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建晶 杨蕊谦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获得创新的灵感,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基于三元知识理论和知识转换视角,探究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即通过系统的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养和劳动实践锻炼,形成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培养局面,真正实现“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劳动思想教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2-0022-04
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然而近年来,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和缺失,部分大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甚至出现了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日益受到各方关注。近几年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彰显了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視。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涵研究
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在劳动教育的内涵基础上,紧扣新时代和高校这两个关键词,解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对其内涵的准确辨析,是进行实践路径探析的基础。
(一)劳动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劳动通常被解释为日常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在西方观点词义中,劳动作为动词时主要指耕作,作为名词时指比较费力的工作。传统农耕时代,劳动多指体力劳动。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劳动不再仅停留于体力劳动,而是延展至创造财富的活动,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马克思劳动理论表明,“劳动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马克思劳动观提供了一个把握劳动内涵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而避免了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机械地分割。本文对劳动做如下定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同时运用体力和脑力来改变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二)劳动教育
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劳动教育进行定义,第一个方面是把劳动教育看作德育或者智育的从属,第二个方面是将劳动教育看作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将劳动教育视为德育,认为劳动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主要集中在个人道德品质培育层面。将劳动教育视为智育的研究者曾下过这样的定义: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在劳动过程中使用智力的因素,把平凡劳动和创造性的劳动相结合,把简单劳动和富有知识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这类观点认为劳动教育的功能是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播,提高劳动生产的智力水平。劳动教育的实践派学者更倾向于将劳动教育的本质理解成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受教育者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实践活动”[1]。他们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侧重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提升,强调在劳动实践中提升个体能力,塑造劳动品质。
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涵义,劳动教育无法与劳动思想教育等同,也无法与劳动实践教育等同,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结合[2]。马克思认为,只有将生产劳动和教育相结合,才能克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才能全面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克服劳动者发展的片面性。马克思主义中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是我国劳动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本文认为,劳动教育既包含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能力教育,又包含劳动实践教育,最终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大学生作为直接面对劳动和就业的群体,拥有更多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和平台,其会受到双重的影响,需谨防多样化平台在学生价值追求方面产生负面的影响。高校劳动教育应该努力让更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深刻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同时掌握相关劳动技能。高等教育是为了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劳动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勤勉、诚恳的品格,可以让学生形成积极而有效的就业观,培育其有关工作的专业技能,提升其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定坚实的基础。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2019年,国务院提议坚持实行“五育并举”,对素质教育进行创新定义,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新时期劳动教育也要积极适应技术发展和工业变化带来的劳动新形态,高校工作教育应紧跟时代的发展进程,结合新的业态模式,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大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同时努力使学生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体验到最接近工作实际的现代技术。
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
(一)三元知识理论
传统的二元对立哲学,习惯于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仅关注了隐性和显性这两个方面,忽视了以价值和情感为表征的活性特征。鉴于此,杨百寅教授提出了知识整体理论(Holistic Theory of Knowledge),该理论把知识分为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活性知识,实现了三元平衡。
1. 活性知识是以价值观、抱负和理性为基础,以情感、态度、动机和伦理为表现形式,以追求自由为目的,是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活性知识生成的路径,主要是靠个体情感驱动的,也可以靠榜样、教育宣传等方式,通过感染受教育者内心从而刺激个体的能动性。
2. 感性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重构,是实践的产物,是个体通过试错和摸索获得的。实践活动是学习和创造感性知识的重要途径[4]。
3. 理性知识是人类通过跨越不同的情景将事物真实性反映在抽象概念上的编码化认识。个体通过概念性、体系化,形成清晰的理性知识系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他人的经验总结起来,形成系统化体制,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理性知识,获得明确的理性知识。理性的知识便于进行编码和传递,但也过分注重逻辑和推理,实践性较弱。
杨百寅认为,理性知识、感性知识和活性知识本身都有不同的特性和作用,需要从辩证、整体的角度看待这三个层面,这将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个体知识生成的过程,从整体角度来看,个体知识的生成就是在理性、感性与自由间的均衡。
(二)三元知识转化模型
知识间是相互作用的,个体知识的产生是知识间相互转化的结果。1995年,日本学者提出了知识转化模型(SECI),提出了四种知识转换方式[5]。SECI模型是基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知识分类方式,基于三元平衡的视角,这三种知识间的转换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杨百寅描述的知识产生,是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活性知识三个层次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复杂、动态的知识系统,至少产生九种知识间的转化方式。本研究以已有的研究为基础,定义了九种知识转化的方式,构造出了三元知识的转化模型。现对这九种知识转换模式进行解读如下:
