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队伍面临的问题及建设路径
——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2022-02-26 05:05朱云峰王婵娟郝梦成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朱云峰 王婵娟 郝梦成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生源、就业以及新兴专业甚至是各行业变革的影响[1],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也随之凸显。近年来,国家制定并下发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改革实施方案,致力于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和东华理工大学实际情况,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义和“双师型”教师标准

通过收集与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双师型”教师的相关资料[2],确定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义和“双师型”教师标准,为研究提供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3]。“双师型”教师是指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实际需要所提出的“双素质型”教师,其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还具备工程实践经历,能够指导学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欧洲一直引领着应用型本科高校领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其中德国作为工业强国,在此方面发展得最为出色,其高校一般要求教授不仅要具有博士学位,同时还必须拥有相关领域超过五年的实践工作经历,了解最新生产和工艺的状况[4]。我国国内专家和学者认为高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最关键节点在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5],可以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核心目的,根据调查的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双师型”教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政策方面

企业或者工程类职称评审与高校职称评审标准方面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仍以学术型教师为主导,甚至评审专家委员会都是以科研型教授为主体,这势必会对工程实践类人才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要制定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双师型”教师职称标准。可以考虑双序列评审、教师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贡献,针对职称论文可采取灵活的要求,利用高校职称评审制度为“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聘建立机制,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重要性。

3.2 学校对“双师型”教师教育科研平台支撑方面

“双师型”教师的优势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关于实用性和应用性方面的研究,不能以纯理论性研究的深度和完整性约束其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应用,同时“双师型”教师理论研究和科研水平层次与学校科研平台存在差异,学校科研平台以纵向研究为导向,而“双师型”教师以横向结合企业为优势,所以需要从学校自身专业特长出发,基于校企合作的运行方式,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目标,为“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科研工作指明方向。

3.3 “双师型”教师参与教学改革问题方面

学校通常以对专业的要求为纲领制订培养计划,这可能导致各专业培养计划如出一辙,没有自身优势及特色,对就业市场人才能力需求变化的反应不够敏锐,人才培养标准会出现迟滞现象,所以专业培养计划应与相关产业相结合,使“双师型”教师参与课程的合理设置,对企业需求进行把握,重视和采纳“双师型”教师的意见,了解专业培养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将专业发展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3.4 “双师型”教师参与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方面

在校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高校,理论基础扎实,但企业实践经验不足,当专业教师不能深入一线去实际参与相关专业问题的讨论与解决时,“双师型”教师的技能实践和理论知识可以弥补、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所以在实际过程中,要考察“双师型”教师在学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参与程度,防止人才闲置导致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避免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双师型”教师能以实践经验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使理论知识更加实物化,提升学生主动性,使学生掌握职业核心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4.1 在学校制度建设方面

4.1.1 分方向和专业改革“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从自身的教学和实践特点出发,分类实施相关评审制度,从理论教学评审、实践教学能力、科研创新、科技和教改论文、现实表现、师德评价、经历、业绩等多方面评价教师,同时分类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体系,将科研型和实践型进行区分,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将专业实践技能和理论教学效果相结合,将带领和引导学生参加竞赛和参与服务企业等实习实践等活动的作用凸显出来,平衡理论科研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作用。

4.1.2 更新激励奖励机制

以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为目的,最大限度地提升“双师型”教师在校的被尊敬程度,从思想和行动上提升其重要性,在工资待遇、津贴补助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在奖励机制上,校企双向合作,在横向实践课题方面进行校内补贴,同时为加强青年教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积极性,对二者从政策方面予以补助,对带领二者的“双师型”教师的相关补贴要高于其在企业的兼职收入。在职称评审方面单独考核企业经历和实践技能,积极鼓励科研型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参观访问,对个人能力进行深造,达到工程师实践标准,为青年教师转变为“双师型”教师打通校企通道。在校内评优和评奖方面对“双师型”教师予以优先考虑,从奖励和激励方面塑造以“双师型”教师为荣的工作氛围,提升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的积极性。

4.2 在教学方面

双师型教师的优势是带着企业经历和实践技能,根据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进行教学,所以高校可以按照其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设置课程,临时改变大纲和培养计划,利用“双师型”教师职业优势,对学生进行讲授与引导。对某些不方便采取这种方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加开选修课和公选课,在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新方式,如在线课堂,翻转课堂、问答讲解等,在教学中将行业实践与发展同理论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将“双师型”教师的实践经验反馈到相关理论教学活动中。

将生产与教学融为一体,加强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立。依托“双师型”教师职业的情感基础,打造校内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积极开展既能满足校内学生实训,又能满足企业生产的校内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建立适合专业发展的实训体系,构建“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三级递进实训体系,以企业应用为目标,以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多结合和联合相关类型的高校和企业,根据各单位的优势,打通壁垒,以更专业的实训条件,充实和完善实训体系,满足学生实训和企业生产的需求。

推行校企共同开发科研核心课程教材,推行项目化教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加入,结合“双师型”教师的理论基础,开发基于现场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材,基于“互联网+”模式打造数字一体化教学教材,达到提高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服务于企业生产实践的目的,同时以工作任务为依托,采用企业实际案例,推行项目化教学,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多样化解决任务的策略提升学习成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

4.3 在科研方面

经费是保障科研运行的基础,学校应拓宽资金来源,建立实践技能科研专项资金,确保每个科研平台面向企业、行业,同时在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与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相关的软硬件建设上,争取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引导学生从实际层面上深入理解行业和专业,及时协调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鉴于目前的基础条件,需要对现有的建设条件进行系统的改进。首先要以团队为基础,培养多方向“双师型”教师的专业领军人才,要根据现有的各团队特点,以及教师个人特长和研究领域,优选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作为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增强其在教研教改、课程和教材以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实训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强化其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其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其次参与校企合作,实现专业校企双向带头人模式,加强工程实践锻炼,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提升其知名度,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打造专业名师,培养多方向专业领军人才,增强行业影响力。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高其科研能力。对于“双师型”教师的领军人才,要构建青年教师成长的科研平台,在教学等基础上,加大引导力度,对青年“双师型”教师的科研和实践方面加以指导,利用各专业已有的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和校企共建的实习基地,增强教师的实践科研意识,依托校内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既能满足校内学生实训,又能满足企业生产的校内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建立适合专业发展的科研实训体系,构建“基础、专项、综合、教学、科研”的多级递进体系,以更专业的实训和科研条件,充实和完善实训科研体系,满足学生实训和企业生产科研的需求,鼓励将生产科研成果通过专利、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加强对科研实践者的支持和激励力度的基础上,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引导学生科研工作室建设。为了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训科研基地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引进企业实际项目,将实际项目融入教学,通过“双师型”教师引导,使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设计与施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教学名师、企业专家为顾问,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科研体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还可以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5 结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面临着多方面挑战,需要针对不同的高校予以调查、数据分析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困境进行细致总结,具体从职称结构、教学改革、科研三个方面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所采取的工作流程总结如下:

(1)基于各种方法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总结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提出在政策建设、教学方式和科研贡献等方面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关键节点,进而推进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优点,引导和加强青年教师提升实践能力,以更大范围地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形象的课程,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其专业素养。

(3)利用“双师型”教师的突出优势,敏锐反馈就业市场人才能力需求,实时结合专业培养计划与相关产业,使专业发展与企业需求相吻合,提升学生整体就业形势。

(4)成果转化可以依托“双师型”教师整合多种企业资源,实现应用与理论相结合的多种转化方式,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国家所倡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应用性研究与科研服务工作,培养教师科技和实践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师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实践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建设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老、中、青“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