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秀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引发了很多时间碎片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群体的工作、生活及学习,高职学生同样受到直接影响。 本文研究过程中首先阐述了碎片化时间,其次论述了碎片化学习的主要特征,最后探讨了高职数学使用碎片化时间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
碎片化时间指的是随着需求越来越多,社会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闲暇的零碎化时间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信息技术的创新, 社会群体的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智能终端的应用和普及为社会群体带来极大的便利, 与此同时提高了社会群体的学习效果和工作效果。 但是随着时间碎片化问题的日益加重, 社会群体能够自由分配的完整化时间少之又少, 碎片化时间逐步增多。 基于碎片化和有限的时间,高效、大容量及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成为主要的发展形势。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全面覆盖信息技术, 因为网络平台大量信息内容造成的冲击, 促使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模式出现明显改变, 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辨别信息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1]。 第一,碎片化时间让教师的教学和生活实践构成不完整、 零散和互相之间没有明显联系的特点;第二,很多系统化知识拆解为小的知识点, 如果教师没有合理的教学手段,就不能通过自身的辩证思维进行精准认识,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在如何使用碎片化时间提升教学效果的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融入社会群体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当中,导致高职教师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越来越呈现出去中心化、 分散化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行为单一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参加教学讲座和实践活动的行为越来越多元化。 碎片化教学和以往正常的教学模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的明显优点是教师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用任意手段获得自己需要的数据信息。 与此同时,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教学,不用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求的标准化教学素材和健全的知识体系,具备相应的自发性与偶然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和媒体平台进行教学和沟通,这样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灵活性,体现教学行为的多元性和教学内容的不连贯性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实际生活的虚拟化数字网络和迅速交通将地球改变为地球村,促使全球各个地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移动互联、数字报刊、微信及QQ等新媒体平台研发出微文本、微视频及微短信等[2]。 微时代脱离了原来复杂的陈述,采用简练的方法传输想要表述的信息,不仅是一幅图片、一个符号,而且还是一段视频。 当前,这些信息从某个方面会引发不成体系、只言片语等问题,这些简单和迅速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现代化社会民众的快餐式生活要求得到满足,然而这些信息呈现出微型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这些融入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职院校教师碎片化时间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增强了个性化学习和按需学习的可能性。
人的感知、 记忆及思维呈现出连续性的特点,感知是思维的初始,然而思维是记忆的基本条件。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跳跃性思维。 碎片化时间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低、较强随机性及无序性等特点,关系着高职院校教师讲解新知识过程中的注意力, 其思维肯定会构成跳跃性, 大脑不断呈现出信息过多和重点偏离的问题,经常缺少整体性思考,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构成完整化和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碎片化教学内容、差异化教学思维模式和不固定的教学时间与空间使高职院校教师不能通过以往思维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与思考,在这种氛围下需要使用发散性思维脱离常规展开思考和学习。
近年来, 随着人类文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科技的转型与升级, 现代社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群众生活一直非常忙碌,每日的时间潜移默化地划分为很多碎片,然而碎片化时间不能通过支撑其实现某种系统化的学习任务, 但是集中这些碎片化时间,其总量依然非常多[3]。 为了将碎片化时间具有的作用进行全面发挥,需要在原来单独、完整的教学时间中做好各种任务,科学划分零散化与碎片化时间,将原来比较完整的时间作为支撑, 合理分解相关学习内容,能够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多碎片化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存在大量时间碎片,关系着高职院校教师不能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固定的时间和碎片化时间非常适用于教师通过移动工具制作教案,进而可以达到以零拼整的学习目的。 换句话说,只要有通信工具和无线网络的支持,就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教学。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教师面对海量教学资源时会不知所措, 当探寻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资源时,会出现很多种教学资源,在这个情况下,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非常盲目, 觉得每种教学资源都非常有用,但是把很多种教学资源都用于教学案例的制作很不实际, 因此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资源筛选能力。学校可以构建一个资源共享平台,按照教师的具体教学情况, 把高质量的高职数学教学资源传送至平台,让教师借鉴与参考,帮助教师进行高效筛选,最终实现理想的碎片化时间教学效果。 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方法多种多样, 如高职数学资源微信公众号、高职数学资源数据库等,这些平台均能够当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学校可以按时为教师上传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地下载。
