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丽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想的课程,即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第二个层次是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第三个层次是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第四个层次是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第五个层次是经验的课程,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基于此,教师既要准确理解文本形态的课程,又要将其创造性地传递给学生。这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组织能力,即能把课程内容转换成学生的教育经验,或者说能用学生理解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这种能力本质上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认为讲清楚了,并不代表学生就能听懂。这像极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家长苦口婆心地教导,却换不来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基于教育对象进行教学设计。
基于教育对象设计教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尤其是新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不足,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知道要尊重学生的经验和想法,但又担心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自己控制不好课堂节奏,便退而求其次,采取保守的教学方式,期望牢牢地控制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二是沒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仅靠自己的想象创设问题情境,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强化教学设计的开放性。教师不要总想着教给学生什么,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的头脑不是空的,有些内容他们可能已经会了,不需要教师来教,有些内容他们可能自己能够发现,也不用教师教。基于此,教师可以先尝试把问题抛给学生,观察学生的表现,再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做,教学过程就会显得自然。
第二,强化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教师需要考虑所教学生有哪些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学生已有的相关学科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以及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等,通过家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同事交流,以及查阅学生档案和以往的作业等方式,获得用于设计教学的相关信息。教学设计完成后,教师还可以把自己假想成学生,反观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教学环节的衔接是否流畅、过渡是否自然,思考面对预设的关键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他们是否会喜欢这堂课,等等。经过前期学情调研和换位思考的教学设计,其教学实施过程会显得更自然。
第三,强化教学情境的适宜性。有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单数”和“双数”时,创设了“单数门”和“双数门”的情境,让学生拿着数字卡片,选择一个门通过。这种情境显然是不适宜的。适宜的情境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了解周围的世界。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的核心素养,时常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身边熟悉的环境中寻找情境素材,如马路上的数学、教室里的数学、食堂里的数学等。只有教师能发现蕴藏在周围世界中的知识宝藏,才能使教学设计更自然,教学过程更“接地气”。
(作者系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