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
——以工业节能技术省品牌专业建设为例

2022-09-21 11:23:38齐水冰李春丽卢东亮王逸飞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教要素实训

齐水冰 李春丽 卢东亮 王逸飞 李 可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佛山 528210)

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关键。但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产”“教”脱节,两张皮的现象十分突出。找到目前产教融合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探索出相应的出路和方法,对提升目前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产教融合所面临的困境

1.1 产业资源支持不足

传统观点认为,教育以及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企业、行业协会,包括产业监督管理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产业资源和支持不足,容易出现学校“产”“教”两张皮现象。

目前,随着国家关于产教融合有关政策的出台落地,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产业相关方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正逐步提升,但是距具体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 产业要素向专业教学标准转化不畅

凝练产业要素,并将相关内容、标准和要求等融入教学环节的关键是,将产业要素融入专业教学标准并在后续教学环节加以落实。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要素凝练不到位、产业要素融入专业教学标准不充分。

1.3 师资队伍双能发展不均衡

高职教师队伍双师双能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是在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院校的,这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受自身所受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制约,急需职教理念、职教思维、职教方法以及产业经验方面的学习和积累;一部分教师则是从企业进入学校的,这部分教师急需在教育学、心理学、职教理念、职教思维等方面学习和提升。

目前,高职师资队伍的执行能力发展和岗位需求之间不协调。加上高职教师任课课时量较本科院校而言,有3~5倍任课工作量的差距,教师体能消耗和工作压力过大。

1.4 来自产业一线的教学资源不足

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导致来自产业一线的教学资源不足。教材、实训设备、实训项目、师资队伍产业知识储备、教学素材、教学资源库等困境制约了高职专业建设质量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质量提升出路探索与实践

在深入研究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针对高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结合省品牌专业建设,以工业节能技术专业建设为依托,探索并实践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路径。

2.1 搭建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工业产业园、学校五方组成的协同平台

要真正解决产业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必须解决社会资源的支持问题。如何构建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工业产业园区(企业聚集区)以及学校组成的协同体,为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提供支持和平台至关重要。在这个平台中,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可以为产业提供合适的人才。政府、行业协会可提供支持和协调功能,相当于中间方;企业和工业产业园既是人才需求方,也是人才要求提供方;学校相当于生产厂家,根据企业要求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如果产品需求方和供应方脱节,将导致整个供需环节不畅通。因此建立中间方(政府、行业协会)、需求方和要求提供方(企业和工业产业园区)以及人才培养方(学校)组成的产教协同体对产教深度融合至关重要。

2.2 形成产业要素融入专业教学标准的方法

如何将产业要素和企业需求融入学校的教学过程?需深刻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凝练产业要素以及掌握认知规律。

针对专业教学标准中产业要素融入不足的问题,以逆流式全产业链的调研为基础,将产业链、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关键技术等产业要素植入教学标准中,通过循环的“调研、解构、融入、实践”方法,达到产教融合“由产及教”的目的,制定“产教一体”的专业教学标准。

2.2.1 开展逆流式全产业链的调研,实现职业面向与产业人才需求对接

科学设计调研方案,分行业、企业、学校和不同类别企业设计了7类调研问卷,借助国家节能中心、行业协会等五方协同平台,调研了节能产业链相关企业221家,实地调研了企业48家。分析了产业链条中重点用能单位与节能咨询、工程服务公司、节能设备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以重点用能单位为核心的供热系统节能工程、热泵和制冷系统节能工程、空压机系统节能工程为主的专业服务重点领域,确定了咨询服务、能源管理、能源监测、销售技术支持、节能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与安装、售后技术支持7个专业岗位,实现了产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面相对接。

2.2.2 挖掘节能产业岗位职业能力要素,构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本成果基于岗位的工作任务,挖掘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要素,解构匹配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发展能力,实现了岗位能力与培养规格的对接。在此基础上,打破了传统学科和专业间的壁垒,重构了知识体系,科学合理地构建了以能源计量、能效监测与评价、能源管理为节能特色,以供热系统节能工程、制冷和热泵系统节能工程、空压机系统节能工程为主线,融合电气工程节能工程、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领域能力体系与课程体系对接。同时,提出了支撑标准实施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要求。

2.2.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流程,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生产过程与课程标准的对接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流程,设计了“原理—节能技术—能效监测—节能诊断—节能方案—方案设计—方案建设实施—运行维护”为主线的课程内容和实训内容;同时,探索先进适用性技术、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前瞻性节能技术、行业企业标准等产业关键技术,将产业关键技术融入课程内容,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生产过程与课程标准的对接。