1. 情感化是指感性知识向活性知识的转化,人们在不断的试错实践中积攒着社会经验,通过不断摸索探究客观事物的真实面目,提高自我认识,从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理想抱负等。
2. 概念化是指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人们将在试错过程中收获到的、原本模糊难以被外人感知到的感性知识进行总结编码,将其转化成能够表达、容易被外界了解和掌握的理性知识。
3. 具体化是指理性知识向感性知识的转化,人们通过学习、练习等认知方式,将掌握到的、已有的、外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4. 有效化是指理性知识向活性知识转化,活性知识的多元性和异质性需要明晰的理性知识指引,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能促进活性知识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5. 行动化是指活性知识向感性知识的转化,是精神动力转化为行动力的过程,个体内部的自我唤醒能激发相应的行动,从而能提高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 合法化是指活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人们根据活性知识有选择地接受理性知识,通过情感激发将价值理念理性化,从而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7. 系统化是指理性知识的重新组合,人们在原有理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显性知识,通过对知识的筛选、整理、组合,催生出体系化的理性知识。
8. 深刻化是指活性知识的重新组合,随着活性知识的不断积淀,人们通过自我反思、检讨等方式实现价值观、态度观念等意义体系质的变化。
9.社会化是指感性知识的重新组合,感性知识具有隐蔽性,知识拥有者通过共享的方式将自己拥有的感性知识传递给其他人,其他人通过感悟、模仿、体验等方式完成感性知识的转化升级。
本研究通过情感化、概念化、具体化、有效化、行动化、合法化、系统化、深刻化和社会化等九种知识转化的方式,构造出了三元知识的转化模型[6-8]。
三、构建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一)劳动思想教育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學生对劳动价值的正确认知,培养其对劳动情绪和工作品德的良好认识,获得三元知识理论中的活性知识,依托情感化、行动化和合法化等实现知识转化。劳动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劳动在实现自己愿望、满足本身需求时对其价值的定位,它既反映了个体基本的心理要求,又直接影响了具体的实践道路选择。对高校的劳动教育来说,通过劳动思想的教育,寓“活性劳动知识”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建立科学的劳动观,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和深刻的劳动情感,培养其热爱工作、热爱创造的情感态度,培养诚实、持续的劳动品德,形成深刻、持续、稳定的“爱劳动”理念。
高校利用思政课的平台,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充分挖掘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元素,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打造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气氛,强化劳动教育精神的塑造,发挥出活性知识的内部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通过建立专门的培养制度,强化大学生的劳动道德价值、工作职业情感、工作职业伦理、社会责任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劳动道德素养[9]。
(二)劳动技能培育
劳动技能培育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获得三元知识理论中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通过探索和实训,不断深化对劳动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依托概念化、具体化和有效化等实现知识转化。高校要加强劳动技能培育,通过系统的劳动科学知识教育,为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劳动技能教育与学科专业学习密不可分,蕴含于日常专业课程的知识学习与生产实习实践,集中于获取理性劳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今后从事具体工作的基础,与劳动教育具体内容不同但根本目标一致,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就是奠定劳动技能的理论基础。劳动技能培育需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充分考虑劳动教育,合理安排课程,从劳动价值理念塑造、劳动伦理与关系、法律制度与救济保障等方面统筹安排,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让学生在正确劳动理念和价值观的引导下自觉提升个人劳动技能。
(三)劳动实践锻炼
劳动实践锻炼在于学生实际走上工作岗位,在参与日常工作,完成专项工作任务的零距离实践中获得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依托系统化、深刻化和社会化等实现知识转化。劳动教育有着鲜明的实践性,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专业实习等活动,可以加强学生“感性劳动知识”的学习,培养好的工作习惯,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筑牢坚实的基础。由于感性知识的模糊和内隐特征,劳动锻炼也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理性知识的认解,实现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融合。此外,劳动锻炼也有助于学生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
四、结语
劳动思想教育发挥着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劳动技能培育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智育”功能,融入大学专业课教育与劳动技能相关的系列课程,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理性知识。劳动实践锻炼凸显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特征,通过实践参与劳动生产环节,可促进劳动实践中的价值转化,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个人的知识转变是一个全面、动态的上升过程,包含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活性知识。因此,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三管齐下”、协同发展,将“关于劳动的教育”与“通过劳动的教育”相结合,实现劳动教育效果最大化。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学生身份向劳动者身份转换的准备期,是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实践技能的重要铸就期。通过富有时代特色的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劳动品质、劳动意识,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勇军.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劳动的涵义[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5(04):43-45.
[2] 曲霞,刘向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 中国高教研究,2019(02):73-77.
[3] 屠兴勇,何欣. 试论知识管理思维方式从二元对立到三元平衡的变迁及其意义[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01):73-80.
[4] 屠兴勇,杨百寅. “三元”知识的整体平衡运作管理模型——设计与应用分析的基点[J]. 科学学研究,2012,30(11):1633+1684-1689.
[5] Nonaka,I., Takeuchi,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6] 劉向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7-21.
[7] 康雪,廖金香. 论习近平关于高校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诉求[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1):60-62.
[8] 万婕,朱惠蓉.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06):118-122.
[9] 檀传宝. 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2019(02):82-84.
(荐稿人:唐建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