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数学分析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研究

2022-03-08 01:49佘连兵
科技视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单元测试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刘 家 佘连兵

(六盘水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0 引言

《数学分析》 是高等学校数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该专业许多后继课和进入高一层学科中一些课程学习的必备基础[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故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许多学者根据不同层次的学校对《数学分析》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2-4]。 众所周知,西部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生源层次较低,全国统一的《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考核体系,阻碍了西部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因此,如何结合西部地区的的教育发展现状、人才培养需求等实际情况开展的《数学分析》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数学分析课程传统考核模式存在的缺陷

数学分析的传统考核方法是闭卷考试,且存在考试次数少、考试内容不合理、考试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导致了学生学习前松后紧,期末考试压力过大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结合西部地区数学分析课程考核现状得出课程考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考试存在的问题

1.1.1 考试次数少

数学分析开设时间较长,学分较多,内容较广,教学方法、思维形式与中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加之大一的课程多,学生还在适应阶段,这就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掌握不透彻。 该门课程只涉及期末考试,学生对考试的分析和总结不够深入。 同时重修课程存在着课程冲突,这就导致重修课程的安排流于形式。 这种传统形式的考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负担,最终导致很多学生厌倦学习数学分析。

1.1.2 考试内容不合理

数学分析课程考试题目来源于课本中的例题、课后习题和教师平时所讲授的经典例题,由于考试原题较多,导致了学生的日常学习不去扩展,不用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最终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1.3 考试形式单一

数学分析课程考核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定成绩,形式单一,考试的内容只重视解题技巧和符号演算,考试的知识点比较单一,试题中的综合题目考的并不是很多,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 因为这种考试形式的单一,且灵活性差,就导致了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2 学生存在的问题

1.2.1 “突击式”学习

西部地区数学分析课程一般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且所占的权重大,学生临近期末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的“突击式”现象严重,这种突击式的学习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系统。

1.2.2 知识掌握肤浅

数学分析的内容广、知识量多,由于许多学生抱着六十分万岁的想法,期末考试的时候期待教师对考试的内容划范围和重点, 这也导致学生学习松懈、知识掌握肤浅。

1.3 教师存在的问题

1.3.1 化范围、勾重点和漏题现象严重

部分教师对数学分析课程平时的教学不够重视,在期末考试前存在划范围、勾重点和漏题等现象。 学生强记部分考试内容,应付考试,不能体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不出学生的客观学习水平。

1.3.2 平时成绩给分随意

大学的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的给分点不明确,实际操作难度大,无法细化。 加之教师对学生的印象不深刻,了解不够全面,故平时成绩打分比较随意。

2 考核体系改革与探索

2.1 建立习题库

在中学阶段,学生通过做题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根据这个学习特点,数学分析课程应该针对相应的知识点建立习题库。 习题库有助于了解学生平时学习和加强过程性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学生通过做题目知道知识掌握的不足,及时向教师请教,教师能得到有用的反馈信息,这样不但有利于学习,更重要的是加强了过程性评价。

2.2 增加单元测试

数学分析只有一次期末考试,这种评定成绩的方式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应该在期末考试存在的前提下增加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有利于学生巩固本章节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后续内容的学习。 由于单元测试的存在, 学生会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本单元教师讲授内容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开展课堂讨论

数学分析课程是数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理论性比较强, 通过此课程不但使学生获得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素养,学会运用数学理论值知识分析处理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要求该门课程在平时的考核中应该增加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给学生抛出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更有帮助。

2.4 开展数学小论文

教师在平时的考核中应该加强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数学分析课程在平时考核中应该增加小论文。教师针对某个课题给出任务, 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并发给教师,不但让学生掌握了某个知识,而且还让学生了解了知识的内涵规律,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5 布置课后作业

目前大学课程很少布置作业,教师应该多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和作业给学生,体现过程性考核。 学生课下预习,有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 课后作业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帮助了学生学习。

2.6 改进成绩评定的方式与权重

传统的考核方式所涉及的内容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作业、考勤)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则占70%,期末考试所占权重过大,给学生的期末考试造成了很大压力。 现在加强了过程性评价,增加了平时考核内容,改变了成绩评定的方式与权重。 平时成绩(习题库、单元测试、课堂讨论、数学小论文、课后任务)占20%,期中考试占20%,日常出勤占10%,期末考试占50%。 各部分的记分并不是一成不变,例如,习题库练习可以选取几次比较优秀的计分。 同理,讨论和小论文可以选择一次比较好的计入成绩。

3 结语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新课改提出:课程考核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得到全面发展。 考核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日常的课程考核中应该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考核。 针对西部地区数学分析课程考核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系统的考核体系,丰富了考核的形式和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展现了过程性评价,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参与意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猜你喜欢
单元测试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期末考试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十年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
一年级上册一、二单元测试
海上专业英语平时成绩信度与效度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