在传统高职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通常采取灌输式、单向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占据被动地位,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教学,可以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教师认可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高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实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职数学课程具有抽象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困难, 同时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和枯燥非常正常。 所以,不仅需要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还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为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整理碎片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从而提升高职数学学习成绩。
时间管理是指在最短的时间或在预定时间周期内做好预定任务,其主要针对的是效率问题,然而时间管理事实上是通过计划有效提高时间使用的效率,其重心呈现在效率方面。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深入分析个体碎片化时间,而且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 首先,从根源上分析哪些时间可以躲避碎片化情况, 哪些碎片化时间能够用于教学方面,哪些时间可以用于休闲和放松。 其次,基于建立中长期计划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短期计划方案。 每周需要根据下周时间进行整体性计划,每天早晚根据个体教学节奏与进度,制订明天的教学方案,对于目标展开精益化处理。 由于计划粒度精益化程度与掌控难易程度存在直接关系,当某天不能根据预定时间做好计划教学任务时,需要实时调整教学任务。 另外,高职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规划和行动习惯。 知识教学是持久战,计划能力不能作为判断学生的主要标准,主要表现为毅力方面。 习惯的形成是个体的真正态度并非能力,越细微的地方越能体现其习惯力量。 因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4]:其一,依靠移动设备中的提醒工具,每时每刻为自身强调教学规划内容和其必要性;其二,为自身和周边朋友进行相应承诺,这样可以让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其三,进行充分认可,使用新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好处激励自己,不断完成很多小目标,这些都是自我认可及鼓励的结果。
高职数学教师需要逐步优化目前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师理想的碎片化教学效果。 分组式合作学习方法是实现碎片化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学生的个体行为极易受到社会群体产生的直接影响。 所以采用分组式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入小组讨论,有助于让学生充分了解与认识数学教学知识,优化知识体系。 另外,教师还可以加入小组互动,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助, 经过构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互动制度体系,最终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准。
教学评价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催促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以往的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不能使高职数学教学变革的要求得到满足,不能精准地体现教学质量,不能清楚地体现高职数学教学变革的效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需要构建系统、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将碎片化时间的价值进行全面发挥。 通过教学评估体系,采取分组任务、测试及问答等方式,全面评价学习效率。 在评价期间,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体系关系到很多内容,既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需要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观察,从而推动学生向技能型人才发展。
通过将碎片化知识设计作为一个有话题、有主题的层次化结构,有利于清楚地整理碎片化信息。 主题是碎片化知识的总体范围,具有强大的概括性,话题是主题的下级分支, 一个主题由很多个话题组成,然而知识单位是非常小且零散化的知识点,将碎片知识当作知识单元, 将某个话题作为核心构成知识团,与此同时将每个知识团集中起来衬托主题思想,这种碎片化知识经过科学的划分与重组,构成层次分明的逻辑结构,让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全面认识碎片化信息的关联性与整体性。 例如,微博中传播的信息内容非常零散,包括很多一样主题内容的微知识点,假如杂乱无章地传输信息,不能将相应的层次架构作为基本标准,容易将知识点之间构建的联系进行分离。 依据话题、主题和知识单元的结构层次进行高效整理,对知识架构的确定体现具备正向影响,极易让高职大学生理解知识[5]。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高职数学教学活动是高职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利用碎片化时间,可以加快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 因此,教师需要广泛使用碎片化时间,优化碎片化时间教学实现路径,通过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中心地位,科学规划碎片化时间、提升时间利用效率、利用分组式的合作学习方式,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合理组织学习内容,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