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设计与课程分析

2022-02-25 00:39刘星杨艳辉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政课教学设计

刘星 杨艳辉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贯彻学习高校思政课精神,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四个“庚子”年为时间坐标,贯穿中国近现代史180余年的历史,探究更恰当、更契合国家大政方针的教学理路,更好地把“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够充分引导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课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2-0042-0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普通高校本科生公共思政理论课必修课之一,“承载着意识形态功能的通识教育”[1],自2007年春季开始就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2006级大学生中予以开设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2],宣布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思政理论课进入新的时代。《意见》的最大变化就是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安排,体现了国家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挑战,对新时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普通高等院校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复合型人才,这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爱国主义始终是任何时期的一个永恒主题,进入新时代,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必须做出与时俱进的应对之策。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设置的价值与意义

全国高等院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各个专业学生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艰巨教学任务,开展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阶段教学工作。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以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观念,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切实体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对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以及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让青年学生更加坚信中国共产领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逻辑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助于了解中国近现代所经历的屈辱历史,让青年学生深刻铭记近代中国多舛的命运以及中国向何处去的最艰难的选择。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人们如何把握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坚定信念、坚决抵御西方资本主义的毒瘤,辨识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在思想政治上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在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更要加强政治修养、保持政治站位,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提高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让广大青年学生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团结全国各族同胞,劲往一处使,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以中国共产党为绝对领导核心的实践逻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180年来近代史发生的重大事件進行深入分析,建立一个个鲜活案例以及重大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并通过把这些事件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用知识武装头脑,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通过对“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把握本课程经历的四个庚子年——1840年、1900年、1960年以及2020年的时间线索,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分为四个不同的重要阶段:第一阶段(1840年—1919年)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二阶段(1919年—194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第三阶段(1949年—2012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

(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逻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有着内在的逻辑规律。一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对中国人民进行的侵略与压迫;二是西方资本主义蚕食侵略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三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运动的夭折导致探寻中国前途出路的失败;四是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所招致的庚子国难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再侵略与再压迫;五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尝试;六是辛亥革命失败,由此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等。这些实践重复着一个不变的规律:从鸦片战争之前的十八、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的这一重要时期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形态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均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列强不惜一切手段追求其经济利益最大化,受利益的驱动刺激其疯狂地向世界各个角落进行扩张。鸦片战争之后,作为地主阶级当权派领导的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一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新变法运动提出的限制皇权的要求证明,古老的中国已经睁眼看世界,中华民族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有着“爱国”的诉求,因为“爱国是对每一个人的利益维护,也必然要求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3]。但囿于国力衰微,无法抵挡西方的坚船利炮,仁人志士渴望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诉求最后流于破产。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才能最终完成了让中国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规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针对不同专业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通识课,学生水平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任务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思政课教师的耐心和教学能力,客观上也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历史学领域较为扎实的学术功底,能够对中外历史学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史料研读与分析能力。

(一)以四个庚子年作为近现代史的时间坐标

中国近代史的四个“庚子”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第一个庚子年的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从此陷入梦魇;第二个庚子年的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以及接下来辛丑条约的签订,让灾难深重的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第三个庚子年,是1960年前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自然灾难导致中国陷入从1960年到1963年的三年最困难的时期;第四个庚子年就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再次考验着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正在崛起的中国,疫情防控的成败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命运。近现代史近180年的发展历史以这四个“庚子年”为主线,在讲授时教师要始终牢牢把握这一时间脉络,给学生编制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时间表,从而把整本书的知识架构串起来。以六十年为一个时间节点,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内容营造成一部充满探险、历险、战险的动态的历史。

(二)讲授基础知识,介绍学科前沿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对近代史知识参差不齐的现状,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现实情况,“针对不同层次和处于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群体”[4],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基础知识与前沿的学术动态进行有机结合,要让学生把这些高中阶段就似曾相似的历史知识体系化,并且能够结合当下重要议题建立有效勾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思政课教师在对这门课程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时,应有的放矢,绝不仅仅是机械性地把诸多历史知识进行简单宣讲。高等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家为国之本,国为家的保证”[5]。思政课教师要在复杂的历史时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三)培养问题意识,进行互动式教学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作为研究性教学课程,“中国近现代纲要”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由接受式学习向思辨型学习转变。第一,设定问题开展教学互动。“课堂不仅仅是教师表演的舞台,也是学生探究学问、操练基本功的场所和舞台。”[6] 对于一门新的通识课程,学生在学习之初很难独立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或讨论,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度引导和帮助。

在教学实践中,这种设定问题的讨论式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查找资料、完成作业以及讨论辩论等一系列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更好地建构自己知识体系。

(四)关注热点,进行个案分析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恰当的学术热点进行个案分析。当前的思政课教学工作要结合“四史”教育,在不断丰富资料的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引领,对过时的历史结论进行修正,以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对于具有代表性的戊戌变法这一典型个案而言,要从不同视角展开全面分析,通过对相关热点个案的讨论,对青年学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学术动态以及最前沿的热点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开放性思维,更好地贯彻执行目前各高校倡导的教学改革与教学设计。思政课教学课堂不应是静止、僵化地对各知识点进行的穷尽式罗列,而应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动态的、鲜活的认知体验过程,是“思想性与理论性都很强的课程”[7]。要把书本知识与个人的亲身体验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转化为青年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更加契合当代教育“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建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互联的、协作一体的教学机制。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几门核心课程当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串在一起的精彩历史大剧,内容更为形象和生动,应充分利用其优势,在课堂中更加突显“四史”教育的内容,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要将教条的理论知识、丰富生动的鲜活案例以及感同身受的社会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只有这样,思政课堂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一)教学方法

