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剧理论视角下线上教学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2022-02-26 21:00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戈夫曼前台表演者

朱 芳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线上教学成为小学教学实施的重要渠道。为促使线上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本文从戈夫曼拟剧理论出发,审视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促进线上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拟剧理论与线上教学

拟剧理论是由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日常生活中自的我呈现》一书中提出的[1]1,其中大部分概念从舞台表演艺术原理引申而来,将戏剧理论的术语类比到日常行为中。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宛如剧场中“表演者”为呈现成功舞台之间的互动过程,每个个体都对应着一个独立的“角色”,在不同的情景下,表演者按照个体或他人的需求呈现出一套适度规范的“表演”体系,这是一种属于自我的表达符号[1]20。根据戈夫曼提出的主要概念,将表演这一框架划分为“表演剧本”“表演主体”和“表演区域”三大板块。其中“表演主体”又涵盖“剧班”成员以及“个体表演者”,“表演区域”主要涉及“前台”和“后台”这两个重要场所。“前台”指特定表演的场所,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使用的、标准的表达性装备,包括舞台“布景”和“个人门面”(即表演者的外部特征:衣着、身材、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后台”则是与前台所呈现的表达效果相反的区域,一些有损于形象的活动将会移植于后台[1]215-216。在前、后台的创设下,共同建构起一场“舞台表演”。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子系统,创设出更具独特风格的背景体系。学校、班级又作为教育背景下的小型社会场域,存在着教师、学生两大“表演者”,剧情在教师提前备好的教学“剧本”中顺利展开,彼此协同合作上演一出“教学好戏”。而线上教学则将班级这一现实舞台转移到互联网这一“云教学舞台”上,师生从传统的前台(三尺讲台)后台(教师办公室)有着明显的区域划分。与传统的教室不同的是,线上教学是依靠网络这一媒介,将教师的前台区域通过摄像头转移至电子屏幕上展开教学表演,教师的后台区域不再局限于办公室,延伸至卧室、书房、图书室等多种空间,“舞台”区域的改变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在课件制作、内容讲授和互动的过程中,往往以视觉符号与学生对话交流,师生偶尔在镜头自我呈现与自我表演。通过拟剧理论视角审视线上教学,可以发现和解决线上教学开展中存在的、更为本质的现实问题。

二、拟剧理论视角下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早期自我呈现的研究中,戈夫曼聚焦于人与人借助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在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中相遇,从而产生互动[2]。伴随着大规模线上教学的实施,师生互动交往情景从教室转移到由媒介所创造出的空间中,彼此并未真实相遇,使得教学情景脱离课堂,易导致教学效果逐渐虚化和弱化,师生之间课堂参与感降低。如有调查显示,在开展小学线上教学时,能够按时、按量提交作业、全身心听课的学生占39%左右,有15.09%的学生会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但也存在部分成绩下滑的学生上课时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做小动作;38.35%的学生作业质量完成较差,只要老师不点名,觉得就没必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由此可见,部分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看客”[3],只是“账号在线”,注意力却在其他地方。此类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表演者”“表演区域”“剧本”等方面内在问题所致。

(一)教师成为“主角”,学生沦为“观众”和“配角”

拟剧理论强调教师和学生既为演员也为观众,按照剧情的发展,彼此之间协调配合,使课堂教学最优化。但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保证网络流畅以及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全程“独自表演”。一是极力关注镜头,忽视镜头外的学生。随着线上教学的后续推进,部分教师会有意识地关注到镜头的存在,并从主观上提醒自己要适当互动,为此其自然状态也就随之消失,伴随而来的是行为举止和语言表达比平时带上了更多的表演性。二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角色定位模糊。大部分学生只能充当倾听者,沦为“观众”和“配角”,缺乏对学习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共鸣”,弱化课堂氛围,导致教学效果欠佳。部分教师变成了网络主播,模仿和借鉴网络博主的表达形式,弄巧成拙,并未唤醒和激发观众发挥自己学生角色的能动性。

(二)呈现虚假“前台”,举止表达隐匿化

线上教学由于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场所,使师生各自处于不同的空间区域中,教师无法以犀利“眼神”和在场肉身所散发出的“天然”震慑力来监督学生,学生往往会逃避来自教师的同场权力感[4]。进而导致:一是学生呈现虚假“前台”。线下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体呈现的是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学生”形象。但在线上教学,部分学生有着屏幕的“庇护”,只需头像“在线”表明已进入课堂,但身心均处于“隐身”状态,既可继续维持自身认真学习的良好形象,又可“享受着”不在场的“自由”。当教师随机抽查在线人员时,学生为保持一贯的印象,只要在连接麦克风和开通视频之前及时转换,及时纠正“表演”前的过失和差错,就能依旧维持好在他人心中“认真好学”的完美形象。二是举止表达隐匿化。由于在线学习人数众多,部分教师为避免宕机现象出现,便身居“幕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式讲学。将那些难以控制的眼神和表情都隐匿在了电脑和手机屏幕前[2],所讲的话、上传的相关学习照片、视频,都经过精心包装。即使摄像头打开,由于镜头视野有限,对于画面外的情况教师未能完全掌控,为此,出现部分学生上课打游戏、开小差等现象。

