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育勉 叶晓声 王德成
(惠州市中医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0)
混合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疾病常发生于女性、肛门肌肉松弛老年人群[1]。RPH术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患者术后常发生疼痛、水肿症状,若症状无法及时缓解,会影响到创面愈合,导致术后恢复时间延长[2]。而且对患者的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会影响到患者睡眠。特别是老年患者,其创面愈合难度会因此增加。临床上常规术后止痛方式为服用止痛药,止痛药效果并不理想,且对部分患者会造成消化道相关并发症,影响到疗效[3]。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治疗中逐渐得到了重用,中医认为混合痔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和水肿症状,主要机制为经络受损和气血不通,可采取揿针疗法。为进一步探究其效果,本文将对揿针在混合痔RPH术后减轻创面疼痛、水肿症状的作用展开分析。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我院进行RPH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中选取16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80例和研究组85例。常规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38~60岁,平均(49.21±10.55)岁。研究组男45例,女40例;年龄39~61岁,平均(50.03±10.6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止痛,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72,一次200mg口服。研究组:给予患者揿针疗法,选取患者双前臂的二白穴,位于人体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4寸之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将揿针的针尖对准所选取的穴位,以垂直方式将揿针刺入,不需要进行捻转提插等手法,使用一次性透明敷贴将揿针封盖固定。在患者术后回病房开始至术后第5d,指导患者每日对留针处进行按压,每次持续2min左右,每天按压3~4次,每隔48h更换一次揿针。若出现揿针脱出,则立即重新给予施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消失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和治疗后5min、10min、20min、30min的疼痛评分(VAS),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内每天的水肿情况。VAS:总分从0分(无痛)至10分(疼痛剧烈难忍),评分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强烈。0级:0分;1级:1~3分;2级:4~6分;3级:7~10分[4]。水肿情况:采取4级评分法,0分-无水肿;1分-创缘稍突起,存在皮纹;2分-创缘重度突起,皮纹不明显;3分-创缘重度突起,皮纹小时,皮肤发亮[5]。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消失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 研究组的创面疼痛消失起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止痛持续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消失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x±s,min)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 研究组治疗后5min、10min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x±s,分)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水肿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3d内的水肿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4~7d的水肿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水肿情况(x±s,分)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的改变,痔疮的发病率不断递增,其中混合痔是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痔疮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6]。RPH术效果显著,在混合痔的治疗中得到了重用。但由于人体的肛门具有十分丰富的神经组织,肛门处对疼痛感非常敏感。因此,手术创伤、术后换药及排便时会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和疼痛[7]。RPH术后疼痛和水肿对患者而言,既是身体上承受的痛苦,也是心理上的折磨。导致很多患者产生恐惧、抵触心理,而错失治疗时机。
目前,临床上在RPH术后给予患者镇痛药物的较多,塞来昔布胶囊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患者的消化道具有一定损伤,容易引发恶心、呕吐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胃肠道溃疡[8]。此外,阿片类药物也是常用的镇痛药物,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安全有效镇痛方式选择,已引起了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中,与接受常规止痛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揿针疗法的患者,其创面疼痛消失起效时间更短,止痛持续时间更长,短时间内的VAS评分降低幅度更大,术后水肿评分更低。表明在混合痔患者进行RPH术后,对其实施揿针疗法,能更快发挥止痛作用,止痛效果显著;止痛持续时间长,对水肿的改善效果显著,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在中医上,认为混合痔患者在RPH术后出现疼痛和水肿的主要机制是络脉受损,气血不畅,不通则痛,缘水肿导致气血停滞加重,导致疼痛感加重[9]。皮部与经络气血相通,能在患者体表反映出其经脉功能的活动,揿针疗法结合了皮部理论及腧穴理论,通过针刺皮部改善经脉功能,疏通经络,达到顺畅气机、调理气血的功效,进而促进腑脏功能的恢复[10]。此研究中,揿针治疗选取了二白穴,该穴位是具有调和气血、提肛消痔之功效,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止痛和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综上,在混合痔患者进行RPH术后,对其实施揿针疗法,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和水肿症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