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芬
摘 要: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比较有效且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其运用于培智美术教学中,既是对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又能助力培智生更好地感知美术的魅力,有助于培智生美术技能的提升,也有助于推动培智美术教学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培智美术的教学价值、教学原则、教学注意内容及生活化教学在其中的具体运用几方面入手,对培智美术教学展开相关研究与探析。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培智美术;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8-018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85
培智生是一类需要全社会给予关心和关注的特殊群体,由于疾病导致其认知和智力的发展与正常学生相比都比较滞后,在实际的美术知识学习中也是一样,他们不能准确分辨颜色、不能高效使用美术绘画技巧,学习速度慢、学习信心也严重不足。在实际培智美术教学指导过程中,培智学校的教师既要充分认知培智生的整体发展特点,又要放平心态,多些耐心、付出,借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引入,立足培智生的实际生活和接受水平开展具体培智美术教学,使其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产生美术学习兴趣,在生活化美术内容的引领下,更好地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基于此,本文立足实际教学经验,就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培智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相关探究,以期带给一线特教同仁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也希望能够助推培智生高质量成长。
一、培智美术的教学价值
(一)锻炼培智生动手能力
培智生由于疾病导致智力方面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正常学生,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培智生肢体协调能力也不足。而培智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借助美术绘画、创作和制作等活动,培养培智生的美术技能,锻炼培智生的手部精细动作,使其在顺利完成美术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借助长期指导和有效坚持,使培智生握笔有力度、绘画有稳度、涂色有方向、折纸有速度、鉴赏有深度,既能有效助推培智生动手能力的发展,还能借助手部训练刺激培智生的大脑发育和思维发展,使其在手脑协调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智能成长与思维拓展。
(二)开发培智生创造能力
美术活动是一项偏重于视觉的艺术,这就使培智生在欣赏美术作品、参与美术绘画和美工创造的过程中,不仅要观察自己想要参考的材料和作品,还要在大脑中对实际物体、具体场景进行有效思考和“再创造”,以便在形成自主认知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情感等借助美术作品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培智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使其在有效的观察中进行思考、想象、再创造,既能进一步推动培智生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发展,又能促进培智生个性化成长,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培智生文化知识学习之外的潜能。
(三)提升培智生审美能力
美术学科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特殊教育、德育教育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实际的培智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本教材和教学大纲等,引导培智生感知生活中不同的色彩和不同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不同方向带领培智生分析美术作品和美术知识,以便在丰富培智生知识内涵的同时,教导培智生学习用不同色彩、不同线条、不同绘画风格、不同美工材料展现自己心中不同的情感,展现自己对周围世界的个性感受,以便在有效优化美术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培智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其更加热爱生活,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二、培智美术的教学原则
(一)以人为本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不管是普通教育还是特殊教育都要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根据学生成长规律、成长需求、个性特点等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培智美术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专业教师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根据培智生的疾病严重程度、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美术基础等科学调整实际教学内容,一切以培智生的学习感受为出发点,在尊重培智生的同时,使培智美术教学更符合培智生的学习认知,进一步推动培智美术教学向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二)循序渐进
培智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长期处于被照顾、被教育的被动生活状态下,对各项知识的学习态度都比较被动,学习过程中知识理解和掌握速度也相对较差,可能讲过一遍之后培智生记住了,但是忘得也快,不能形成永久记忆。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开展培智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放平心态,付出比普通教学更多的耐心与精力,以便能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为培智生有效讲解美术技巧,反复强化美术知识,使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积累美术知识,提升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学习信心,有效避免培智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
(三)趣味引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培智生来讲“兴趣”也是推动其积极参与知识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培智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培智生感兴趣和趣味性强的元素引入其中,在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培智生的美术学习体验,使其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可以收获快乐的情绪感受,能够以更积极、更主动的状态参与到美术知识学习中,在促成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助力培智生美术学习效率有效提升,也促成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四)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培智生由于自身疾病种类、疾病严重程度、性格、生活环境等因素差异,其对美术感知、美术兴趣、美术知识的学习能力等均有明显差别。教师在组织开展培智美术教学时,便要在因材施教原则的指引下,立足培智生的不同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指导,以使培智生都能在美术课学习上收获一定的成效,进而使其能够爱上美术学习,获得美术素养的提升与美术潜能的发展。
三、培智美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培智生手部精细动作不灵敏
培智生由于身体疾病的影响,不仅存在智力方面落后的问题,还存在身体机能发育方面的不足。再加上长期处于被照顾的静止状态,培智生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较差,导致很多培智生的小肌肉群不够灵活,精细动作的完成度也较差。所以,教师在引导培智生进行美术创作(作品上色、作品勾边、粘贴、修剪等)之前,最好能带领培智生做一些手指关节活动操,给手指做个“热身活动”,在帮助培智生放松手指的同时,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后续美术创作。
(二)美术教学示范要直观、完整
大部分培智生都存在认知障碍、认知发育不完善等情况,而且整体都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使培智生对美术中抽象事物和抽象情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相对较差。不仅如此,培智生思维还具有刻板性和单一性,只有直观、直接、具体的事物才能有效加深其学习印象。美术教师既要重视对培智生的美术教学示范,又要根据培智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完整且直观的美术教学示范,以便于培智生“跟随”和学习,助力培智美术课堂教学优化发展。
(三)美术教学方法要具有逻辑性
