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2-02-23 06:39吴春娥
学习与科普 2022年8期
关键词:有机结合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吴春娥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阶段,也是身心快速发育和成长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究欲望对自身的认知生成、价值观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道德引导、价值观输出以及传统美德教育等内容,是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浩然正气、具备高洁品性的重要教育资源。但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应用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教学策略

目前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渗透的认知存在问题,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尚小,在该阶段的教学只需要让学生建立认知即可,不需要深入理解和分析,因此在教学时仅仅要求学生进行背诵默写,使得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缺乏深刻认知,从而失去了深入了解与研讨的兴趣。而且部分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合力度不足,一般都直接采取教材中既有的文化内容,但是却并未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深入探究、讨论以及活动等,导致传统文化只是呈现其面貌,却并未让学生感受其思想、价值引导作用。所以,在传统文化应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推陈出新,提出新的融合方式与路径,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整合提供更有效的手段支持。

一、开展诗歌诵读,感受传统文化无限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培养学生语言鉴赏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材囊括丰富的诗词歌赋,教师可以采用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品读诗词,了解其中的思想主题,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力和文学鉴赏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诗词阅读的内容和范畴,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知识积累,促使他们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开展诵读:首先,引导学生初读古诗,让学生建立对庐山美景的初步认知,通过反复诵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庐山,并思考对庐山的印象;其次,初读之后,让学生描述对本首诗的看法,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此环节主要感受诗词的音韵美和语言美,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强化情感体验。与此同时,让学生体会《题西林壁》所寄寓的哲理,促使学生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主渠道,更是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二、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快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选取一些与生活实际较为接近的知识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生活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挖掘其中传统文化重阳节“登高远望”的习俗,也包括食用“登糕”、佩戴茱萸等习俗。借此,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更多的习俗,如春节有贴春联、守岁等习俗;元宵节有猜灯谜、吃汤圆等习俗等等。通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的讲解,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也建立对元知识系统化的认知,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教学中,学校和家庭教育要双管齐下、多方联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在校外的时间父母可以多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教育进行言传身教,在学校时教师应当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方法,让传统文化教育从课本走进生活,贴合实际从学到做,真正的实现学习和生活的联动,实现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三、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学生传统文化体验

由于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直观化课堂,通过影音结合的方式将静态的知识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这是强化学生传统文化学习体验的重要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这节课时,这类文言文讲解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理解。然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以呈现视频和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讲的古代友情故事产生深刻理解,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朋友间真挚的情感。之后,也可以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让学生融入本节课所描写的意境当中。此时,多媒体课件呈现“伯牙与锺子期知己相交”的视频故事,借此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重友求仁”的精神品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借助教材内容来认识传统民俗知识,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中华传统文化囊括万千形式,传统民俗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对于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四、借助传统礼仪,提高学生传统文化自信

我们在学校教育方面,可以通过一些传统礼仪教育来为学生輸送精神养分,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比如可以为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同学印制《童蒙养正》,结合语文课堂与实践活动,教育学生懂得孝亲尊师之道,开启学生记性和悟性,读书识字,明义明理。可以让六年级的大同学穿上汉服,为他们举行“成童礼”,告别童年,进入少年。其意义在于让参加礼仪的少年接受知礼、懂仪方面的思想熏陶,树立感恩、明礼、忠信、孝义等多方面的理念和报效祖国的大志。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以养其正,以成其人。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元素,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知识的领域。本文主要从开展诗歌诵读,感受传统文化无限魅力;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学生传统文化体验;渗透传统民俗教学,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等路径入手,深刻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构建具有文化性、人文性的课堂,实现学生道德修养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海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J]. 学周刊,2021,(36):115-116.

[2]陈冀华.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J]. 西部学刊,2021,(22):91-93.

猜你喜欢
有机结合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浅析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原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