2.2.4 按照“调研—解构—融入—实践—再调研—再解构—再融入—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完成产业要素的最终融入

教学实践发现与产业对接不到位的环节,带着问题到行业企业进一步调研,进一步完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按照“调研—解构—融入—实践—再调研—再解构—再融入—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将产业要素融入专业教学标准中,最终实现“由产及教”的目的。

2.3 形成“双证”“双能”素养的双师队伍培养模式

以行动学习理论为支点,形成“双证”“双能”素养的双师队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双证、双能”型 “双师素质”构建

2.3.1 制订双师队伍的“分类、分层”培养计划

结合团队教师不同来源及岗位差异,依托五协同的长效机制和资源,将师资队伍分为企业引入类、高校引入类和企业兼职类;根据岗位差异分为专业管理层、专业骨干层、专业青年层,结合课程具体建设需求,个性定制团队教师“分类、分层”培养计划。

2.3.2 设计“走出去 请进来”双向融合模式

从2014年成果实施开始,团队成员15人先后到德国吉森大学德中国际交流培训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内外高职院校参观学习;教师队伍参加国培、省培、行培累计61人次,人均4.1次。2名教师培训并考取美国能源师协会注册能源管理师;3名教师培训并考取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认证工程师;教师团队全部具备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证书、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师资队伍全部具备职业教育培训证书和专业技术培训证书的“双证”要求。

2.3.3 以课程为核心打造“校企联动 双师共育”教学平台

成果自实施以来,先后引入31名企业兼职教师和6名高层次技能兼职教师,并与校内专职教师联通岗位,重构课堂。完成了8门核心能力课程的产教深度融合改革,开发了30项实训项目,实现师资队伍“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示范能力”的“双能”素质。

2.4 申请对外服务资质,搭建对外服务平台,为持续不断的教学资源更新提供保障

具备产业要素的教学资源不足,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此,以“共享、服务”的理念,依托五协同资源,建设节能类专业公共实训中心、清洁生产与节能研究中心。将产业要素融入节能类专业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校企合作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和设备;以开展对外服务为手段,将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案例教学资源库。以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项目化、信息化、教学做一体化、创新能力体系化教学(图2)。

图2 “双中心”资源建设平台

2.4.1 建设节能类专业公共实训中心,将产业要素融入实践教学

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专业建设要求,通过自主开发与企业联合开发的方式,建设了具备产业真实环境、虚实结合的节能类专业公共实训中心,包括能源管理技能、能源计量和能源监测、供热系统工程、制冷和热泵系统工程、节能工程设计、空压机系统工程、工程施工安装技能训练、热工基础与流体力学8类实训室,在实验类、实训类、设计类和综合类教学环节中,设计了能效监测能源计量、节能工程设计、能源管理技能训练、供热系统工程等8类40项实践教学项目。通过产业要素的融入,本中心于2017年立项为省级节能类专业公共实训中心(图3)。

图3 节能类专业公共实训中心建设

2.4.2 搭建清洁生产与节能研究中心,架起“产教”桥梁,新建节能产业高职人才培养教学案例资源库

搭建清洁生产与节能研究中心,申请广东省节能技术服务单位、广东省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广东省电机能效服务机构、“互联网+”节能产业联盟单位等资质,以“服务驱动”聚集产业、专业两方要素,结合专业课程建设需求,开展了“第三方节能量审核项目”“佛山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第三方验收项目”“一企一档试点核查建档项目”“南海区污染源普查-节能项目核查项目”等11大类对外服务项目,服务企业7000余家,收集近千个企业节能案例资源。通过对案例资源的归类、划分,形成了包含节能咨询、节能工程、节能技术、节能管理4类案例,涵盖文本、数据、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资源的节能产业高职人才培养教学案例资源库(图4)。

图4 企业案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路径

2.5 实施教学方式改革

以开展对外服务为手段,将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案例教学资源库。以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项目化、信息化、教学做一体化、创新能力体系化的教学方式改革。

2.6 形成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路径

经过以上各步骤,最终形成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路径,如图5所示。

图5 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路径

3 结语

搭建多方协同的产教融合平台可有效解决产教融合当中由产及教的资源问题;根据循环“调研—解构—融入—实践—再调研—再解构—再融入—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将产业要素融入专业教学标准,可最终实现由产及教的目的;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平台可提升教师团队“双证”“双能”素质;申请对外服务资质可为教师团队提供有效的产教服务渠道和手段,以此构建的产业教学资源库可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改革资源保障。

实践证明,该路径对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借鉴、示范和推广作用。

猜你喜欢
产教要素实训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当代水产(2020年4期)2020-06-16 03:23:30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2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