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2-02-22 10:05房红娟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胆红素黄疸蓝光

房红娟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常见病,是指新生儿出生24h后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致使胆红素升高,从而出现粘膜、巩膜及皮肤黄染等表现,随年龄的增长生理性黄疸会消失,而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则会影响患儿大脑发育,对其生命安全带来威胁[1]。临床常采取光照疗法进行治疗,单纯的蓝光照射虽可降低胆红素水平,但过程缓慢且产生诸多不良反应[2]。因此,本文对益生菌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方式进行探讨研究,为该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诊治的4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分析对象,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2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2:8,年龄3~26d,平均年龄(21.04±2.48)d;平均体重(3.53±0.64)kg。观察组男女比例10:10,年龄4~27d,平均年龄(21.16±2.52)d;平均体重(3.55±0.67)kg。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对比均衡性良好,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法治疗,使用肝酶诱导剂辅助治疗,蓝光照射主要步骤为取蓝光双面光疗箱,将患儿平卧放入,温度设置为31℃左右,湿度设置55%左右,肤温传感器精度为0.3度。照射之前需使用黑色布料遮盖患儿的会阴部和眼部,设置上灯管与患儿的距离为40cm,下灯管与患儿的距离为20cm。设置蓝光的照射波长为455nm左右,约6~12h/次。患有严重黄疸的患儿需连续2d~3d照射,高胆红素症状的患儿需连续1d~2d照射。注意在使用蓝光照射时,使用持续时间应小于4d。

观察组予以蓝光照射法联合益生菌进行治疗,蓝光照射方法同对照组,益生菌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3次/d,1粒/次,连续治疗5d。

1.3 观察指标 新生儿黄疸疗效判定标准,无效:相较于治疗前患者各症状无变化,血清总胆红素(TBiL)降低在30%以下;有效:黄疸症状部分消失,TBiL指标降低在30%以上;显效:黄疸症状全消失,TBiL指标正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记录两组患儿的不良症状。不良症状包括发热、皮疹、腹泻青铜症等。

1.4 统计学意义 SPSS 25.0处理数据,以率(%)表示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采用χ2检验,P<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

2.2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发病率在所有住院新生儿中占比大约为40%左右[3],该病具体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发生因素包含围产期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新生儿ABO溶血疾病等,复杂且具有多种性[4]。及时明确病因,并予以有效治疗,对该病致死、致残率均有降低效用。

对新生儿黄疸当前临床主要通过蓝光照射手段进行干预。有研究表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时予以益生菌联合治疗,对患儿免疫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生儿和预后,减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5]。本研究发现,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有效率达90%,比单独蓝光照射高出20%,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充分证明了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综上,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胆红素黄疸蓝光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防蓝光对眼睛来说有必要吗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36例极重度高胆红素头颅MRI变化
60例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分析
蓝光TOP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