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思政教育建设初步探索

2022-03-11 00:25蒋周凌王闻楚
科教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思政教育研究生

蒋周凌 王闻楚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自身健康医疗意识日益增强,社会亟需全新的卓越型、复合型医疗人才,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面临全新的挑战,在此情况下“新医科”应运而生。作为高质量医疗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基础医学类研究生培养质量需引起社会关注。本文将从思政教育建设角度入手,分析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初步探索如何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具有大健康理念和国际视野的基础医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 新医学;基础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3.007

作为教育部“四新”建设之一,新医科是适应新时代科技革命、生命科学、医学和教育模式发展提出的全新的概念,与以往以生物医学为支撑的医学模式不同,“新医科”倾向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内在知识体系扎实、开放,胜任临床医疗与科研岗位,能够适应和推动医学技术和服务的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新医科的提出推动了新一轮的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德医兼备”的卓越医疗人才是目前我国医学类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样由于医学教育的复杂性和高精尖性,相当部分医学类本科生在完成五年大学本科学习的时候会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因此就医学类高校而言研究生招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和本科生相差无几,同样基础医学类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前几年递增明显,并且大部分基础医学类研究生都是从本科毕业以后直接就读,其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提高他们专业水平的同时,如何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医学研究生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是目前我国高素质医疗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1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思政教育重要性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不仅是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样也是实现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保障措施,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在社会医疗、生物制药、健康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研究生教育需要培养诸多素质,其中“德”的素质尤为关键。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德”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将立德树人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是目前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2]对于肩负守卫群众生命安全健康的医学类研究生而言,做到医者仁心,德医交融是其职业生涯中需要贯彻始终的理念。基础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分支,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能够培养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生物科技公司等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生物学等各学科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这些领域连同各种类型的医院一起构建起整个健康医疗网络,但是大部分基础医学类研究生毕业以后可能不会和患者直接接触,相关的思政教育理念虽然也适用,但是怎样在日常培养中充分挖掘专业本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基础医学类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促进研究生全方位发展,对培养国家需要的医疗人才意义重大。

2基础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现状和不足

2.1基础医学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不够

“课程思政”的核心作用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在教育和实践的各个层面。高校各级各类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发展历史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功能,深入挖掘高校各课程的相关“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重大意义,[3]目前各大医学类高校都在着力打造如何培养德医交融医疗人才的临床思政教育体系,尽管相关理念也适用于基础医学类学生,但是大部分基础医学研究生更多的分散于不同专业的实验平台进行研究,与临床专业相比较缺少至关重要的临床实践和教学这一部分,学生对治病医人,救死扶伤等观念缺乏最直观的认识,无法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如无与其整个学习领域相关的课程思政建设,学生很难产生真正的价值观层面的认同,但是这些研究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领域都与临床医生密切相关,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基础医学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进入各大医学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这一部分人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国家健康医疗人才的培养。其次目前各大医学类院校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概念依旧不是特别清楚,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混为一谈,认为只有思政教师才能做“课程思政”,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分强调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2.2导师思政意识淡薄,培养方式有待改进

从研究生确定被录取开始,导师就在学生个人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为人处世方式将直接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产生重大的影响。导师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研究生的后期发展。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各大医学院校研究生的持续扩招,相应的导师队伍也扩增明显,导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尤其很多医学类高校的基础医学部门近年来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方式招聘了大批量高水平应届博士,这些人才在前沿医学专业知识领域根底扎实雄厚,学院为了能够尽快的保证他们科学研究不出现断档,大部分直接到校以后即被学校授予研究生导师资格,但是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尚未明了作为一个导师在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仅仅一味地强调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思想培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甚至还有部分导师,在培养过程中一味追求论文产出,但是对学术成果的准确性缺乏严谨的态度,甚至主动触碰学术规范底线,不仅没有起到表率作用,甚至扭曲了学生的学术价值观。还有部分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过于苛刻,不仅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发展,甚至还对学生過分压榨,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以上各种素质不高的导师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学院研究生的培养,同时还为以后整个国家医疗健康体系的发展埋下隐患。[4]尤其在新医科背景下,更加强调培养具备打破学科壁垒,强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综合思考问题,不仅适应目前世界医疗技术发展需要,还要在德行方面也能够为人表率的全方面综合人才。因此,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思政建设,培养具有能够真正了解国家和社会要求,并且能够在日常培养中积极引导学生发展的高素质导师,是国家和人民在这个时代赋予医学类高校的基本任务。

