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双减”背景探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策略,探索家校社一体化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目标,“校家结合”为学生提供课外体育活动的乐趣享受,“校社结合”为学生提供增强体质的课程增量,“家社结合”为学生提供健全人格的社会化路径,以及“家校社三位一体”助力学生在坚持体育活动中锤炼意志品质。以学校引导、家庭支持、社会参与的家校社结合一体化机制开展课外體育活动,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身心获益,促进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双减”;课外体育活动;家校社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2)02-0028-02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所谓“双减”,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是教育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课业负担太重,大量的校外课业负担更是严重挤压了中小学生的休闲时间。据此,“双减”政策措施一经推出,广大中小学生有望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重新拥有可支配的休闲时间。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以前长期被学校体育研究领域所忽视,而“双减”之后课外体育活动重新进入学校体育视野,教育界各方面学者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课外体育活动根据时间与空间视域可以分为校内课外体育活动与校外体育活动,校内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后体育服务;而校外体育活动则主要为学生在校外开展的体育活动,包括在社区开展的休闲体育活动,或在校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的专项体育培训活动等。这其中的校内体育活动受到学校管理层与体育教师所引导,而校外体育活动则多受家长、社会影响,因此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作用。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家长、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可见,从2016年已有文件初步提出,要通过家校社多条路径帮助学生积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始探讨家校社结合一体化的学校体育开展途径,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有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但如何具体开展与落实仍有待研究和探索。
一、国内外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美国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学生休闲时间的多个不同时段,并且可以在网上进行选课,包括学生放学后和周末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也包括寒暑假开展的集中训练营等[1]。英国、德国、比利时等多个欧洲国家的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由校外体育俱乐部和社会体育组织来实施,青少年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参加喜欢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项目[2]。在日本,几乎每个小学都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在周末,学校的体育俱乐部场所会对学生及家长免费开放,学生和家长可以一起到学校进行各种体育活动[3]。可以认为,许多国家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机制已经相对较为成熟。
200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2012年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中均明文要求,学生在校每天要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2014年初,北京市教委就已制定了《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鼓励北京市中小学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从2014年9月开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有条件的140所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高等学校结对支持小学活动,采取年级滚动方式至2020年结束。然而,直至2021年,中小学生的体质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原有的诸多目标没能得到实现。由此来看,我国课外体育活动尚未形成有效的开展策略,未能形成规范化的开展体系与系统化的开展机制。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目标
美国青少年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注重终身体育锻炼观念的形成,参加体育运动以兴趣为出发点,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可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从而明确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的总体思想部分再一次强调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前述四种目标。因此,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需要围绕以上目标积极开展。笔者将基于以上目标,针对基于家校社一体化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策略进行分析。
三、校家结合:享受乐趣
笔者曾于2016年撰文提到,基于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倡导父母为学生的休闲时间体育活动提供具有自主性的支持,通过鼓励、参与等方式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4]。可以说从学校和家庭的两个维度出发,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应对家长的体育教育行为进行引导。一方面学校在校内的课外活动时间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所选择,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兴趣,在体育锻炼中享受身体活动带来的乐趣;并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体育作业的方式,实现校家联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家庭体育作业中来。另一方面,要促进家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就要破除制约家庭体育开展的障碍,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认知方面。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教师应对家长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体育开展的益处及避免运动损伤的方式,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由此,校家结合的首要在于学校,学校作为教育供给机构,应对家长进行体育知识上的教育,帮助家庭提升体育素养,重视体育活动,从而让学生提升体育活动参与感,实现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
四、校社结合:增强体质
基于课程增量提升学生的身体活动量,需要从校社结合入手。一方面,学校在增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课程设置上需要依托于社会服务资源的供给,特别是吸纳社会中优秀的课外体育服务资源。如高等学校优秀的师资与稳定的来源可以为中小学提供长期的课外体育服务,社会中的优秀民营企业可以为中小学提供新颖多样的课外体育课程,社会中的退役运动员也可以成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丰厚师资储备。另一方面,学校需要与社会结合,由社会弥补中小学校并不宽裕的场地与设备条件,给课外体育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增量。如高校为附属的中小学校提供标准化的操场场地及相关器材,支持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基于社会支持下的学校课外活动,才能在课程的增量上满足中小学生的锻炼需要,在体育活动量的积累才能实现学生体质上的增强,进而全面提升儿童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五、家社结合:健全人格
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段时间里学生的体育活动主要在家庭及社区开展,家庭与社区体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家庭与社会的结合,一方面家长可以选择社会提供的体育俱乐部服务,特别是针对一些本身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儿童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不同难度水平与级别设置可以满足学生更高的训练追求,帮助学生在训练中形成坚强果敢的运动品质;另外,家长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种比赛,以赛促练,让学生在体育比赛中感受挫败,体悟成长。另一方面,家长应该鼓励儿童与青少年在社区活动的过程中结交朋友,与同伴一起成长,而同伴的陪伴本身也与锻炼的坚持存在重要的相关关系[4],通过体育活动的社会性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六、家校社结合一体化:锤炼意志
终身体育习惯是个体形成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坚持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行动方式。要形成终身体育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儿童与青少年从出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与鼓励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到基于父母的支持愿意在休闲时间也积极进行体育活动,再到自行在休闲时间也愿意进行锻炼行为,在锻炼中收获友谊并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最终到能够养成正确的终身体育习惯,这是一个漫长与艰难的锤炼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需要家校社一体化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首先,学校作为教育机构首要的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与足够的课程选择,让学生充分在课程中感受乐趣,喜欢上锻炼的感觉。其次,家长们要鼓励学生在周末的休闲时间也进行体育活动,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而达到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要求的水平才可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提升其健康水平。再其次,社会需要为学校与家庭创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条件,帮助学生在社区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中完善人格,实现体育的社会化功能。最后,三位一体的家校社结合机制让学生们能够养成体育锻炼行为的习惯,能够确保其离开学校与家庭的环境依然能够进行体育锻炼,锤炼其意志品质,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
七、结束语
综上,“双减”政策为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广泛开展的空间与土壤,而家校社一体化应为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的有效策略。基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措并举,通过学校引导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形成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机制,助力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峰,王岩,项建民,等.基于嵌入社会视角的美国课外体育活动运行模式研究——以佐治亚州Athens-Clarke County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53(12).
[2]郑旗,程风美.中国与欧洲课外体育活动比较分析[J].体育学刊, 2016,23(06).
[3]樊永強.中日小学生学校体育锻炼对比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6,33(24).
[4]朱姣,殷小川,徐守森.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促进[J].体育教学,2016,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