “真善美” 的文化空间[3]。而相较于通过改变空间布局、搭配空间配饰的图书馆空间再造,通过挖掘文献资源深层价值、举办主题展览营造不同的文化场景,更能使读者沉浸于图书馆丰富多元的文化空间并获得真切体验,更加便捷地实现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功能。
图书馆主题展览是指图书馆围绕特定主题展出具有一定文化、教育、信息、娱乐、休闲等意义的实物、标本、模型或数字化展示,以达到拓展服务、传承文化、治学育人的目的。文化场景理论对公共空间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关系进行了解析,大学图书馆通过创设不同的文化场景以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不仅在于通过塑造文化场景来呈现视觉镜像、诱发阅读行为、营造文化氛围[9],还在于通过主题展览的特定符号语言实现意义传递和价值传播。
展览服务是大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学界较多从德育视角研究展览服务的价值,而较少从文化场景视野反思展览的意义。文化场景理论将场景中的 “景” 视为有文化意义的特殊符号,能够激发主体的情感共鸣,而不再是客观存在物。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主题展览服务,提供可视化、可感知的文化符号,蕴含着特定的价值导向,使生活在大学校园(社区)中的师生感受到文化信仰、社会伦理和道德情操等,从而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判断。
在文化场景理论看来,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办学定位和文化导向,在形态各异的校园文化中形成独树一帜的特色,由此而凝聚起不同性格偏好的人群,成为推动大学发展的文化内驱力,并形成文化的 “黏性”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毕业离校数十年的学子要回到当初曾生活过、学习过的老校区,才能产生 “心有所归” 的情感,面对高楼林立、景观密布的新校区反倒产生隔阂感,找不回当时的记忆和情感。因为,这些看起来破旧的老校区承载了一代人的欲望、希冀和憧憬,身在其中才能激起情感共鸣。
文化场景理论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其文化生成的先决条件在于:其一,地理临近性。大学图书馆在大学 “社区” 场域中,为大学生的精神建构提供了便利的文化体验平台,在地理上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在特定的场景符号中建构主体的意义认知,学生更容易获得默会的、不可编码的知识。除了物质形态的场景,移动互联网时代借由五种技术力量( “场景五力” )——移动设备、大数据、传感器、社交媒体、定位系统,催生大学移动场景变革[10],这些技术和设备为构建线上场景、移动场景提供了新的理论创新空间和实践探索方向。其二,制度通洽性。制度渗透着大学组织管理形式和价值理念,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治理体系中的子系统,在制度体系上以大学章程为根本遵循,举办的主题展览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场景是制度文化的外显,大学图书馆的制度与学校规章之间相互支撑。其三,符号关联性。文化传播学理论认为,只有主体掌握了文化符号的意义,才能使象征符号具备意义共享的前提,进而为情感交流和情感共鸣创造条件[11]。主题展览的本质是 “主题” ,实现路径是 “展览” ,通过举办主题展览以营造不同主题的文化场景,而这种场景所彰显的地域性、校本性、特色性带有某种视觉隐喻,形成一整套内在关联的符号系统,对学生的心智带来启迪,进而使大学生在空间美学演绎中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如果缺少‘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 ,也会 “韵味” 全无[12]。大学图书馆的主题展览提供了 “即时即地性” 的文化场景,与大学生活动场域融为一体,形成大学生群体认同空间或想象场域,藉由 “发乎心、出乎情” 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情感态度展现出来[13],更容易将文化场景的符号价值转化为主体认知。办好主题展览需要不断总结办展规律,着力形成以主题鲜明、展品精致、文化厚重、运行顺畅为核心的工作机制,确保主题展览不断更新迭代、延续传承。笔者曾提出大学图书馆的主题展览应凸显主题性、特色性和文化性,避免 “一锅炖” 、同质化和粗鄙化[14]。如何通过大学图书馆主题展览来呈现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场景,形成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以避免展览匆匆上马、草草收场,笔者认为构建大学主题展览的长效机制,是高质量办好大学图书馆主题展览的重要保障。
展品是构成文化场景的基本元素,展品质量决定了主题展览的整体水准,建好展品收集机制是办好主题展览的前提。要以图书馆馆藏为基础,收集、整理、归类、研究和充分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发挥校园文化阵地优势。要在校内外广泛征集能够体现大学文化特色的图片、物件、书画作品等,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通过捐献、借用和购买等方式,收集部分能够体现主题文化,或学校历史发展内涵的物品。要与学校校史馆、博物馆等形成互动联通,将一些具有历史价值和意义的物品集中收集起来,统一陈列展览,利用图书馆展厅的开放性优势,办好主题文化展览,方便更多师生近距离感受展品的文化魅力。
一般而言,主题展览具有一定时效性,定期更新展品可以丰富展览的主题,而一所大学的展品毕竟有局限性,单靠校内捐献、借用、采购等方式收集展品,则展品数量和质量都不能达到长期举办展览的目标,需要支付的经费不菲。应通过与公共图书馆、兄弟院校图书馆和文化职能部门等建立展览联盟机制,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形成展品的共享模式。在建立联盟机制过程中,要明晰联盟成员的责权利,确保展品完好性、安全性,对于一些有较高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共享展品,完善转移、展览、返还等各个环节工作保障措施,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避免产生矛盾纠纷。
