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优化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攻方向。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仔细分析“双减”的核心指向,在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的减负增效,以及新导向下评价体系的整体建构上花心思,以“三个转变”克服“五唯”痼疾,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成长的空间。
一、变知识灌输为思维培塑,以深度学习提升课堂质量
从教材体系看,小学数学教材中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编入教材的数学知识,它是明线,一直很受重视;二是对数学能力的体现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是暗线,隐含在知识体系中,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良好思维品质的载体。
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学生深度学习所指向的主要目标。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时,有的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明确具有不同涂色面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中所在的位置,并计算出其数量后,就止步不前了。教材为什么要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后,编排一节数学味浓厚、比较抽象、探究难度较大的实践活动呢?难道仅仅是让学生感知这些现象,找到计算方法吗?笔者从教材编写逻辑和单元整体视角分析,认为这一课时要引导学生将本单元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运用到探究中,明晰现象背后蕴含的数学本质,在数形结合的体验中掌握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因此,在学生探究了两面涂色和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位置和数量后,笔者增加了一个“回顾思索”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会在大正方体頂点所在的位置上”“为什么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会在棱中间的位置上”等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这是由正方体的顶点和棱的概念所决定的:两个面连接处的线段叫作棱,三条棱的交点就是顶点。这样教学能使学生从数学视角深度思考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揭开数学概念之间的关键联系。
二、变压减数量为精准设计,以“2+X”作业模式助力减负增效
高质量的作业至关重要。“双减”绝不是单纯地做“减法”。如何让作业更具含金量,从“凭借经验”走向“精准设计”呢?“2+X”作业模式是有效途径之一。
“2”指作业答疑辅导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共性基础部分。这部分作业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以检测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科素养的发展情况为主。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对应性检测,不加深,不拓展。这部分作业要求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教师面批面改,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巩固当天的基础知识,强化学习效能感。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5、4、3、2加几”后,作业目标应定为: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凑十”法,掌握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形成较熟练的计算技能;学会从较复杂的图文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能恰当地运用“5、4、3、2加几”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体会成功的快乐。第二部分为个性拓展部分。这部分作业根据不同学生分层设计,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新知、查缺补漏,帮助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升能力、发展思维。教师可以设置两道题,第一道题聚焦教学难点,鼓励全班学生选做,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第二道题聚焦变式练习,可面向全班60%的学生设计,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X”指多元的数学拓展课程作业,即在促进学生强基固本的基础上,设计富含生活情境的开放性作业。开放性可以体现于解题思路、答案的不唯一,也可以体现在题目信息上,如有多余信息的题目(如,一个箱子可以装8千克水果,现在有32千克苹果和16千克梨,要把苹果全部装完,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箱子?)和需要补充信息的题目(如,男生有24人, ,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这样的作业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拓宽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他们乐于思考的习惯。
三、变单一测试为综合测评,以重塑评价体系引领深层变革
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策略、改善评价方法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支点。笔者积极探索小学低年级段非纸笔评价模式,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评价目标确立的依据,以基础性、全面性、活动性、融合性为设计测评内容的原则, 以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为测评目的,设计突出学科与学段特点的评价项目,进行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及工具的创新设计。
为了避免教师走入“重评价形式,轻内容研究;重活动组织,轻结果运用;重知识检测,轻素养考查”的评价误区,笔者先后通过查找文献、集体研讨、实践探索等方式,将评价改革的重点放在“测什么”和“怎样测”两个问题上。
“测什么”关注的是评价内容。非纸笔测评以核心素养立意,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综合素养、合作能力等纸笔测试难以考查的内容,通过观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实施综合评价。非纸笔测评命题可以情景化、模块化、学科综合化,测评过程可以采用竞赛、游园等活动形式,具体的测评项目既要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体现学科整合,又要凸显学科本质。
如“过大年(4人小组合作)”测评项目,通过5张带有钟面和相应情景的图片,考查学生对整时的认读情况及语言表达能力。第一张图的钟面显示7时,对应早晨起床的场景;第二张图的钟面显示10时,对应全家人拜年的场景;第三张图的电子钟面显示12时,对应全家人一起吃团年饭的场景;第四张图的钟面显示3时,对应下午在游乐场游玩的场景;第五张图的钟面显示9时,对应晚上睡觉的场景。测评规则是学生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正确摆放5张图片,并依次描述图片上的时间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测评标准:5张图片摆放正确,并依次完整地描述图片上的时间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得3星;5张图片摆放正确,能描述图片上的时间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得2星;5张图片没有按时间顺序正确摆放,但能完整描述图片上的时间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得1星。这样设计,旨在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读整时,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建立时间观念。
“怎样测”关注的是评价体系设计。非纸笔测评大多以游戏、游园等闯关活动的方式进行,测评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除卡片、学具等测评媒介之外,多媒体技术也可以运用到测评中。如不便挂图呈现的内容和二人竞赛类游戏,可以利用“希沃白板”提前设计题库和游戏程序。这样做既可以增强测评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又可以充分发挥电子设备的即时评价功能,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
如“又对又快来计算”测评项目,其评价目标是检测学生的口算能力;评价内容是本年级涉及的不同类型的口算题;评价工具有平板电脑、用希沃白板5软件制作的竞赛游戏;评价方法是2人一组同时竞赛,游戏开始后,算式随机下落,学生点击作答,程序自动判断正误并记分,以正确率和完成速度分胜负;评价标准是三级等级评价,以3星、2星、1星来标记。
非纸笔测评绝不是把纸笔考试的题目打印出来,用闯关或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测试。那样的测评只是“新瓶装旧酒”。随着测评形式的转变,“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和对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观念也要转变。“双减”政策下,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关注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基于此,我们可以将非纸笔测评融入日常教学中,构建互动型的多元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襄阳市樊城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