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评一致性,即在课程教学中,是一种依据新课标及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所形成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在课程实施中能够有效的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具体的学习评价达到一致,把教育目标和测评目标放进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根据学生们的实际表现,进行灵活的教学方式调整。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辨别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否,进一步指导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实施。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教学实践
一、初中生物教、学、评一致性解析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评价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教学评一致性其实质就是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教学有效的唯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怎么样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首先要制定学习目标,也就是我要去哪,接着要设计评价任务即我怎样去,三确定教学活动即教学活动的实施与评价。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是前提,评价任务是关键,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他的起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首先考虑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了,在初中生物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中,教师应当注重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最大程度的将教、学、评进行有效融合。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策略
1.教、学、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首先表现在教、学、评三个部分的指导思想一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对待学生们的教育思想,以及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加上教学课程之后的课程评价思想,都应当保持一致。例如在学习《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先明确教学的重点在哪里。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在于教会学生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和基本形态,能够基本辨别出动物类别,正确认知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那么在这一单元的授课关节,教师就应当围绕这些教学重点开展对学生们的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对此进行一些练习和扩展。在观察一些动物标本,看一些概念知识的时候,试着将看到的标本分类,说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类别动物的不同特征。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教师在测评学生的时候,也应当以上面的教学目标为重要参考因素。对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的考核,从而辨别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们的学习薄弱点进行加强补充。
2.教、学、评环节衔接具有科学性
初中生物教、学、评的实现一致性同样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課堂教学的评价三者之间有效衔接的科学性。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三者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推进着课堂教学的进程,这一教育顺序和步骤衔接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例如在学习《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的时候,教师就应当根据教育内容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这一章节的内容非常适合学生们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学习,那么在引导学生开展自学之前,教师首先要进行教学引导,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学习的方向,将教师的教与学生们的学衔接起来,有效提升生物课程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之处提出让学生们结合前两章学习的内容,对动物在生物圈里的作用展开设想。在收集到学生们的想法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些不符合生物圈规律的认知,这时候,教师先对学生们展开教学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实际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认识到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后,就来到了最后的课程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将课堂之初收集到的信息和课堂过程中学生们探究总结出的知识内容作对比,让学生们看到最初设想的一些想法的不可行性,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
3.教、学、评一致的均衡把握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教学中还应当注重教、学、评三者的均衡把握,对课堂节奏和环节进行精准的把控,明确知道教师的教学主线在哪,时长占据课程总长的多少,学生们开展学习的契机是什么,要给学生们留出多少的时间,准备什么样的学习辅助工具,教、学、评价应当占据多少时长篇幅,可以设计哪些环节等等。在一节初中生物课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当是主要部分,例如在学习《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应当先将生物特征的一些概念进行教授,让学生们明白基础的知识理论,然后投入到学习的环节中。学生们的学习是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环节,教师应当通过一些学习活动、小游戏等等,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升学习效率。评价环节应当在每个任务后均有设置作为总结和升华,在本节课结束前教师应当对本节课程的整体进行评价,对课程教育以及学生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给整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通过正确的确立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及考学效果,推动生物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在课程开展中达到教、学、评一致性,对于初中生物教师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这一教学思想,不仅冲击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需要教师在教育中积极探索,寻找出一条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兰旭娥.深度学习下的初中生物单元主题设计策略——以“多彩的动物世界”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04):114-115.
[2] 杨俊蓉,李娟,施利民.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的SWOT分析及PCOT模型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35):174-176.
[3] 王继友.2020年东营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的一道试题的反思[J].理科考试研究,2020,27(24):61-63.
作者简介:姓名:华伟乐,(1988.02.01-),男,学历:大学本科,汉族,籍贯:内蒙古奈曼旗,职称: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初中生物。