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伶俐
言语表现力指学生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自觉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如何让学生在言语表达的过程中,做到用词准确、语意明白、逻辑清晰、文理贯通,且有一定的自我见解呢?笔者认为,通过写作教学来外化学生对语言的表现与创造,是培养学生言语表现力的有效途径。
一、以模仿文本的个性化表达,培养言语创想力
言语创想力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真性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言語创想力可以依托教材,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联系现实生活触发想象,打开思维的大门,把自己真实的情感用语言表达,用笔端流泻,写出有童真童趣的习作。
言语创想力在低年级段就可以着手培养。这种针对写作的阅读教学,越早开始效果越好。教师要让学生感知到读要与写紧密关联,也就是说,教学中不能孤立、静态地解读文本,让学生做囤积式的阅读积累,而要利用文本素材对学生的言语动机、写作素养进行培育。例如,在学习统编版语文一年级课文《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后,笔者引导学生模仿文本的表达方式,进行表达训练。这种跟着课文学表达的写作指导,能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打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以下是学生写的两首小诗。
明天要远足
余笑然
翻过来/唉——/睡不着/北京的天安门/真的像爷爷说的/那么雄伟壮观吗
翻过去/唉——/睡不着/北京的故宫/真的像奶奶说的/那么金碧辉煌吗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大还是小
聂瑾熙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我帮妈妈拿快递的时候/我帮妈妈晾衣服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我生病想要妈妈陪我的时候/我打针流泪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有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更多的时候/我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每篇课文都可以看成习作的范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将阅读教学的目的指向写作,以此提升学生用语言进行个性化表达的能力。
二、以基于文本的创造性表达,培养言语创制力
言语创制力即运用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与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补白、续写、改写等写作活动,落实学生言语创制力的培养。
补白课文,学生首先要了解该文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写作意图,以及语言特色、行文风格等。只有充分地深入文本,在文本搭建的支架下展开描写,才能合理地对文本内容进行补白。例如,《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文中的“我”和波农丁跟在嘎羧身后想看个究竟,大限将至的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此时,它为什么会久久凝望着江面?它在想什么?笔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此处补白。其作用不仅能让学生将前后文连接起来,更好地理解嘎羧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也能提升学生创造性地用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以下是学生补白的内容:
“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眼前浮现出当年浴血奋战的情景,它和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冲向敌人。敌人被来势汹汹的象群吓得丢盔弃甲,纷纷逃窜。突然,它身旁的一头战象中弹倒地,接着又有一头战象被敌人击中。它发疯似的冲向敌人……这一幕幕仿佛刻在嘎羧心里,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嘎羧的眼睛湿润了。它昂起头,朝着天边的那轮红日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好像在说,乡亲们,谢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又好像在说,伙伴们,我来陪你们了!”
续写课文是学生发现作者的言语动机,探寻作者的写作价值基础上的写作训练。以此作为重要的写作指导资源,对学生言语动机的唤醒、引领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的知情意,对具体、可感的文本展开续写,能促使学生与作者共情,续写出和作者文脉相承的优秀作品。例如,《凡卡》这篇课文的结尾写凡卡怀着希望做着甜蜜的梦:“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醒来的凡卡会有怎样的遭遇,他悲惨的命运能否改变?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凡卡所处的那个黑暗的时代,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走进凡卡的生活,与凡卡的心灵产生共鸣;最后让学生将凡卡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做对比,使他们认识到凡卡所处的现实境况与他的梦想生活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学生续写课文结尾,才能写出体现想把凡卡带出苦海却又无能为力的哀愁感的高品质习作。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典型事例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借鉴其写作手法。这样做强化了学生在深度理解文本之上的言语表现力。
三、以文体意识下的理性表达,培养言语创见力
言语创见力指在布局谋篇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与理性表达能力。具备言语创见力的学生能写出逻辑清晰、有自我见解的习作。言语创见力的培养主要依托实用文体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来落实。
阅读文本,首先要识读文体。一篇课文,学生在明确它的文体后,才更能体悟在文体形式规范下的情意表达。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强化学生的文体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图索骥,使他们在文体感的驱动下积极思考,勤于练笔,培养写作思维。例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在教学本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太阳》时,笔者紧扣“寻找说明文写作密码”这个核心任务,引导学生逐一发现“分段从不同方面介绍事物”“把事物的主要特点介绍清楚”“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这三个写作密码,使学生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文本学习中,习得了围绕“写作密码”写说明文的具体方法。随后,笔者结合介绍本地特产的写作任务,指导学生由读到说、由说到写,围绕本地特产“尝香思”,层次分明地写清楚了它的味道、种类和制作过程,紧扣说明文文体来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此外,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外貌描写的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首先,笔者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学习抓住人物典型特征进行外貌描写,引导他们将内容写得准确、具体和生动。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讨论这样的外貌描写是否适用于征婚,向学生渗透文体意识。学生明确文本的功用之后,会将读者意识代入其中,从实用角度对之前外貌描写的片段做适当的处理。最后,笔者追问:“这段用于征婚的外貌描写,用在寻人启事中是否合适?”学生基于功用意识考虑,再一次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加以改进。至此,实用文体的写作目标就顺理成章地达成了。基于用途的写作,才会让学生形成真实的写作能力。这种理性的表达也是学生言语创见力的一种表现。
(作者单位:潜江市曹禺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