人类已迈入移动互联时代,场景概念的提出,不仅对固定场景产生深刻变革,也促使学界深入研究移动场景、线上场景等概念[15]。M.Vogel结合实例研究认为,信息时代人们开始尝试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职能与博物馆的空间展示手段有机融合,以突破图书馆业务发展的固有瓶颈。这种尝试是对未来图书馆功能定位的一次新的探索——由知识的收集存储者向知识的展示和传播者转型[16]。在移动互联时代,要重视主题展览的线上互动,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主页、微博等文化传播阵地,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工作机制,构建多元立体文化场景,吸引读者从线上互动走向线下实地观展。要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技术部门的作用,及时以信息技术跟进线下展览活动,发布图文并茂、大方美观的宣传信息,用接地气、有灵气的语言介绍展品。对于线上展览,可以通过研究点击网站数量、频率、观看时长来深度分析读者对展览类型及内容的偏好[17],为推行长期举办主题展览提供实质性指导依据。对于线下展览,借助网络媒体与传统纸媒,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入馆观展,扩大展览影响,使展品产生的文化效益服务于社会文化建设。
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是顺利、高效地开展展览活动的有力保障[18]。主题展览需要大量人力,要整合图书馆各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打通部门壁垒,形成全员协作机制,共同参与主题展览的筹办工作。要组建主题展览筹备工作组,建立专人负责、多部门全力协作、馆领导监督的机制,吸引年轻骨干参与展览工作,制定长期规划、定期举办主题展览,明确责任分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展览质量。要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如专题展览主题确定制度、经费使用制度、读者反馈制度等。从统筹安排到合理规划,要以实践理论和办展理念指导专题展览的筹办,从而通过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专题展览的持续化开展。
主题展览所呈现的文化符号包含 “能指” 和 “所指” 两个构成要件。其中, “能指” 是符号的物质形态,是符号本身所传达的可识别的语言、声音和图像等特殊信息,而 “所指” 是信息或概念本身[19]。文化场景理论视域中的大学图书馆,强调 “读者至上” 理念,为读者创设不同的文化体验空间。现代图书馆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表明,传统图书馆从以提供文献数据信息为主的服务模式,逐渐发展为趋向现代并以文化传播为主的服务。做好大学图书馆的主题展览工作,需要一支有活力、甘奉献、善担当、勇作为的馆员队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馆员自身筹划、布展、办展水平。团队成员应当具备丰富的学科服务、阅读推广经验,过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图书馆整理分类编目排序等知识,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空间设计、艺术造型等能力[20],从而保证主题展览可持续发展。要通过主题展览,着力提高大学图书馆馆员的 “能说、会研、实干” 素养,为全方位推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表明,通过图书馆馆员现场讲解展品的来龙去脉和深层价值,为参观学习的读者解疑释惑,有利于增强展览活动内涵和展品文化内容的趣味性,赋予静态展品以鲜活生命力。要着力培养馆员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对能力,择优遴选、轮值讲解,为参观者提供高质量讲解。通过主题展览活动的现场讲解,锻造图书馆馆员的语言组织表达、主动学习、现场应变等能力,全方位提高馆员特别是年轻馆员的综合素养。
图书馆的工作具备专业技术属性,通过筹办主题展览,丰富校园文化阵地展览内容,增强展览的特色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引导馆员主动研究图书馆工作规律,提高馆员对图书馆工作规律的认知水平。要激励馆员深入研究图书馆的文化职能,紧密围绕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定位,在重大节庆日、重要时间节点,因时而宜地举办相关主题展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馆员驾驭工作的能力。要组织馆员研究办展规律和展品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引导馆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馆员队伍的理论素养。
一次成功的展览不仅是展品的孤立陈列,更需要对展品进行准确评介、精当推介,以拓宽参观者的知识维度。筹办主题展览涉及确立主题、征集展品、制作知识卡片、展陈布置等多个环节,因而对提高馆员综合办事能力带来挑战。要通过筹办主题展览,不断提高馆员干事担当能力,磨砺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精神,打破图书馆工作是 “闲差事” “养老院” 的公众错觉,树立良好的队伍形象。要聚焦大学的人才培养本位,不断增强主题展览的文化效应,丰富展览主题、提高展品质量、定期更新展品,打造大学图书馆主题展览文化中心,开拓创新图书馆文化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1],大学图书馆通过定期举办开放式主题展览,不断拓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渠道,使广大师生观有所悟、学有所思,把图书馆打造成学校对外文化宣传的靓丽名片。文化场景理论为文化育人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可视化、可感知的文化符号凝聚了特定的文化主张,大学生通过感官形成对事物的判断,进而对以往生活经验进行复习,最终形成个人的价值判断。每个大学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大学图书馆作为文化的生成之地、养习之所,发挥自身的文化育人功用可谓兹事体大、事关根本,而主题展览为创设文化场景提供了具体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