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故事性强、更易于融入“四史”教育的特点,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院长李春晖的带领下,主打专题式教学,教学效果明显。专题式教学具有几个特点:其一是对于“纲要课”的基本架构而言,更适合专题式教学,独立的历史事件更适合专题式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思政课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9]。这样打磨出来的专题既涵盖了新版教科书的核心内容,又能减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备课占用大量时间的难题。采取专题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把书本上历史知识的叙述方式转变为对重点问题的专门探讨,既能保证各专题的独立性,按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纵向讲解,又可以围绕某一特殊事件遵循特定的逻辑脉络进行展开。

专题教学的特点是围绕某一专题引导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变化的眼光对特定历史事件进行深度分析,既达到避免了“炒冷饭”的枯燥与乏味,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丰富的历史知识与鲜活的歷史资料与生动的影像资料不仅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更具吸引力,更能够让青年大学生铭记一张张照片、一幕幕短片所昭示的惨痛教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内容

以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事件为载体,突出问题意识,以事件脉络为主线,结合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要主次分明、史论结合、以史带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目的。要区别于以往思政课“填鸭式”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个体封闭式教学使得教师缺乏活力”[10]。以戊戌变法为例,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黑暗中国燃起希望的一根救命稻草,但以慈禧太后为当权派的清政府对知识分子进行血腥镇压,“戊戌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并没有为戊戌变法运动续命,持续103天的变法维新运动宣告失败。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开启了一场思想解放的洪流,动摇了封建家天下的思想根基,明确提出改革政治体制的诉求——“兴民权”“设议会”等,标志着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先进中国人第一次用西方制度进行救亡探索的一次尝试。采用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对完整的历史事件进行重现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些历史事件的讲授能够更加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而让青年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深刻地思考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革命的主体和对象、革命的根本动力以及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等重大问题。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国家和人民最正确的选择,从而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三)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选择恰当的考试形式与考核方式是学生最为关心的内容,也是检验思政课上课效果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因此,考试方式需要在授课前予以说明,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更为有效地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思政课教学要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予以变化与发展,需要调整传统的以考查知识点为主的单一考核模式,确定更为科学的考核机制。

首先,要加强对平时成绩的考察。平时成绩包括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的出勤点名、专题讨论、问题发言等环节。作为思政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是要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历史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不仅要看最终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按时出勤以及课堂的认真听讲,培养学生对思政课的敬畏意识。

其次,注重实践知识的考察。“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课程要在实践过程中增加对问题的认识,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所学内容之中寻找各自更为关注的切入点,因为近代史纲要涉及诸多人物,诸如李大钊、陈独秀、康有为、孙中山等;涉及重要的代表性事件,诸如甲午战争、五四运动、巴黎和会、新文化运动或者皖南事变等。对于这些重要人物以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可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5—10分钟的微视频拍摄,发动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剧本策划、视频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等。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要想做出一个精品,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在拍摄之前就需要背台词,反复排练,这样需要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之中,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样可以在每次上课的前几分钟展演一个视频并进行评分,运用现代的视频、App等特殊的方式以“实现对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延续性创新”[11]。分组拍摄视频既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又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给予了学生表现才华的空间,也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第三,除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核之外,还要强调对学生理解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尽量减少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以巧妙方式实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四、结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干通识课程之一,在教学设置上,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普通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通过对在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培养,让青年大学生旗帜鲜明地维护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教学规划上,要始终以培养学生对近现代历史的兴趣为主要出发点,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足够的耐心,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历史学领域具备较为扎实的学术功底,能够对中外历史学知识有较为全面的整体把握,具有一定的史料研读与分析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授课任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是简单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回顾,而是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把“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具体教学实践当中,让学生深刻领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历史和人民最正确的选择,只有明白这个最核心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抓住近现代史的本质,增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参考文献:

[1] 黄鲁玙,李军.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05):205-208.

[2] 范玉鹏,曹璐. 基于教育赋权理论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02):33-38.

[3] 刘星. 思政大课诠释疫情防控阻击战[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03):57-60.

[4] 王刚,孔国庆.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探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42):68-71.

[5] 劉星. 论儒学思想核心价值与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契合[J]. 山东社会科学,2020(09):149-155.

[6] 刘星. 哲学原著教学探析——以聊城大学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原著导读”课程教学为例[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1):58-62.

[7] 曹奕. 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 江苏高教,2018(09):103-106.

[8] 李晓梅,王鹤岩,刘阳.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04):70-73.

[9] 陈红,米丽艳. 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设计问题导向的实现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8(24):27-29.

[10] 蔡扬波,任鹏. 高校思政课“群体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究——以课内“问题互动及分组讨论”为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2):136-138.

[11] 吴争春,于天真,狄神武.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之“道”“术”“效”[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3):63-67.

(荐稿人:赵磊,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政课教学设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