培智生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缺少逻辑性,基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教师在实际的培智美术教学指导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培智生的思维逻辑性和顺序性,在引导其学习美术知识时,帮助培智生明确“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进一步推动培智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帮助培智生养成按顺序、按逻辑做事情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美术教学要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培智生由于疾病种类、严重程度、教育环境、性格等因素影响,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掌握速度等有很大差异,教师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不仅要认清这一点,还要据此合理、有效地给不同的培智生制定不同的美术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助力“跳一跳,摘苹果”教学目标的达成,进一步发掘培智生的美术潜能,助力其美术综合学习素养的发展。
(五)美术教学要注意给予培智生适当鼓励
培智生虽说存在智力和认知方面的障碍,但是其心思敏感,他们也和正常学生一样,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与关注,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对自己“成绩”的肯定。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不仅要做好培智生的美术技能教育,还要及时发现他们美术方面的微小进步和成长,有计划地为培智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其积极参与的同时,不吝啬对培智生的鼓励和奖励,不断强化其美术知识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使其在学好美术的同时,也获得身心发展的良性进步。
四、培智美术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化美术教学内容
正所谓“生活即教育”,生活是一本最丰富的“百科全书”,其中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资源,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教师既要有意识地优化培智美术的教学方法,还要立足课本教材、培智生的实际生活,发掘生活中与美术知识有关的教学内容。在认识图形的时候,可以带领培智生寻找教室中不同形状的代表物品(圆形钟表、方形黑板或地板、圆柱形的粉笔、数学教师需要用的三角板等);在分辨颜色的时候,可以指导培智生从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衣服上进行颜色辨认(白色的运动鞋、红色的围巾、蓝色的裤子等)。在完成培智美术教学目标的同时,借助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形象化,使培智生能够享受生活内容给自己带来的美术学习乐趣,进而可以无压力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能够像正常学生一样自由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有效促成生活化培智美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二)融入生活化美术教学情境
培智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长期被社会、教师、家长保护,出门“看世界”的机会很少,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都相对不足,导致培智生对美术作品中一些抽象性元素和隐晦性情感理解非常不到位。在培智美术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辅助下,将抽象的美术知识进行形象展现、具体转换,借助生活元素和生活场景为培智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培智生平时创作的美术作品悬挂于教室的墙壁上或者摆放在教室的展览柜上,公开展示的同时,也便于培智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对别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和有效评价,使班上的美术教学氛围更加浓厚,在锻炼培智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的同时,形成“润物无声”的潜在教育影响。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带领培智生进行情境模仿、表演,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和表演不同的生活人物和生活情境,引导其在实际体验后再进行美术创作,进而使培智生在身临其境感知美术意境与感悟美术情感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美术的感性认知,进一步缩减其进行美术创作的难度,使培智生能够享受美术,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也更具有质量和灵动性。
(三)投放生活化美术教学材料
在实际美术教学中经常有一部分培智生使用美術工具“不顺手”“不熟练”,严重影响其美术作品的创作速度、创作质量和美术技能的正常发挥。在具体的美术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为培智生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吸管、毛刷、纸盒、毛线、麻绳、瓶盖等)开展美术教学,使其在“熟悉”和“顺手”的工具辅助下,顺利进行“粘、贴、剪、折”等美术创作,并能够从中获得美术技能的有效积累与提升。在秋天来临时教师可以带领培智生走出教室,去操场上观察落叶纷飞的秋天美景,去捡拾各种样式、各种颜色、不同大小的落叶,以便在后续的美术活动中有充足材料进行“树叶画”的制作。在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同时,使培智生能够在具体的观察中发现落叶的美,感知秋天的美,有效强化其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培智生能够借助自己的美术技能“留住”秋天的美。真正借助生活化美术教学材料的投放和使用,使培智生在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同时,实际体会物品变废为宝的整个过程,有效激发其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助力培智生能够获得美术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四)组织生活化美术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影响下,培智美术教学与普通教学一样,不应仅仅局限于讲授美术知识、欣赏美术作品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培智生开展多元化、多样性的美术教学活动。进而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可以在实际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化元素,除了组织培智生开展常规的美术创作比赛之外,还可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组织培智生进行以“赛龙舟”为主题的美工创作;在“国庆节”来临之际,组织培智生在一张足够大的白纸上集体绘画五星红旗;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带领培智生进行美工贺卡或者“鲜花”制作;在学校主题环境创建活动中,引导培智生与教师一起对自己的班级和校园公共环境进行美术创作与布置。
总之,在生活化、多样化美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效强化美术教育的情趣性,使培智生能够在真实的事物和具体的场景中深刻感知美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使培智美术教育能够真正发挥潜在教育效能,不仅锻炼培智生的美术技能,还能进一步强化其动手、动脑能力,使其在活动中能够产生与活动、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有效提升培智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在将来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五、結语
综上所述,“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与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不谋而合”,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于培智美术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缩减培智生与美术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其可以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更高效率、更积极地参与美术知识学习,在进一步推进“教学合一”的同时,引导培智生在生活中深刻感知美术、体会美术,有效发掘其美术的认知和学习潜能,进一步助力培智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成长,助力培智美术教育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助推培智生将来能够更好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春.浅谈培智学校美术教学的生活化[J].现代职业教育,2017(9).
[2] 黄英军.培智美术教学生活化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
[3] 于淼.浅谈生活材料在培智学校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
[4] 熊岩.培智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本思想之策略[J].少儿美术,2016(3).
[5] 周俐娜.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3).
[责任编辑 梁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