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学科建设背景下“5+3”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实践探索

2022-03-11 00:25闫松显陶雪郭继元刘新红
科教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学科实践

闫松显 陶雪 郭继元 刘新红

摘要贵州省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省份,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优势产业,这是该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结合点。茅台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民办高校,围绕酿酒产业链布局专业,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实施“5+3”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了人才培养途径,解决了企业用人需求“专、精”与一般高校人才培养相对“泛、粗”间的壁垒,服务黔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四新”学科;产教融合;酒业链;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3.003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民也经历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过程,中华民族的偉大复兴亟须“思想政治过硬”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1]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加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逐渐在优化升级,行业发展也亟须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从2019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场“质量革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

贵州省属于西部地区,虽然在办学理念、体制、经费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差距,但也具有一定的特色资源和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和基础,专业和课程建设紧密围绕地方、突出服务,是该省高校人才培养内涵质量提升的一条重要途径。[3,4]贵州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72所,研究生培养机构10所,高层次人才培养主要还是以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老牌院校为主,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等主要城市。[5]而这个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地方特色化建设,为了推进服务地方能力与国内外交流合作,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特色产业和农村产业革命相结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挖掘更多内涵发展路径。[6]

茅台学院是由茅台集团出资举办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该校2017年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同年9月开始招生。学校成立4年多来,已陆续招生14个专业,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开展特色化教育教学模式,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途径、教学实践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办学定位

1.1围绕酿酒产业链布局专业

贵州省仁怀市是“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2019年已成为该省首个“双千亿”强县(即工业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都超过千亿),酿酒产业集群特色明显。茅台学院自2012年筹建开始就坚持围绕酿酒产业链布局专业,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现开设有白酒酿造工程、酿酒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包装工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14个本科专业。其中,酿酒工程获批进入省级“双万”一流专业建设行列;轻工技术与工程和社会学获批省级重点特色学科。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酱香型白酒产业链上游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下游的酿酒废水、酒糟高效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以及核心环节白酒生产都应是茅台学院产教、产研和科教工作结合重点,也是该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立足点。贵州省的生态环境基础较好,2017年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获批,经过四年发展,取得了一定建设经验,因此特色产业生态旅游+现代化营销体系构建也逐渐成为茅台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1.2“创新+开放”办学理念

新时代“四新”学科建设要求以“创新”为导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内涵质量。茅台学院办学理念也紧紧围绕目标,通过高层次师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师资团队,同时通过教师的科研、教研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与联系,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服务。

学校在校生4800人左右,现有专任教师260人,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61人,中级职称90人;博士56人,硕士241人;同时聘请了酿酒大师、酿造师57位,国家级、省级评酒委员123位担任实习实训教师;还特聘了相关学科专业的高层次专家和行业大师为特聘或客座教授。

1.3“5+3”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把握新时代发展趋势,科学实践“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内涵和建设路径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破解的关键问题。[1,7]茅台学院自成立之初就围绕“5+3”产教融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工作,即本科教育8个学期中累计60%左右时间开展课程理论学习,剩余40%时间开展产业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功底的同时提高其自身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要求。

2人才培养途径

2.1围绕特色资源综合利用构建课程体系

赤水河是我国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特性,孕育了数十家举世闻名的酱香型白酒企业和数千家中小型民营白酒企业,共同组成了地区经济最重要的一环。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企业“丢糟量”大、时间集中在每年8~11月份,酿酒废水的产生量也大。

近年来贵州省强力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背景下,茅台学院资源环境系根据自身专业建设规划,围绕“工、农业三废”的高效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构建“酒糟循环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特色课程体系,推动“新工科”“新农科”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2.2特色基地和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大生态战略和酒产业循环经济的重大发展需求,茅台学院资源环境系依托茅台集团和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等条件优势,围绕白酒循环产业链、酒糟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过产教、产研、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2019年9月,茅臺学院与仁怀市大坝镇政府合作,在大坝镇簸箕坝村举行硕博工作站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挂牌仪式,标志着该校第一个有机高粱实践基地建成。2019年11月,茅台学院与茅台循环经济产投公司产教融合合作协议签订,开启了校企深度融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2020年6月,茅台学院获批贵州省教育厅“茅台酒用有机高粱安全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创新群体人才团队。2020年10月,茅台学院与仁怀地区最大的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运营商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推进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的产教融合工作。

3实践效果

3.1教学推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

贵州省的酒糟循环产业不但与区域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也同企业生产与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除茅台酒厂之外,赤水河沿岸仍有众多中小型酿酒企业,特别是家庭式作坊由于设备成本和生产技术等原因,无法妥善处理所产酒糟,导致地区环境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同时,由于缺乏技术创新,当前酱香型酒糟处理方式仍以生产传统有机肥为主。酒糟循环利用人才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方向缺口都较大。

茅台学院资源环境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属于环境大类专业,教师在进行“水、固、气”课程知识体系传授的同时,也注重联系产业和地方,推动特色化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团队支撑。教师通过自身科研解决了实际产业需求,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3.2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实践锻炼

茅台学院由茅台集团举办,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能够无缝对接到酿酒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近年来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迅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这是茅台学院办学的一个重要背景,也是特色化人才培养的突破方向。

通过“5+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对接相关产业,重点打造“集中实践”课程模块,让学生提前到生产技术岗位进行跟班锻炼,熟悉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2021年首届毕业生毕业,绝大部分学生进入酒企相关岗位工作,就业满意度高。

3.3创新创业助推黔北革命老区发展

茅台学院资源环境系教师团队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面向国家乡村振兴和大生态发展目标,结合黔北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资源、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从2019年到2021年,该系学生累计获得贵州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贵州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表彰3人次,“优秀团队”表彰2个。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助推着黔北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酿酒产业废弃物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农村基础教育等工作的建设。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9191);茅台学院“金课”建设项目(项目编号:MYJK2019003);茅台学院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项目编号:MYJ2019008);茅台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MYKC2021007)。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打造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访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教授[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07):3-12+16.

[2]何菁,周统建.我国一流本科教育“卓越”价值设计的历史考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6):21-26.

[3]陈自强,高飞.“双一流”视阈下西部高等教育优势学科建设的思考——以贵州省高等教育优势学科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2):67-71.

[4]肖小虹,田庆宏.贵州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突破路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32):1-3.

[5]皮郁郁.贵州省人才引进与其他省人才引进的比较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13):114-115.

[6]熊建蓉.贵州特色“双一流”:背景、挑战与建设路径探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23(02):137-140.

[7]马骁,李雪.创新与融合:学科视野中的“新文科”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20(06):31-33.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学科实践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