2.3思政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缺乏长效联动机制

思政管理作为高校多元化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近几年来各大医学类高校都加大了思政教育的力度,并且在课程思政领域成果斐然,但是由于医科类大学学科过于单一并且绝大部分都是和医学相关,导致目前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专业,轻德育的特点,在基础医学类研究的培养过程中尤其如此,研究生培养专注于专业技术,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思政元素各有特色但是无法统一,这些都是基础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如何构建完整的思政管理体系,加强各专业之间的研究生思政教育联动,加快思政教育和思政管理之间的有机融合,进而提升医学类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培养新时代有风采、有水平的高素质人才迫在眉睫。[5]

3促进基础医学类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相关策略

3.1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打造以德育为核心的课程思政体系

新医科要求培养创新性的卓越医疗人才,这对我们的教育手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于思政教育而言尤其如此。首先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从了解我们的学生开始,作为生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青年,从他的喜好角度出发,顺势而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需要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基础医学特色思政课程体系,基础医学研究生具有专业多而散的特点,对于大部分研究生而言,集体授课时间成为他们为数不多的集体活动时间,因此在上专业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医德原则教育,充分挖掘本专业的思政特色元素和其承载的德育功能,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打造有温度有内涵的思政“金课”。[6]最后,创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作为各大医学院校授课主体的基础医学院在教学方式上手段十分之丰富,但是在处理本专业研究生授课时方法就比较单一,在日常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参照本科授课方式,加强PBL、CBL、TBL小组讨论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方式,提高授课效率。[7]

3.2强化导师的思政教育意识,打造高素质导师人才队伍

如何抓住“课程思政”这一契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而提升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首先要加强导师自身德育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于具备招生资格的年轻引进人才,目前各大医学类院校都有专门从事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相关基础研究院系可以邀请他们定期通过举办培训班、教学沙龙等各种形式,积极传达国家关于思政教育的各种相关政策。导师们也需要自己主动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资源获取优势,通过参加线上线下相关培训、阅读学习强国等方式提高自身思政素养。作为基础医学类导师可以结合临床实际积极挖掘所在领域的思政元素,以人体解剖学为例,该专业导师完全可以从遗体捐赠等角度入手,向学生传递大爱无疆的思想。同时还可以和专业的思政教师展开合作交流,以新医科的学生培养标准要求自己,深化思政教育内涵,做到润物细无声。导师在日常的培养中,也不能只专注于学生的学术培养,同时需要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面引导。目前研究生面临毕业、就业等压力,不少研究生都存在心理问题,导师在工作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并给予有效的帮助指导。

3.3加强学院统筹管理,改进思政教育管理方式

基础医学类研究生思政管理应该主动对接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人民对卫生保健的新需求,主动布局,谋求发展,立足基础医学专业特色,完善思政管理方法。首先要牢牢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要从学生角度入手,挖掘本专业内涵的思政元素,同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形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将思政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其次打破学科间壁垒,淡化学科概念,统筹整个学院各个专业之间的优势特色,基础医学涵盖人体解剖、生理学、免疫学等各个专业,各专业都有自身的优势特色,统筹管理一盘棋更有利于整个思政教育的开展。同时学院还需要与其他学院比如临床、公共卫生等互通有无,推动基础教师、临床医生与科研人员师资队伍整合,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全程参与学生培养工作。大力推动学校、附属医院和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坚持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思政教育能够為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管理工作也可以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广西医科大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初探——以基础医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GY2020052)。

参考文献

[1]顾丹丹,钮晓音,郭晓奎,等.“新医科”内涵建设及实施路径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32(8):17.

[2]蔡立彬.创新新时代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6-18.

[3]曲巍,卢婧婧.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思政”的思考[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05):49-51.

[4]尚丽丽.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31(10):1078-81.

[5]李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探赜[J].成才之路,2021,(26):6-7.

[6]赵利,娜几娜·吾格提.临床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35-36.

[7]张立霞,蒋淑君,杨静,等.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创新[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1,41(09):1379-82.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思政教育研究生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实施与探索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TBL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总结
网络考试系统在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中应用探究
基础医学自选实验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