(三)沿袭传统“剧本”,教学情景刻板化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教学方式、学习环境、班级管理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很多教师在未接受专业的网络授课培训的情况下,把课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线下是什么样的教学形式,线上依旧沿袭“传统”的模式。一方面,教学设计简单平移,缺少教学互动。戈夫曼所指的“剧本”是由人物对话或唱词以及舞台指示组成,是表演者在舞台上的“流程化表演”,也是戏剧排练、演出的依据,在教学中相当于教师备课的教案或教学设计。线下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多以板书设计为主,方便学生跟随教师的板书,思维和行为也持于同一纬度,这在讲授理科知识点时特别突出。当线上教学时,虽也有解题步骤的示范,但缺少了师生在解题步骤之间的互动,学习情景与教学互动不和谐。另一方面,在线教学情景单一。由于很多小学在线资源不均衡及平台建设规模的限制,部分小学所开设的线上课程教学情景单一,全校共用统一模板进行课件的排版,各学科特点不鲜明。戈夫曼指出,表演者会在不同情境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观众的注视下进行角色呈现[5]。当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时,教师不仅以学生的引领者、指导者的角色出现,还是半监督者和管理者,单一的教学情境设置无疑阻碍了教师角色的呈现。

三、拟剧理论视角下线上教学解决策略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中,表演者合理的印象管理为角色赋予灵魂;后台为前台表演做好充足的准备;剧本为人物、情节确定发展走向。由此,便可上演一部真正具有“表演”意义的线上教学活动。为探寻拟剧理论下的高质量线上教学,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线上教学中构建极具魅力的教学艺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一)拉近角色距离,赋予学生主角定位

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各种因素(如:气质、期望、形象等)与所赋予的角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戈夫曼认为,角色的赋予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一要获得承担某种角色的认可,二要表现出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需的能力和品质,三要本能或积极地在精神和体力上均投入这一角色[6]。教师要为师生各自在线上教学中的角色赋予正确定位。一方面,教师明确自身角色转变。教师是线上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制作者,是课程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充当多种角色,拥有多种身份。教师要明确自身从传统的“主演”型教师转变为“导演”型教师,并且要准确把握“表演”的度,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赋予学生极具创造力的重要角色担当。另一方面,尊重学生角色本质属性。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布置适合的教学任务及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条件。

(二)构建多元“前台”,加强教师印象管理

“前台”是指表演者理解角色后,面向观众表演的区域,多由“布景”和“个人形象”所构成。为避免虚假“前台”的出现,首先,要优化“前台”页面“布景”。线上课堂屏幕显示页面应简单大方,减少桌面APP图标,减少不必要的干扰物;课件的内容要重点突出,文字要清晰简洁,设计力求多媒体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加强教师出镜印象管理。教师应展示严谨的业务能力,充分展现教师内在的信息化素养、教学素养以及教育艺术素养,教师在镜头前应努力营造“对话感”,真实且形象地向学生传递所要表达的想法和情感,进而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最后,增强线上课堂的仪式感,适当嵌入交流与互动,创设出活跃的课堂氛围;选择恰当的线上教学活动策略,如角色扮演,在互动环节也要不定时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开视频露脸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更为真实的学习环境中。

(三)优化教学设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线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本人及其教学设计,而不是取决于在线教学的工具和平台[7]。教学设计犹如剧场中的“剧本”,“剧本”中故事情节的设计及内容编排都应具有实效性,避免“虚假表演”,使课堂教学与信息化充分融合。

首先,合理设计学习框架,部分课程结构化。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感受及学习环境情况,提前上传相关课程资料,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为上课做好准备;课中,教师授课方式和形式要切合学生需求,构建新旧知识思维架构,针对重要知识组织小组讨论,归纳梳理知识脉络;课后,学生完成适量作业和实践,以此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设计课后学习计划表,做到高效率的“居家学习”。家长和学生课后的及时反馈对增进线上教学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教学内容要生动多样,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戈夫曼认为,剧本演出往往是由常规程序的语言内容详尽改编而成的[8],教师在教学课件上所呈现的内容,要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生动化,富有弹性、灵活性及共鸣性,便于学生接受及掌握。其二,突出线上教学的教育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使学生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静心学习,不受干扰。

最后,教学设计灵活多样,契合学科特点。拟剧论中的剧本是指表演有序进行的一种文本,它预先设计故事的情节,剧情的发展方向以及通过演员的表演展现出剧本的主题思想[9]。对于线上教学来说,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对新旧知识点展开循序渐进式的融合与衔接,使教学各环节有序衔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要选择合适的教学信息推送方式,使之更广泛地实现资源共享的需求。要创新教学设计,增添艺术性。教师作为教学表演中的艺术家,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承表演的艺术性及教育的科学性,充分凸显智慧型教学。

猜你喜欢
戈夫曼前台表演者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权力、阶序与道德:戈夫曼被忽略的遗产
运用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浅析网络综艺——以《火星情报局》为例
庞鲜、周衍耀室内设计作品
公路电助力 从幕后走向前台
孟晚舟:从前台打杂到华为副总裁
戏剧理论视域下的审判场景
妙猜两数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