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树超
【关键词】语篇学;初中语文;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91-0063-02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最为关键的能力之一,它决定了语文教师课堂的高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这对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初中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还存在交际目的解读缺位、语境情境分析缺失、评价审美剖析缺乏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将语篇学理论引入文本解读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文本解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语篇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篇是指具有交际目的、合乎语境的语言实体。语篇分析是语篇学视域下文本解读方法的直接理论来源。将语篇学运用于文本解读教学契合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符合新课标要求。
1.锚定文本交际性,着眼学生能力发展
在语篇学中,交际性是语篇的根本属性。这意味着解决初中语文教师文本交际性解读缺失的问题,可以从语篇学入手。进行文本交际性解读,教师应养成三种意识:目的意识、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
一是目的意识。巴赫金提出,表达的目的是得到回应。教师应当注意在特定的目的之下去分析文本运用了何种结构、使用何种词汇、具备何种风格等。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背影》一课为例,文章从徐州写起,由丧事写到破产、由父亲失业写到南京谋事、由我从北京回家写到回北京上学,最后才引出车站送别的背影。作者用词隐晦克制,且不时流露出对父亲的愧疚。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背影》的写作其实是为了与父亲和解。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出这些潜藏的意脉,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表达目的。二是作者意识。巴赫金在自我理论中指出,表述反映着作者的认识与价值判断。从作者意识出发解读文本,让学生关注作者并与作者的语篇挂钩,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学术界对《背影》一文一直存在多种解读。作为学术解读,多元化固然不可缺少,但在进行语文教学解读时,应注意尊重教材编者意图并回溯作者写作初衷。在教学中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仍需以父爱作为出发点。三是读者意识。在文本解读时注意到作者刻意强化的读者意识,将成为解读文本的抓手,有助于作出最接近作者原意的解读。一般解读认为《背影》的读者是朱自清的父亲,但其实背影的预设读者还是广大的中学生。研读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背影》的谋篇布局是极其严谨的,从开头到结尾起承转合极其规整可以说是一篇完美的范文。这符合文章读者预设的定位。教师在解读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2.审思文本语境,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
文本产生于语境的氛围中,任何作品都不能与之脱离。依据语篇学语境分析理论,教师首先要把语境从文本中抽离出来,探討文本产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理解文本内涵,从而走向真正的深度阅读。
《背影》在写成时,朱自清仍然与父亲有着重重矛盾。父子和解是因为朱自清父亲的一封信。信中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约大去之期”喻指死亡,《背影》写成时间是1925年,而朱自清父亲于1945年去世。这中间相差近20年,为什么父亲要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呢?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得知,这是父亲与朱自清和解的托词。这个达成父子和解的托词既维护了父亲的颜面也挽回了儿子。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语境中思考文本的意义与价值。
3.强化文本评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语篇学强调文本的评价与审美维度的解读,它符合新课标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可弥补当下语文教师文本解读在评价与审美维度上的缺失。
语篇学从内容、形式与人际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评价解读。内容的评价教师可以比较评价个体与作者看法的异同,分析信息的完整性并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当我们深入解读《背影》后,对于其中隐藏的信息要作出深入思考:文本隐藏的信息有没有达到作者和解的意图?有无更妥善的做法?思考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发展其高阶思维,训练其真实能力。形式评价可以从文本结构与风格、语言与修辞、写作技巧、形象选择等方面进行。《背影》一文语言简练,结构谨严,对中学生的作文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人际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分析文本的结构或语言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写作目的、读者、背景等怎样影响文意的表达。例如在《背影》一文中,对父亲的语言研究可以发现父亲对儿子的语言大多为命令语气。这种命令语气使一个传统家族的大家长形象跃然纸上。因此在评价《背影》时,可以说,朱自清虽然想达到与父亲的和解但在字里行间对父亲的那种掌控仍隐晦地表露出不满。此外,语篇审美是构建于语篇评价之上的,这里不再赘述。鉴赏美感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